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鹏说车》的小伙伴,大家好啊,这期呢咱们接着聊,继续聊二手车这个系列,第13期节目了啊,之前咱们聊了10到13万的A级车最保值的卡罗拉,还有20万级别的SUV?CR-V。这些咱们接着聊聊聊20万左右的B级车;因为B级车是一个同样是很庞大的市场,它甚至有三个细分市场,15万就有B级车可以选,然后23万也有很多B级车,而且这些还不包括豪华B级车这个领域,3系或者是A4L这种车,所以今天啊,咱们就聊一聊大概20万,或者18到22万这个区间得B级车,我觉得保值率最高的车型
说到这个价位的保值二手车,大家可能会说啊,你可能说迈腾或者帕萨特,其实我想了一想,这两个车不算是最保值的,为什么呢?
首先,新车方面的迈腾和帕萨特的优惠力度,虽然它们价格不是十分便宜,但优惠力度同样也不小,现在基本上19万多就能买2.0T的迈腾了
而且,迈腾/帕萨特还有一个1.4T的版本,这个排量我观察了很多人,基本上都有一点点后悔,他们都觉得这个排量差点意思,开起来、用起来稍稍不是十分舒服;而且1.4T版本保值率特别差,这个咱们考虑进来啊,1.4T也是迈腾啊,是不是;还有一点的就是迈腾的车主,我之前在迈腾的试驾里面跟大家聊过,迈腾的车主呢,都是一些对性价比不是特别敏感的人,他们都要求一辆车得是“很全面,很主流”,一部分至少心理非常成熟的人,这个年纪的人,他们更倾向于买一辆全新的车,而非二手车
当然了,迈腾、帕萨特保值率也是一等一的,但是在绝对值上,我觉得,还是要低于20万级别保值最好的两款车,一个是凯美瑞,一个是大众CC
如果说卡罗拉在10到13万级别中、CRV在17到20万级别中,几乎没有太强的竞争对手,他们的产品也好,定价便宜,各方面都不错,而且一线的大众竞品比他们贵一些,所以说保值率好很容易,但是这个20万左右的级别是18到22万,可谓高手林立啊,几乎每个品牌都有一个“大神”在这个领域,甚至雅阁,这么优秀的车,保值率都不如迈腾,可能都排不到前五名所以说,在这个比较狭窄的价格区间,保值率的分析,可没有其他级别那么清晰
首先,还是分析一下20万级B级车消费者的想法
第一,手中握着20万想买B级车的消费者,要比15万甚至14万还想买B级车的人相对于资金充足,但是,他们更注重是,这个车给他们带来的附加值,而非简单粗暴的“一辆空间大的车”,这个大家应该理解;甚至,我身边很多购买20万车的人,选择车的原因都不是因为它"配置高",或者是"颜值好"这么简单、幼稚的想法
所以第一个这个级别消费者的心理就是,这个车得有面子,而且这个车的认可度要非常好,“我拿20万买车,不可能买一个谁都不认识的车”,对吧?
所以我的认为,这个级别的消费者反而更加入流,他们不会剑走偏锋,他们会选择一个特别主流的车
第二个呢,要符合他们特有、个人的风格,比如说,我想要一个有商务属性的,因为我日常有商务的东西在,那我就选择迈腾或者帕萨特;那如果我很年轻,我是个年轻小白领,我就选择凯美瑞或者是亚洲龙
第三个是产品力,无论要求主流,还是个性定位的车,也要基于这款车“靠谱”和“优秀”,这个大家都知道,所以还是我常常叮嘱的,保值率是离不开故障率的
第四点才是价格,其实,能拿出20万去买车的消费者,资金相对比较充足,否则的话他们只拿15万就好了,就能买到B级车了
在这里要深究一下人的心理:有很多小朋友跟我说,他们非常看好迈瑞宝XL,或者入门版的君威,而且还跟我说他们不差钱儿,他们看中的是这个车“很有性价比”...我常说,在车的领域,钱决定一切,我常说我不买宝马740Li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钱,不是宝马3系更有“性价比”
这里我要开诚布公的说一句,如果咱们的预算不多,就说预算不多,而别说“这个车性价比高”,“这个车和迈腾差不多”,其实是差的;我认识很多人,他们就是因为预算不多而选择了迈锐宝,等预算充足以后,他们还是要换到迈腾
话说回来,价格,作为20万这个级别最主流的B级车,价格还是有差别的,这里我要一句亚洲龙,这辆车我曾经拍过试驾节目,对它的评价不错;但是它的价格比较贵,2.5L的指导价格大部分都与奥迪A4L重合,再加上这车比较新,保值率上会受到牵制
所以说,以上吧,就是我分析的20万级别B级车的消费者心理,大家看一看啊,这可跟20万SUV的消费者是有不同的,
我的总结,B级车的存在,是满足消费者对于A级车在空间、配置、动力各方面,更高更好的拓展、优化的一种产品,所以它不同于20万级别SUV,毕竟20万SUV不也是紧凑级的嘛,但是,B级车确实是一个有一定属性的商务属性的,或者是个性化追求的一款大轿车,是更优的享受
在说完这个级别车的属性以后呢,咱们来聊一聊这些主流车型的对比,为什么我说凯美瑞跟CC保值率最好?
