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新闻]不久之前,我们通过互联网看到了这样一条消息——在河南郑州的某街头,数辆名为“一步用车”的共享汽车被随意的丢弃在路边,这些车辆外观也均被严重损毁,杂乱的堆在一起。这一事件也被数家网络媒体所报道,现场画面看上去视觉冲击力十足。
众所周知的是,分时租赁的共享汽车市场从2017年开始便进入了萎缩的节奏,这一点我们在此前的《眼见为实》栏目中也早有论证。与此同时,除了郑州这一事件外,我们也不时能够通过网络看到不少“共享车坟场”的出现。因此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在“并不平静”的2020年,共享汽车市场“退潮”的后时代,如今的共享汽车和分时租赁平台都去了哪里?生存现状又是如何?别急,我们将用近1个月的调查告诉您真相!《眼见为实》是汽车之家新闻行业频道打造的一档实地探访类栏目。我们希望用脚步和眼睛穿透道听途说的局限,让企业形象、新闻事件变得更加立体,为汽车行业发展贡献一点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快速了解本文重点:?1.郑州“一步用车”事件确实存在,不过现场已被清理;?2.共享汽车“寒冬”过后尚有幸存者,活下去的方式却各有千秋;?3.2018年“共享汽车公司”注册量超过370家,如今仅剩三分之一不到;?4.共享汽车终究还是“背靠大树好乘凉”。
■?事实还原:退潮的共享汽车,都去了哪里??郑州:事发现场实况如何?
在当前分时租赁共享汽车市场逐步萎缩的情况下,河南郑州那些被丢弃的共享汽车便成为了一个很好的典型,就像文章一开头所提到的。为此,编辑们也亲身前往了网络上流传的事发地,现场状况到底如何呢?我们也十分好奇。 根据新闻报道中的提示,我们很快便来到了相关事发地——河南郑州沈庄路。在到达之前,我们还期待着能够见到与视频中相同的场景,不过当我们到达现场后才发现,视频中被遗弃堆放的共享车已经被清理走,现场仅地面留有大量破损的零件,包括大灯组、车身外观包覆件、玻璃等。尽管是已经清理过的状态,但这样的场景看上去还是相当凌乱。 随后,我们通过查询得知,“一步用车”是一家瞄准二三四线城市出行市场的新能源汽车租车服务平台。该公司从整车厂采购电动汽车,搭建分时租赁平台,让用户借助App完成租车、还车等流程。与此同时,他们通过自建或合作运营充电桩、取送网点,解决车辆的充电以及停车问题。一步用车从2016年11月开始运营,2017年年6月获得1.35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投资方来自多氟多,同时多氟多也是知豆汽车的投资方。 不过从2017年8月开始,多氟多集团转变了投资方向,这使得一步用车的经营状况开始下滑,到2017年底,该公司的资金链持续紧张,也开始为了维持运营而不得不挪用客户押金。结合此前《眼见为实》栏目的结论,此时也正当是分时租赁共享汽车的“寒冬时期”,再加上2018年电动车补贴的退坡,种种因素都使得一步用车在后期陷入僵局。最终在2019年1月,一步用车被法院判决欠下大量债务,法人尚晓峰及四海盛行、四海盛景的资产/银行账户等被全部冻结。北京市区/通州/廊坊:“分时租赁寒冬”中的幸存者
