你想做“斜杠青年”吗?
最近,“斜杠青年”这个词,快烂大街了。
有人打着“斜杠青年”的旗号大肆宣扬“月入十万”、“一周挣了五位数”、“一天赚了200万”,有人反驳说“不是斜杠青年也能月入十万”。好像说来说去,都离不开钱。
我想说,你月入十万百万,关我毛事呢?
本来很好一个概念,被糟蹋成这样,感觉实在可惜。忍不住写写这个话题(实在没什么别的可写)。
前不久,某位斜杠大神说了,我做斜杠就是为了钱啊。要不然我每天早上5点起床,下班回家笔耕不辍,拼命买书看书、参加培训班,难道是为了“为人民服务”吗?
是的,为了钱没错,这无可厚非。人人都爱钱,没人跟钱有仇。
但是总把赚了多少钱挂在嘴上,唯恐世人不知,就让人觉得很low。
另外,这样做会造成一个非常不好的影响:让那些不明就里的人,下意识的将斜杠青年与金钱之间画上等号。最可怕的是,把金钱作为斜杠的唯一追求,甚至天真的以为,一旦斜杠起来,就很容易赚大钱。
这就属于24k纯“毁人不倦”了。“斜杠青年”这个词,也被你们带入了深渊。
在这里,提醒一下斜杠的脑残粉们,请明白这样一个基本常识:每个人的成功都不可能完全复制。都有其特定时机、特定环境的作用。别人这样做能月入十万,即使你完全照搬,也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因为时过境迁了。所以,醒醒吧。
好了,掰扯完这些,我们来还“斜杠青年”一个公道。
1?什么是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这个词来源于英文Slash,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单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例如,张三,记者/演员/摄影师,“斜杠”便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近几年,斜杠青年已经越来越流行,逐渐成为年轻人热衷的生活方式。
我最先知道这个词,是从一篇文章《多重职业将成为全球发展新趋势》那里得知的。文章作者Susan Kuang,自称是一个坚持独立思考的80后。文章主要论述了“斜杠青年”会成为未来大趋势的种种必然原因。此文论据翔实、论证严密,读罢直叫人拍腿叫绝:说出了我想说的话啊,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啊,原来不只我一个人这么想啊!!!由此,“斜杠青年”这个概念一下子就打进了我的脑海,并且对这种生活方式深表赞同。
文中说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年轻人不再满足于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固定时间固定场所的雇佣工作机制;不再满足于由精细社会分工为他们安排的,螺丝钉性质的枯燥重复工作。他们更愿意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且身兼数职。例如,白天是在公司写代码的程序员,晚上就化身为独立书评人,周末摇身一变成为儿童手绘培训师。多重身份,不一而足。
文中说到,随着人才取代资本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企业将不一定继续是人才组织的最好形式。移动互联的深度发展,使得个人可以跨越机构,通过线上线下的各种方式,直接提供服务,获得报酬。你拥有的技能越多,能够获得酬劳的方式就越多。由此成为斜杠。
这种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是他们基于自由意志的选择,是他们追求个人全面发展的必然结果。
2?做斜杠青年很难吗?
无情的告诉你,很难!
想做斜杠,你得先拥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作为后盾,保证不断粮。并且在做好这份工作的基础上,还有足够的时间来经营你的斜杠。你能利用的斜杠时间有哪些呢?无非就是下班、周末、节假日等零碎时间。那么,你凭什么认为,你可以靠这些零碎时间,达到专职人员的市场竞争力?
上面提到的Susan Kuang,她也不是从学校一毕业就能斜杠的。她先在一家公司工作了6年,打工这六年,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强烈的压抑和束缚:一方面被明确分工的商业机构限定在有限的职能范围,无法发挥全能的优势;一方面每天处在要产出和数据的压力环境中,极大的压抑了她的创造力。即使是这样,她也坚持了6年,觉得自身能力培养起来了之后,才选择离职、专职斜杠。
她在文章《我的Slash生活方式》中写道:“我之所以能够支撑得起Slash的生活方式,是因为我有全面的综合能力:既有艺术和理想的一面,又有理性和逻辑的一面;不仅懂商业,还懂得人性;能说、能写、还能设计;除此之外,还有超强的学习、思考、创造和执行能力。”你有吗?
你们所熟知的六神,他都日入200万了,为什么不肯离职,专职做斜杠呢?或许最大的原因就是,斜杠收入还不稳定。这个月收入6位数,一旦停下来,下个月可能就是零。所以六神像上了发条、打了鸡血一样拼命的读书、参加培训,以便扩大所谓可怜的“信息不对称”,维持自身的江湖地位。
他们的斜杠领域千篇一律的都是知识管理、时间管理、个人IP等等,他们所教授的课程也不过是简单的方法论,他们只是知识的搬运工,并没有进行知识的深加工,很容易被模仿,。所以他们很焦虑,就像拉磨的驴子,唯有不停的旋转才能保证不断粮。
然而,即使就是如此这般,你能做到吗?
