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上路的国产特斯拉 能否推动新能源车市场回暖

即将上路的国产特斯拉 能否推动新能源车市场回暖

3838px 2025-04-30 汽车 54 次浏览 0个评论

尽管特斯拉尚未官方宣布上海工厂正式投产的时间,但据媒体探访发现,越来越多的迹象正在显示,特斯拉位于上海临港的超级工厂的建设加速推进,首批Model3电动 汽车 生产进入倒计时。市场普遍预计下周特斯拉上海工厂就将全面投产。

即将上路的国产特斯拉 能否推动新能源车市场回暖

当下,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经历前几年的高速发展,出现了盘整回调趋势。数据显示,9月份新能源 汽车 批发辆量为6.5万台,同比下降33.4%,环比8月下降8%。细分来说,纯电动车表现更为惨淡,批发量同比下降31%,环比降12%;至于插电混动车型虽然实现了环比6%的增长,但是相比去年同期却下滑44%。

考虑到这是部分新能源车企依然能享受到较高财政补贴的情况下(工信部日前发布《关于2017年度新能源 汽车 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情况的公示》显示,共有207409辆新能源车通过审核,将能拿到总计220.27亿元的新能源补贴),新能源车销量依然出现明显下滑趋势,只能说明, 由于国家对新能源车直接补贴的政策调整,以及某些新能源车企频频爆出自燃及质量问题,再加上车市整体景气指数下降,新能源车市场提前过冬已经成为事实。

在如此情势下,即将上路的国产特斯拉自然会被视为一剂强心针,但是,国产特斯拉真的能推动新能源车市场回暖吗?

按照特斯拉的计划,最快到年底可以实施周产千辆的规模,也即按照乐观估计,国产特斯拉到年底的月产量也不过区区数千辆,相比于如今六七万辆的市场月度销量,占比连10%都不到,所能起到的影响也就可想而知。

同时,由于目前受制于产能限制,国产特斯拉短期内不可能大规模量产,也就无法实现规模效应,从而降低单车制造成本,并以更具有活力的价格冲击市场。虽然近年来特斯拉也采取过降价促销政策,但价格政策变动频繁,反映出马斯克等管理层对于特斯拉究竟是坚持中高端价格路线还是向平民化价格路线靠拢,处于摇摆不定中。 由此可以预料的是,指望国产特斯拉一降到位,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此外,由于特斯拉对上海工厂寄予了很高期望,有媒体报道称,特斯拉上海工厂采取了较为激进的产能扩张策略,在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工人专业化能力及品控等方面都存在各种问题。而近期特斯拉持续爆出质量事故,不仅损害了自身的品牌形象,更让人担忧其重产能交付轻质量管理的倾向,会导致特斯拉车辆品质的不断下滑。

而市场及用户的变化也是摆在特斯拉面前的挑战。中国近几年的新能源车市场上,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互联网新势力不断加入,加剧了市场竞争。虽然国产新能源车企在用户认可度、市场美誉度、研发及制造等方面相比特斯拉还有一定差距,但随着各方面投入的加大,以及国家前几年对于国产新能源车企的大力扶持,还是呈现出明显的追赶势头。国产特斯拉如果在质量上不能守住红线,不仅难以达到预期销量目标,还会拖累特斯拉整体品牌。

尤其是特斯拉目前虽然对中国市场非常重视,但除了上海工厂外,在中国地区研发体系建设投入不多。如此一来,完全由美国本土遥控设计的特斯拉车载系统及其他软件服务,也就很难根据中国用户的需求,提供符合本土化的产品和服务。