其实除了上面提到的一步用车,还有很多在当时兴起的共享汽车品牌都在逐渐萎缩的市场环境下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这一点我们在后面会详细讲到。不过好消息是,在经过市场的“洗牌”后,目前共享单车的经营模式又逐渐恢复到了稳定的状态,那么这些“市场寒冬”中的幸存者,现在又状况如何呢?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受到近期疫情的影响,使得我们无法再外出到别的省市进行调查,因此我们将调查范围放在了北京及周边市县,路线大致为“北京市区—通州—廊坊”,“城市中心—市郊—周边县市”的模式可以囊括更多的环境和场景。 不过说实在的,如今能在北京市内看到的分时租赁车辆可谓少之又少。前几年共享汽车市场火热的时候,我们还常能在街头看见TOGO途歌旗下的宝马1系三厢版、MINI以及smart?fortwo等车型,如今包括其他品牌的共享汽车都变得难寻踪影,偶尔能在街上看到的也都显得相当残破。当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并不单一,除了市场本身的萎缩以外,北京市内较为紧俏的停车位和昂贵停车费也使得共享汽车的日常使用和运营变得并不容易,或许共享汽车并不适合拥挤的大城市中心? 来到通州,这里的情况比北京市内则要好出许多,我们在这里已经可以见到较多的共享汽车,它们大多来自于GoFun和摩范出行这两个品牌。这些共享车的主要停放点都在地铁站附近,利用App很容易寻找,这样的模式也有利于解决“公司在市内/家住在市郊”人群最后几公里的出行,因此共享汽车在这被使用的机会也更多。 如此看来,目前我们观察到的“GoFun”和“摩范出行”可以算是北京地区活跃度还不错的共享汽车品牌,而根据查询我们可以得知,“GoFun”是背靠首汽的一家分时租赁平台,其CEO魏东同时也是首汽约车的CEO和首汽租车的COO;同样的,摩范出行也是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可见,相较于此前提到的“一步用车”,这些有大型国企/央企做支撑的分时租赁平台,到如今也都算是捱过了共享汽车市场的“严冬”。 从通州来到廊坊,脱离了北京的城市拥挤和号牌限制后,这里的共享汽车似乎有着更大的生存空间——周边县市的空旷提供了更多借/还车的停车场所,因此这里的共享汽车数量要更多。而除了此前我们看到的摩范出行外,这里又多了一家名为“联动云”的共享汽车品牌,而车型也主要以观致汽车为主。通过查询得知,联动云是一家深圳的汽车租赁服务公司,本身除了分时租赁外,也提供租车、二手车交易、汽车金融服务等其他业务。同时这家公司还与宝能有着深度的合作,而宝能又是观致汽车的大股东,在2019年6月,联动云曾与宝能达成合作,购买大量观致汽车作为运营车辆,宝能汽车也承接了联动云的以租代售业务。可见,除了完全背靠大企业外,本身的转型和业务拓展对于这些共享汽车企业的生存也有着关键作用。浙江嘉兴:传说中的“共享汽车坟场”
而除了上述的几家共享汽车公司外,我们还通过网络看到了图中这样的共享汽车“坟场”,大量废弃的共享电动车被排列在空地上,场面比一开始郑州的那个场面要壮观许多。通过报道我们得知,这一共享汽车坟场出现在浙江嘉兴的万民村,不过由于疫情的限制,我们无法直接去往现场,这不免有些遗憾。但可以想象的是,嘉兴万民村出现的这一“共享车坟场”似乎与郑州有着相似的性质,或者可以说是郑州的放大版——相关分时租赁品牌的运营出现问题,导致大量共享电动车被遗弃至此,电动车补贴退坡导致的高运营成本使得这些车辆短时间内无法被正常投入使用。 通过上述的诸多现象我们不难发现,从2017年开始出现的共享汽车市场收缩现象,对这一行业带来了不小的改变。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一现象?目前共享汽车公司的生存状况又是如何?别急,您接着往下看。■?市场分析:共享汽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市场的暴风雨过后,几家欢喜几家愁?