你有他那么强烈的内心驱动力吗?你有他那么不折不扣的切实执行力吗?你没有。告诉你成功的方法了,你也不一定能做到,因为你懒;即使你做到了,你也不一定更成功,因为时机变了。
3?我所理解的斜杠青年
韩寒说,理想和情怀就像内裤,没必要逢人就展示给他们看。即使是镶了金边的内裤,它也只是内裤。
你赚了多少钱这种事,也是如此,它也像内裤一样,自己知道就行了,即使你这个内裤价值不菲,也没有必要拿出来标榜。天天喊赚了多少钱,是不是除了钱,实在没啥好展示的了。
更可气的是,他们还扯着“斜杠青年”的噱头喊钱。拜托,请不要毁了这个词,好吗?
斜杠青年本是一个人追求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一种状态。享受生活的多姿多彩。如果能顺便带来一点收入,自然皆大欢喜。没有收入也不必严苛自己。更不能把赚钱作为斜杠的唯一目的。因为这样很容易斜着斜着就跑偏了。很容易因为走得太远,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Susan Kuang是真正意义上的斜杠青年,她跨越多个不同的领域进行多线产品的开发,今天是人文相关的项目,明天是写作和逻辑,后天是英语,接下来可能是舞蹈和其他艺术。工作内容既丰富又有趣,永远不会因为重复而感到无聊。这种跨领域频繁切换让大脑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思维变得越累越灵活,创造力也越来越强。
另外,多重职业也为她带来经济上的优势。多重职业意味着多重收入,永远不用担心收入会断掉,因为每一个项目都有一个独立的现金流“管道”,互不影响。即使一条管道断掉,还有其他管道在,而且她还会不断搭建新的管道。努力经营好每一个管道,把它们变成持续的、最好是被动的现金流,她的总收入就能保持稳定增加。
其实最打动我的,不是她的现金流多么充足,而是字里行间,透漏出来的那种对于当下生活状态的快乐与满足,以及行文的严谨、踏实、低调与奢华。这让我看到了一个斜杠青年该有的样子。我想,这才应该是,我们所追求的Slash生活吧。
如果你觉得,斜杠带给你的不安与焦虑,远远大于快乐,那你还是不要斜杠了吧?也许螺丝钉的工作更适合你。
最后我想说,不管斜杠,还是不斜杠,请一定记住,挣多少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做喜欢的事,并且享受这个过程。
END
文/彭小亮
一个坚持独立思考的80后
一个单位里通常哪些部门最容易藏龙卧虎?
现实生活中我是一个都无缘得见,但是网络上真的是看到不少大触,他们不仅底子好,而且cos什么像什么,捧着手机的我像一只土拨鼠一样。尤其是下面这几位,都是我特别喜欢的大神coser。
黄山-大家应该对黄山都不陌生,他毕竟之前在网路上是非常火的,只不过现在自己和粉丝们都很低调而已。黄山的长相十分好看,并且可刚可柔,这种长相十分适合做coser。在工作之余他还喜欢做一些雕刻,专业级别的那种,总是让我以及众多粉丝感叹大神就是大神,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图上这张照片就是他在cos剑3的作品,粉丝都大呼可以了可以了。
还有一位**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我是在微博上看见她cos的敖丙才被她迷住的。她的名字叫源源,源源的长相十分的英气,作为一个女孩子看了都想依偎在她的身边。而她cos的敖丙也很到位,将敖丙的俊美帅气全部都表现出来了,让人感叹这样的长相身材和手作能力天生就是一名coser啊~
其实还有很多很多coser都十分厉害,在比较大的社交网站上都能看到他们的信息,如果感兴趣可以去搜索一下。搜索回来之后你可能就会爱上他们了,在他们的心里cosplay真的是一件十分有魅力的事情,正因为他们如此热爱cosplay,才能创造出更好的作品。
一个单位如果要说哪些部门能藏龙卧虎,这要看单位是行政性的,还是事业性、企业性的,每种单位的部门、科室都不尽相同。
如果是行政单位,一些与经济、建设相关的工作人员掌握着一个地方的发展情况,他们比较容易成为管理的佼佼者。如果是事业单位,一些专业技术人员比较有纵向的发展潜力,往往是一个职业或行业的技术标杆与业务骨干。
对一些企业单位的各科室、部门来讲,只要这个人肯下定决心,并持之以恒,每个工作岗位都能学到很多东西,技术层面的、管理层面的,等等。如果他们想进一步发展的话,每个人都是潜在的下一批发展业主,前景同样是不可估量的。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分享一下我的想法:职场的岗位类型大致分为业务类,职能类和技术类~对于公司运营来讲,大家协同工作步调一致才有可能会有好的结果。