从9月份新能源车销量数据来看,纯电动车销量下滑更为明显。这恐怕是因为,之前纯电动车受益于国家高补贴及用户主要集中于经济能力较强、追求新鲜事物、对 科技 创新产品偏好明显的群体,而随着市场的扩大,特斯拉以及国产电动车企的新增用户群体将以价格敏感型为主,而这些用户对于驾驶电动车的便利性要求也更高,纯电动车在充电桩配套、续航能力等方面还存在明显软肋,目标用户自然会心存疑虑。 而特斯拉虽然在纯电动车领域属于行业老大,但一旦国产化,用户对于其在服务配套方面必然有更高的标准,如果国产特斯拉没有达到用户需求,也会面临同样的用户流失问题。

就此而言,特斯拉“豪赌”中国市场的想法看似没有问题,但基于各种客观和主观条件,仅仅靠一个上海工厂的产能增加,并不代表着国产特斯拉能够为特斯拉自身带来绝对的利好,而对于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的影响几何,也有待于国产特斯拉上路后的市场反馈而定。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楚天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充电桩的普及,新能源汽车由于其便宜的售价和更低廉的使用费,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然而随着补贴政策的退坡,很多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已经上涨不少,价格已不再向以前一样具有巨大优势。

同时,由于近来发生了大量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又开始担忧起来。

价格优势不再显著,安全性能广受质疑。很多人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到底还值不值得买?

补贴退坡 新能源车价格大多上涨

6月25日,新能源补贴新政过渡期正式结束。

从6月26日开始,新能源汽车整体补贴力度退坡50%,地方补贴取消,同时续航里程低于250公里的纯电动车型完全取消补贴,续航在300-400公里之间的车型补贴减少了近5万元。

在补贴如此大幅度退坡的情况下,如今各厂的新能源车价格有何变化?

对此,三言财经查询发现,部分造车新势力价格有所上浮,传统车企则大多减少了优惠,其实与涨价无异。

具体而言,蔚来汽车近日宣布,ES6车型的补贴从3万元降至个人最高2.5万元,而ES8的补贴则从4.05万元降至个人最高2万元,而且都需要在今年12月31日前上牌照。

小鹏汽车在6月26日宣布旗下G3车型的价格保持不变,但事实上其在在2月份就曾上调过售价,从原来的13.58万-16.58万元调整至15.58万-19.98万元,增加幅度为2万-3.4万元。

威马汽车在6月25日宣布,旗下EX5的多款配置车型在过渡期结束后保持价格不变。同时还新增了一款400 Mate威盟版,补贴后价格为13.98万元。

零跑汽车价格则有所上调,6月26日起S01全系产品售价上调1万元,调整后的补贴价格为11.99万-15.99万元。

传统车厂方面,吉利新能源在售的帝豪EV、帝豪GSe和几何A三款车型中,GSe的优惠从1.7万元减少至7000元。

荣威旗下纯电动车指导价不变,各车型优惠均减少。Ei5从1.5万变成5000元,ERX5从6.8万变成5万元,而Marvel X将原有的8000优惠取消了。

而北汽新能源旗下的EU5则在7月1日将指导价增加了3000元。

只有比亚迪全系新能源车价格均没有调整,同时优惠力度也与此前持平。

自燃事件屡发

特斯拉调查结果引不满 蔚来召回受争议

近来,电动车自燃事件屡次发声,令公众对其安全性能开始产生质疑。

4月22日,在上海某小区地库,一台静止停放的特斯拉Model S在极短时间内自燃起火并引发爆炸,并引燃了旁边车辆,最终两辆车皆被烧得面目全非。

同日,西安蔚来服务中心一辆维修当中的蔚来ES8发生自燃。

5月3日,据外媒报道,一辆特斯拉Model S在旧金山一个私人车库中发生自燃。

5月12日,据港媒报道,一辆特斯拉公司电动汽车在香港一个停车场突然起火,现场有爆炸声响起,消防员花了45分钟才扑灭大火,特斯拉车头被烧毁。

5月16日,上海某小区停车场一辆蔚来ES8冒烟。

6月14日,武汉某建材市场停车场一辆蔚来ES8发生燃烧。

6月27日,一辆蔚来ES8在石家庄自燃。

对于上述多起自燃事件,特斯拉方面在2个多月后的6月28日才公布了第一起事件的调查结果,表示没有发现系统缺陷,是个别事故,具体原因则“初步判断”是由于车辆前部的单个电池模组故障引起。