首先,迈腾和帕萨特为什么排不到第一,最开头咱们说了新车部分;二手车部分呢,由于买帕萨特和迈腾的人,大多有商务的属性和很成熟,但是这两个车呢,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别进行了一次换代,这次换代特别重要,为什么呢,之前B7平台那代,造型比较小,不如现在看起来这么高端豪华,所以一部分人不会选择老款;而且我能看到即使是2015年的迈腾,甚至2.0T的迈腾,也只能卖到大概12万多,年轻的不喜欢,“大老板”看不上
所以,如果想买特别商务的这一代,那还是要考虑17年,甚至18年以后的二手车,那不如去买新车了,所以这个使得它保值率不是第一名的原因,但也能拍到大概第三、四位的位置,帕萨特如是
那天籁呢,其实它一直不温不火,保值率在“大众兄弟”和“二田两强”之后,但是这一代呢,新车部分销售很差,我上期说过,新车不火,二手车就越少人买,所以天籁应该要排到5到10位了
雅阁这个车呢,比较特殊,它的主要区间都是18到20万之内;迈腾所在的是19到22万这个区间,人们都会说“我是选择迈腾,还是选择稍高一些的奥迪A4L”,但雅阁的车主更多对比都是凯美瑞和迈腾的低配,恐怕很少人在纠结雅阁和奥迪A4L;更多的是雅阁和君威、或者阿特兹这种车型,所以说雅阁有自己的细分价格区间,这也造成了手拿20万以上的消费者,或者关注CC这个级别的消费者,大多都不会对比雅阁,雅阁现在是1.5线的产品
最后呢,聊聊凯美瑞跟CC,这两款车呢,首先是外观好看、年轻,而且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我之前评价CC的一句话是,它的造型是中年人也会理解的好看,并能给小朋友去买的一辆靠谱的车;而且大家看,无论是A级车,还是紧凑型SUV,那些热销和保值率好的车,外观都是非常中庸,不老也不年轻,但是B级车,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比如说迈腾很商务,比如说CC买美瑞很年轻,而没有一辆车是很妥协、很居中,模棱两可的风格,所以说对于B级车,是否畅销,就看它适不适合更多的人
而且现在的时代,跟之前不太一样,很多年轻人或者是一二三线城市的小白领,他们的收入越来越多,在结婚、立业这些人生大事的时候,家里人也会支持去买一辆还不错的车,这个大家都知道,所以大家能看到,之前高高在上的20万的车,甚至是40万的豪华汽车,它们的年龄层越来越低,很多人30岁出头就事业有成,开到了宝马7系这级别的车,所以说,20万级别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中青年人
先说凯美瑞,我在我心中,应该是故障率最低的B级车,可以说没有之一;其实德系二手车啊,我是建议大家买大概5年左右的车,但是如果放到十年这个级别,德系车在密封上是不如日系主流车,比如说是迈腾,如果说十年的迈腾的话,它漏油的几率要比凯美瑞高,这个你可以问问二手车的这个师傅
而且大家可以看,开美瑞如果放到十年这个长度,它虽然新车比迈腾便宜,但是通过保值率也能跟迈腾在十年的时候,拉平甚至是比迈腾还贵,这就是它故障率的作用;再有CC,说CC保值率高,可能大家不太认同,可能会说“它的保有量不大啊,无论是上一代还是全新的CC,大街上见到的几率更多,没有迈腾,凯美瑞多”,但是它的确很保值,我长时间的关注过CC的二手车价格,即使是它所谓第二代的13-18款,也能比同年份、同配置的迈腾要贵,而且,在那个时候,它的新车优惠后,几乎跟迈腾差不多,可见CC的保值率是很高的
为什么高呢?因为我长期关注啊,跟大家总结几点
首先就是个性的靠谱,大家都知道CC就是一个年轻版的迈腾嘛,如果说买二手车的时候。年轻人可能更倾向于“我再花5000块钱、1万块钱,我买个迈腾技术和质量一样,但是好看很多的大众B级车”
第二个原因,就是无框车门,的确这四个字对于年轻人的杀伤力是很强的,我们在20万出头的大轿车里,几乎见不到其他车型,所以说这是他的杀手锏;的确,其他人打开车门的时候是车框,你打开车门的时候只是一块非常清爽的玻璃,这种感觉是不一样的,这些原因加在一起,让CC价格基本一样,但因为更加小众的一些优点,让它的保值率要比迈腾甚至还要好,能排到大概第三名的位置