每一个部门都不是独立的,单靠一个部门强,其他部门拖后腿是不行的。所以每一个部门都可能有大神~
但如果说卧虎藏龙,那应该不是那些一线的部门吧,比如市场部,他们冲在前面,业绩能力很容易就看得到。
反倒是技术部和行政人事财务法务,平时不显山不露水,非常低调,公司业绩好的时候不会想到他们,但是离了这些部门公司却根本运营不下去。
举个例子来说,很多人错误的认为行政人事不重要,但很多有能力的行政人事,真的可以处理很多问题,解决前线同事的后顾之忧。
我是大话求职,希望能够帮到你
1.研发团队,企业可续发展的根本源泉。企业可否长久发展的重要保障……,创新团队。
2,生产技术部门:精通技术,产品生产的实际操作者:会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者……。质量保证的主要团队…。
3,销售方面,直接接触客户的精英团队………。产品变现的第一团队。
4,售后部门的维修者,企业对外服务的最重要窗口。他们的谈吐,服务质量都直接体现了企业文化形象……。
5,生产一线的生产骨干…。
单位是个大家庭,需要大家互相配合,齐心协力共同经营,每个部门,每个地方都有藏龙卧虎之人……。
首先,“藏龙卧虎”代表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即平时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人才。
这里,我们可以从2个维度来看:1。是通常没有展露才华机会,与人打交道少,与技术、数据打交道多的部门,比如技术及支持类部门,像IT部门、研发技术部、大数据分析部、数据支持部、商务部、财务审计部;2。是人才济济,才华水涨船高的部门,比如企业的战略部、公关部、政府事务部、甚至企业高级助理部,这类部门入职门槛高,除了内部竞争激烈未见得人人有“显山露水”的机会,另外,人员普遍情商偏高,亦懂得“韬光养晦”,所以,出现“藏龙卧虎”的几率也会很高。
后勤部门。
我们的保洁阿姨,每天乐呵呵的打扫卫生,你绝对看不出来是个千万富翁。没错,就是传说中的拆迁户。
藏龙卧虎放在单位里,尤其是国内公司里,其实本身是件悲哀的事,无论对个人还是企业。人才得不到重视才会出现卧虎藏龙的故事。一个正常节奏应该是人尽其才,百花齐放。
单位里藏龙卧虎的部门就是采购部。
单位里面的部门确实很多,但就采购部藏龙卧虎的人居多,因为采购部是承接单位内部生产和需要的部门,还是一个对外沟通,协商洽谈的部门。
采购部的采购人员首先要必须懂单位的生产需要,并且需要熟悉各环节的生产程序或经营流程,因为只有熟悉这些,才能更好的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
采购部还需要执行计划,这就是对外的开始,必须专业的与供应商沟通,沟通其特性而且还要了解物资等特性,才能做到物有所值。
采购不但要是一个技术方面的专工,而且还要做好与公司各部门的沟通协调,要不合同等技术文件很难得到开展,你的每一次采购活着优化,都是成本的节约,而且还需要通过你采购了解市场的信息,便于将更好的技术和产品用到单位,以增加单位的效益。
通过以上分析,通常采购部最容易藏龙卧虎,人才往往都在这里集中。
我觉得是销售部
第一:富二代很多喜欢选择销售部门上班;
第二:销售部工作高,做的好基本都能找到很多钱;
第三:职场发展更好,机会更多。
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你不熟知的部门。没做过销售,你感觉销售都是大牛;没做过公关,你觉得公关好神秘。
其实我感觉卧虎藏龙的地方,在你的心里。
想要成为优秀的人,都是心中先有渴望,然后通过努力去改变。当然,机遇和平台很重要。
不过,没关系。即便现在我混的normal,我也野心勃勃。抓紧时间,锤炼自己。一切,只是,时间未到而已。[奋斗]
所谓藏龙卧虎,即一个单位里人才聚集最多的部门。一个单位的综合部门,如办公部门、法规政策研究部门、指挥协调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综合部门的职能任务比较综合,在这这些部门工作的人,其思维判断能力、理论政策水平、知识文化结构、沟通协调能力、决策执行能力、综合文字表达能力等,都要求比较高,进这些部门的一般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在这些部门工作历练提高更快,所以,这些部门的人员整体素质比较高, 脱颖而出的机会和可能性更大一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