“新四化”风潮给共享产业带来了诸多可能性,在政策加持以及资本玩家的青睐下,共享汽车曾一度成为“吸金”的新风口。通过公开资料查询我们得知,从2014年至今,已经有数十亿的资金被注入共享汽车市场。这其中,不仅是圈外资本,传统车企也基于自身对市场的预判进行了“共享化”的布局,数据显示,2018年的时候,已经有370家“共享汽车”注册公司,前赴后继者不在少数。 但实际上,2018年的市场形势并不乐观,正增长时代的终结增加了汽车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在新一轮变革带来的考验中,共享汽车也在劫难逃。受环境影响,越来越多的共享汽车公司无奈于平台盈利和运营问题,不得已走向倒闭,而实际拥有车队的运营公司也只剩一百多家。战略投资
A轮
未公示
2.14亿
大众资本
大众资本/奇瑞汽车
B+轮
『数据来源为互联网,统计时间截至2020年1月』
确切的说,共享汽车开始“淘汰制”其实是从2017年开始的,那一年,有有用车、EZZY、麻瓜出行等相继宣布退出。而一直被消费者看好的TOGO途歌也在2019年退出市场,现如今,TOGO途歌App已经停止运行、途歌出行创始人兼CEO王利峰在北京十里堡附近遭途歌用户围堵以及App?Store等软件商城下架的惨相。『百度TOGO途歌贴吧』
即便累计融资额超5亿人民币,即便体量大过其他小规模公司,也难以独善其身。TOGO途歌的倒闭不是个例,背后的问题却为所有共享汽车平台所共有。虽然我们从上述表格能够看到不少企业仍处于正常营业中,但由于资本的“冷静期”,这些公司能做到的也仅仅是活下去,而并非之前“开局疯狂投入”的态势了。 在一波波企业倒下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到,在重资产、重运营的共享汽车市场上,那些初创企业的存活之路并不容易。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商业运营模式存在纰漏,细看之下共享汽车平台购置的每一台车辆,终端售价最少以万元起步,如果想要提升软件格调,吸纳更多层级消费者的话还要购置十几万甚至数十万的车型,但这些前期投入的费用始终是个无法填满的窟窿,毕竟运营者采用高收费,想要快速填坑的战略,可消费者无法买账。而收费低的策略又让运营者难以快速收回成本,更别提盈利这个最终目的了。对于这些公司来说,始终要解决供给和需求、“烧钱”和“买账”之间的矛盾。 另外,用户体验带来的高成本更让共享汽车平台不堪重负。为了通过满足用户体验占据市场保有量,共享汽车平台开始不计成本的增设取车还车区域来满足消费者需求。显然,这样的投入会直接带来人员的运营成本,再加上车辆的日常保养、事故维修、以及停车网点儿的服务管理费等等,诸如此类产生的高成本无不考验着运营者乃至整个共享汽车体系的运营能力,同样也在考验资本的耐心以及实力。共享汽车真的只能背靠大树乘凉吗?
通过上面我们在北京以及周边城市实地走访来看,那些当时新晋的共享汽车平台已经在市场上“消失不见”,目前仍在运营的大多是由传统车企推出的共享汽车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讲,跟单纯的商业运营者相比,车企对于车辆的丰富程度以及成本的控制更加得心应手,共享汽车的项目也不是他们获得盈利的唯一来源,这是车企的优势所在。 背靠体量庞大的汽车企业,可以清楚的看到,“有背景”的共享汽车平台已经成长为行业头部玩家。通过网络公开资料显示来看,目前活跃度较高的共享汽车App分别为GoFun、EVCARD、盼达用车以及轻享出行等等均与车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中我们常见的EVCARD、轻享出行以及盼达的背后分别是上汽旗下分时租赁公司、北汽集团以及力帆汽车。 当然,对于车企而言,涉足共享汽车也是市场倒逼下的顺势之举。从2018年开始,我国汽车销量增长幅度一直在放缓,并延续负增长的态势,2019年的数据显示,汽车销售2576.9万辆,同比下降8.2%,跟此前3000万基盘的预测相去甚远。在这种背景下,车企也逐渐意识到,转型成为服务型供应商是大势所趋。『杭州某城区千辆新能源汽车齐趴窝』