而且现在虽然全新CC的销量可能比之前还要小,但是它优点还是那些,它就是一辆更好看的迈腾,所有的原因都跟之前一样,所以我觉得全新CC的保值率也不会低于迈腾
当然,大家可能会说,CC也好,凯美瑞也好,保值的原因还有其他的细节,但是大的方向应该是有这些原因的
好吧,这期节目就到这里,连续三天每天都出一篇3000多字的文章,的确有些疲惫,可能休息两天,大家如果想看视频类的、文章类的内容尽管留言,我会给大家根据大家的意愿,去制定我的节目,好吧,欢迎关注大鹏说车,欢迎支持大鹏说车,咱们下期再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本文作者是一位资深Bimmer,拥有过E46、F30和E60,也开过很多其他品牌车型。他还是一位老车爱好者,对老车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本篇他会为大家分享他对德系、日系老车的看法,以及老BMW的通病和处理方法。
——编者按
本人音le啵,一名德系车爱好者,钟爱BMW。第一次拥有BMW是从一辆E46?318i开始,老BMW那魔性的底盘质感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从此步入老车坑。
汽车玩家的分类
按我自己的分类,汽车玩家主要分为几类:1、热爱生活型(旅行车玩家);2、动力党(改装玩家);3、情怀党(老车玩家,也是最会修车的一批人,哈哈哈,主要以恢复原汁原味的方向进行整备或者适度改改外观)。
而我属于第三种,恢复老车的原厂状态体会当年的滋味。本篇主讲老BMW通病和维修的一些干货。
国内二手车市场的“怪”象
稍微接触过二手车的朋友都知道,国内市场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40万的德系和20多万的日系车,在过了十年以后,二手残值基本能划上等号,等值的日系车就更不用说了,比同级别的德系能贵上好几万。
第九代lancer?evolution,保值率100%+,十几年的车子曾卖出60万,新车只要40多万
一台车的保值率全靠“口碑”(其实还有一些特殊车型的情怀价值)进行评判。口碑确实具备一定的参考,可二手车最讲究的就是一车一况,市场上不存在不需要整备的二手车(部分良心车商会帮你整理好卖给你,当然整理的钱也加上去了),只是整备多少的问题。
德系车整理下来的费用并不会超过日系多出那几万的车价。只要花心思整理一下,德系的性价比那可是超级高啊!当然日系车在后期使用确实比德系省心一点,贵出来的钱也并不是智商税,毕竟没有花钱的不是嘛。
德系、日系老车的主要问题
德系老车的主要问题在于渗漏与一些电子件的小毛病,但并不是很难解决的问题,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机械上的大问题了(BMW的N46发动机是个特例,建议不要轻易去碰)。
“修不好”的N46B20发动机
而日系车的密封性和电子件就相对稳定一些,但在看不见的底盘方面,即便是雷克萨斯也经不住岁月的沧桑,底盘能看到斑斑锈迹(通俗点就是底盘性能衰减)。
即使雷克萨斯也顶不住岁月的摧残
而德系车的底盘,尤其BMW,不管是10年的车还是20年的车,更换掉易损件可以和新车差别不大(毕竟造车的理念不同,谁让德国有不限速高速嘛)。
德系、日系的传承
在车型的传承性上,日系就完全比不过德系了,在车型的设计上,日系车除了车标,每代车型很少有继承性(最奇葩的就是雅阁,一代丑,一代美)。
而德系的每一款车型都有历史的传承,其中BMW的迭代是BBA中传承性最高的:天使眼大灯、双肾进气格栅、霍夫迈斯特弯角(霍式弯角设计的优点,在于给予了后门开阔的视野,同时又能让外观看起来更运动),以及包豪斯的内饰设计风格(包豪斯设计理念的精髓在于以实用性出发,所以你能看到BMW的内饰几十年基本变化不大,因为在实用性方面确实太成熟了,对,你没看错,一台以运动标榜自己的品牌在设计上处处以实用性出发)。
E65/66?7系的内饰
BMW每一次的车型换代都能让前代成为经典(F30的首次开眼角设计在十年之后也会成为经典),纵观整个车界也只有保时捷911能让每代车型都成为经典(毕竟创始人费迪南德·保时捷就是设计师出身的),成熟的设计厉害之处就在于此,能够受用几十年不被淘汰。