同时,特斯拉还表示将通过软件升级向Model S及Model X车辆推送有关充电和热管理系统的更新,进一步保护车辆电池并提高电池寿命。

两个月才公布调查结果,还称是个别事故、“初步判断”,并表示将通过软件升级方式解决电池组故障,这些答案并未令消费者满意。

有消费者表示,今年,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发生多起自燃事件,用“个别事故”显然不能解释自燃事件频发的原因。同时,消费者对软件升级的方式解决电池问题也存在疑问,质疑这是“治标不治本”的选择。

但此后特斯拉官方并未公布进一步公布调查结果,或对质疑进行回应。

相反,同样在两个月内发生四起事故的蔚来汽车在调查速度上比特斯拉就快很多,而其最终给出的解决方案也显得更有诚意。

4月30日,在第一起事故发生后8天,蔚来汽车即在微博公布了调查结果,表示该事故系底盘撞击电池短路所致。与特斯拉相比,该结果公布相对及时、详细,因此并未受到太多质疑。

此后,蔚来又于6月27日宣布,部分蔚来ES8的电池模组存在安全隐患,并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备案,召回4803辆ES8车型。

但召回之举却颇受争议。

有些人认为,召回是负责的表现,新能源汽车发展时间短,有问题在所难免。另一些人则指出,蔚来总共才卖了几万辆,就召回了4800辆,召回比例高达28.2%,不得不怀疑其技术是否过关。同时,部分未被召回的ES8车主也对自己的车是否安全表示担忧。

其实,不论特斯拉和蔚来汽车如何解释,近来屡发的自燃事件已成既定事实,大众对电动车安全性的质疑一时也难以消去。

因此,他们此时最应该做的,或许就是实实在在地调查原因,改进技术,防止自燃事件再次发生。

毕竟,事实胜于雄辩。

虽然特斯拉和蔚来汽车都在近来屡次发生自燃事件,但三言财经发现,从统计上来看,电动车发生自燃的频率其实并不高。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国内新能源汽车(以纯电动车为主)保有量已超过160万辆,而截至2018年10月21日发生的电动车起火事件仅40余起,比例还不到万分之一。

因此,整体上来说,电动车的安全性仍是可靠的。如果有消费者实在担忧,又非刚需,放缓电动车的购买计划,观望一段时间也未尝不可。

新能源仍是大势所趋

限购被取消 多地已响应

虽然退补政策开始实施,自燃事故的阴霾暂未散去,但新能源仍是大势所趋,各家车厂也都看清了这一点,仍在不断研发和推出新能源汽车。

据新华社报道,2019年上半年,在汽车产销整体下降的趋势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保持稳步增长,产量为61.4万辆,同比增长48.5%,销量为61.7万辆,同比增长49.6%。

同时,6月6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和商务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提出“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已实行的应当取消。”

对此,广东省广州市和深圳市已率先响应,增加了新能源汽车新增指标的数量,而海南省也于近日跟上。

虽然北京、上海等交通拥堵地区一时难以响应,但这并不影响新能源汽车在全国范围内的更进一步推广。

此外,目前亦有厂商在研发非电动新能源汽车,该类新能源汽车并不存在电池起火问题。

其中,以氢能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已推出多款车型,甚至已在不久前的上海车展亮相。虽然目前氢能汽车的售价仍相对高昂,但相信不久的将来价格必将越来越亲民。

而随着技术的日趋成熟,相信电动车的安全性能也必将越来越高。因此,将来电动车仍很可能成为主流,而新能源汽车完全替代燃油车的时代也必将到来。

转载请注明来自成都新闻网,本文标题:《即将上路的国产特斯拉 能否推动新能源车市场回暖》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