因此,车企通过在共享汽车项目上的小规模尝试,可以使其积累车辆运营以及用户出行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可以更好地优化新能源汽车的产品设计,并为将来的无人驾驶做准备。就像盼达用车技术总监蒋齐在某次媒体采访中所说:“车企做分时租赁,是因为其相信,未来,用户势必会从购买产品转为购买服务。” 背靠大树好乘凉,在共享汽车产业的进化史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截至目前,大部分分时租赁平台“倒下”的原因,无一例外,都是因为资金链断裂。在资本寒潮之中,面对“盈利难”的问题,如果还想获得长期性的资金注入,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但是,对于具有车企背景的平台,就免去了这部分的烦忧。『奇瑞新能源与首汽集团下的GoFun交车仪式』
另一方面,有些车企也会选择与分时租赁公司进行合作,如奇瑞汽车和GoFun,选择这种模式,除了能够实现自身去库存的目的之外,还能借助运营平台积累用户数据,无需自身亲自操作,增加自身运营成本,但却一样可以为自身提供未来转型的样本数据。因此,“合作共赢”也逐渐成为共享汽车产业的另一条发展路径。全文总结:
因此总的看来,从早先共享汽车的“井喷”,到后来整个市场的“蛰伏”和“收缩”,洗牌后的共享汽车市场带来了目前我们看到的两极分化现象——一方面是没能挺过去的企业,资本和市场的“毒打”让它们遍体鳞伤,那些被遗弃的车辆或是“共享车坟场”默默的成为了这一切的见证;而那些捱过共享汽车“寒冬”的品牌,又在生存技巧上各有千秋。例如上文中提到的不少例子,或许“背靠大树好乘凉”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也是为什么为我们看到不少较大国企/央企/汽车制造商旗下的共享汽车品牌都顺利存活了下来,而与此同时,市场的收缩也使得部分分时租赁平台转型了长租、以租代购等新模式,因此,尽管分时租赁的市场还在进一步收缩,但新的商业模式也正在推陈出新。(前期调查/汽车之家?马艾骏/周易/陈浩;文/汽车之家?马艾骏/周易)什么叫做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可以每个人都享受骑行乐趣的单车!其中比较出名的有 悟空单车 、小蓝单车、骑呗、悟空单车等等
共享单车和公共自行车有什么区别
如果公共自行车是 *** 出资的,那名义上二者并没有什么不同,毕竟 *** 财产属于全体人民。
如果是企业拥有的,那就是O2C。
具体到管理上,公共自行车需要对所有出资人负责,企业自己搞的自行车只需要对自己负责。
至于对使用者来说,两者几乎没有区别。
共享单车要钱吗?
ofo在用车之前,共享单车需要进行实名认证和缴纳押金这两个步骤,ofo押金是99元,押金可以退还。骑行费用ofo为1元钱/60分钟,学生的话则是0.5元/60分钟。充值后,未用完的余额也可以申请退款。
共享单车的利弊是什么?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共享的时代,共享资源,共享网络,共享知识……2016年底,共享单车在国内火爆起来,于是,共享经济又多了一位新成员。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 *** 合作,在公共服务区、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商业区、居民区、校园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到目前为止,全国共享单车的应用软件已经有三十多个。除了较早入局的摩拜、ofo外,还有小鸣单车、小蓝单车、智享单车、7号电单车、黑鸟单车、酷骑单车、1步单车、由你单车、踏踏、悠悠单车、骑呗、熊猫单车、云单车、优拜单车、电电Go单车、小鹿单车、小白单车、快兔出行等。
其实,共享单车并非最近两年才出现的,早在2007年,由国外兴起的公共单车模式就已经被引进国内,只是当时多为有桩单车。虽然后来出现了专门经营单车市场的企业,但仍以有桩单车为主。随着近两年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摩拜和ofo为首的互联网共享单车应运而生,更加便捷的无桩单车这才取代了有桩单车。据有关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共享单车市场整体用户数量将近1900万,某权威机构预测,2017年,共享单车市场用户规模将达到5000万。
共享单车为什么这么火?经过一段时间的亲身体验和多方观察,我发现,共享单车的出现和火爆是互联网时代衍生的一个产物,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
一、共享单车的优势和作用