霍夫迈斯特弯角,可以留意一下,采用这种设计的车型后排视野开阔度是最大的
F3X代的3系是BMW首次采用大灯开眼角设计,也是看上去最协调的开眼角设计,其他车型的开眼角都显得过于平庸,所以现在新款部分车型又取消了开眼角设计,比如全新X3和X5。
老BMW的通病和处理方法
说实话,十几年前生产的老宝马,部分确实存在漏油的情况。但事实上,在汽车修理中,最好解决的就是漏油,以下是老BMW的一些通病和处理方法。
漏油:主要集中在方向机油管、气门室盖垫,发动机油底壳,变速箱油底壳处。
1、方向机油管:只要更换管子、气门室盖垫更换密封垫子即可。
2、发动机油底壳:看车型,有的车型需要拆下元宝梁,比如我的E60?5系。
3、变速箱油底壳:是最好处理的,BMW的ZF变速箱滤芯和油底壳是一体式设计的,换变速箱油就必然要带着油底壳一起换掉,所以是按保养的标准做的易拆卸设计。
烧机油:主要集中在N系列和M系列发动机,一般只需要更换掉改进型的气门油封即可,现在有免拆工具也不麻烦。大众烧机油属于设计缺陷,BMW只是密封圈的老化导致机油窜进气缸内燃烧(Ps:早年的BMW为了节约成本非常坑的采购了不耐高温的橡胶件,而BMW的发动机又是高温机器,所以橡胶硬化的特别快,硬化以后,就没有办法密封了)。
最后一代直6自吸王者N52发动机,3.0排量的比2.5排量稳定一些,烧机油的情况也轻微一些
VANOS马达:这是个比较重要的部件,在气门室盖的位置,相较于漏油来说属于概率事件,功能相当于其他车的节气门和可变气门技术的结合体(BMW的发动机一启动,节气门就是全开的,只是个摆设,油门靠无极可变的气门开度调节,而这个马达就是控制气门开度的,所以BMW的动力比其他车来的快)。这个更换比较麻烦,最好拆气门室盖的时候一起换掉,密封圈重复安装密封性会不好。
就是这个马达,通过旋转杆子上的螺纹带动一个半月形的齿轮调节气门开度
变速箱顿挫:ZF的变速箱算比较耐用的一类,但是上了公里数阀体(控制换挡的部件)容易损坏,阀体的更换也比较简单,拆下变速箱油底壳就能直接更换。
对德系、日系老车的总结
虽然日系车确实比德系省心一些,但是在这里我们可以逆向思维一下,德系的问题其实也只有橡胶件的质量问题导致的渗漏(奔驰也基本是这些,问题会比BMW更少一些),以及一些不那么重要的电器故障,在机械层面是没有大问题的。
而日系车只有发动机稳定这一个优点,在看不到的底盘方面,是一个比一个锈的厉害。而德系在底盘的耐用度,对于安全性方面的严谨思维,是日系车无法企及的高度。
况且德系也并不是没有“神机”,奔驰的M272发动机被称为德系3GR(丰田皇冠的发动机),宝马的N54发动机也被称为德系2JZ(丰田牛魔王的发动机),日系也并不是全部都是“神机”,例如早年的丰田皇冠烧机油比起大众有过之无不及,日产轩逸也烧机油,本田的地球梦也有积碳和机油增多的问题,都不能称为完全的省心。
奔驰M272发动机,保养得好轻轻松松跑个四十万公里
大名鼎鼎的保值神器BMW?1M,正经M?Power部门出品,用的就是N54发动机
我个人的观点,日本人的造车理念真的只是交通工具(黄金年代的一众跑车性能车除外,本人玩过日系车),奔驰与BMW才能算是车。
德系、日系车主群体的区别
我个人认为造成如此市场差异的还有一个因素在于车主群体的不同,买BBA的人群和买日系车的人群对车的出发点肯定是不一样的,大部分日系车主的需求只是一台纯粹的交通工具,过日子用的,所以能有更多的时间去保养车子。
而BBA的车主则大多拥有一份蒸蒸日上的事业,并没有多少时间好好爱护车子,有了问题可能没有时间去处理,导致小问题变成大问题。不然的话,为什么欧洲的德系车都能好好的跑几十年呢?
我对“情怀”的理解
文章的最后,聊聊我对所谓“情怀”的理解,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怀车,那么这个车我想一定是你生命中最初接触到的能带给你强烈记忆的车型,在若干年后才能成为你的情怀。
W140“虎头奔”,当年能开上这个车的是绝对的大哥大
在我小时候因为家庭环境有幸能接触到当年街头的三大豪车(不是自己家的):W140(虎头奔)、皇冠155(方盒子皇冠)、奥迪200(初代国产A6),所以这三台车都属于我的情怀。
你们的情怀车是什么呢?
请留言?评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