科技改变生活,这种大潮谁也挡不住。共享单车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掀起一股能媲美当年网约车的浪潮,足以证明它的出现是一个趋势。
(一)方便、快捷
首先是操作方便。
相较于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不用办卡,定位、借车、锁车、缴费等过程全部在手机上完成。
拿摩拜单车为例。手机下载安装共享单车APP后,用身份证实名登记注册,成为摩拜用户。通过手机在地图上查看到周围的单车分布,点击预约后,系统将自动保留15分钟。找到车辆直接扫描车架上的二维码,车锁自动解开。骑行结束后,你可以在任何地方还车,公司楼下、地铁站旁、商场门前等,停放在路边则需要停放在划定的公共停车区域内,当然,共享单车的停放要以不影响他人和社会秩序为前提。用户还可以在手机App中看到自己的骑行路线和公里数,甚至自动计算出消耗的热量和节约的碳排量。
其次是方便了“最后一公里”的出行。
共享单车让短途出行更加方便。很多共享单车的用户反应,从家到单位开车太近,走路又感觉比较远,骑共享单车则时间正好,而且还锻炼了身体,一举两得。而对于那些坐地铁、坐公交上下班的人来说,居住地和办公地点往往离地铁站或公交站点有一定距离,千万不要小看了这段距离,能否迟到往往就体现在这段距离上。而地铁站点和公交站点又是共享单车密集的地方,这段距离用共享单车来代步便能大大减少迟到的机率,方便又快捷。
第三就是骑行方便。有些路段,由于交通拥堵,汽车、三轮车甚至电动车都无法通行,但自行车以小巧灵活的优势却能通行自如。这就导致了相同的路程,开车可能开半个多小时,骑共享单车却能在15分钟到达目的地。有时,同样是去一个地方,开车只能走大马路,而骑共享单车却可以穿街绕巷,不用排队等红灯,不用因拥堵而情绪不佳,更不用因停车问题而与他人闹矛盾。
(二)低碳环保,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共享单车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汽车的使用量,不仅打通了出行的“最后一公里”,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绿色环保。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和环境的不断恶化,尤其是雾霾天的持续出现,低碳环保显得越来越重要。在2017年 *** 工作报告中,中央 *** 强调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随后 *** 总理在答记者问时,也强......
共享单车解决最后一公里什么意思
就是近距离的路程都可以骑共享单车,比如:居住的地方到超市、公园、公司。但是骑行费用还是挺高的,一开锁就是1元,还不如Youbike,一个小时6毛
共享单车什么意思
大家都可以骑的单车
有桩公共自行车和无桩共享单车是什么意思
有桩单车是指所有的自行车和用户都需要一套硬件设备进行统一管理。比如停车的停车桩、用来支付刷卡设备、繁琐的认证注册流程等。这就造成了,认证注册时需要特定的地点,取车和还车时也需要特定的地点和设备。缺点是体验不好,配套设备不管是资金成本还是空间成本,都比较高,没办法快速大量铺开;优点是安全性和运营维护成本比较低。
无桩单车是指,所有的注册认证都随时随地在线上操作,用车还车也没有必要到特定的区域,而且不需要额外的设备,支付也在线上操作。这样做的优点是体验非常好,可以快速投放到任何城市,体现了共享单车的真正意义。但是,大家也看到了,运营维护成本非常高。
两种各有利弊,但是大的趋势肯定是无桩单车啦!
什么叫共享单车
就是扫码付个押金就能骑的自行车,可以随时随地停放,有的车子需要付费有的不用
共享自行车含义,共享单车及健身自行车有什么区别
共享单车是为了方便市民出行
有效地解决了地铁、公交无法覆盖的最后一公里
不仅提高了出行效率,还节能环保
也方便了周末海边骑车出游
共享单车需要轻便省力
健身自行车则车身较重,比较锻炼身体
共享单车就是公共自行车么?共享自行车和运动自行车的区别含义,共享
对使用者来说,共享单车就是公共自行车,是公共自行车的一种。
如果公共自行车是 *** 出资的,那名义上二者并没有什么不同,毕竟 *** 财产属于全体人民。
共享单车是企业拥有的,那就是O2C,即企业对客户进行专人定制服务。具体到管理上,公共自行车需要对所有出资人负责,企业自己搞的自行车只需要对自己负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