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因为疫情的缘故,中国汽车市场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销量跌至谷底。不过,得益于有效的措施,从4月份开始全国开始经济复苏,前三季度GDP总量也已经扭正,同比增长大0.7%。在经济快速恢复的带动下,汽车市场也快速恢复活力,走出一条V型的增长曲线。
疫情后反弹的消费需求叠加上金九银十的传统汽车销售旺季,让今年9月、10月车市的销售迎来了一波热潮。
乘联会数据显示,9月份国内乘用车销量达191.2万辆,同比增长7.4%,环比增长12.2%。
而今年10月份,得益于北京车展带来的新品投放热潮和市场关注度提升,以及国庆节地方补贴与厂家、经销商释放优惠,共同促进了汽车消费,令其表现不输于“金九”。
根据乘联会统计数据,10月主要厂家的日均销量达到5.7万辆,同比增长10%,环比增长1%,超越2018年同期数据。预计10月乘用车零售销量将达到195.5万辆,同比增长6.0%左右。
疫情对汽车市场的影响除了销量本身,更在于促进了中国汽车市场的新陈代谢。力帆、众泰、雷诺等缺乏竞争力的匹配被淘汰,同时也让丰田、长安等强势的品牌逆势增长。汽车市场呈现强者愈强的状态。
在集中度不断加提升的市场情况下,各细分板块的强势品牌与产品也伴随着今年10月份强劲的市场增长态势,迎来了销量大幅的增长。
各个细分市场都出现了一批强势的车型。红旗H9杀入豪华车销量榜单;长安逸动销量突破两万成为自主轿车中的现象级产品;?广汽本田飞度再度展现了在小型车市场统治级实力;理想ONE也在争议声之中再度创下销量纪录。
同比增长93%
红旗明年成为二线豪华领军品牌?
在红旗H9推出之后,红旗品牌的复兴再度到达一个高潮。优秀的成绩单也让红旗10月刚过,就自信满满的公布了销量。
在10月份,红旗品牌销量达到23000辆,同比增长93%,连续3个月超两万辆。目前,红旗品牌1-10月累计已经达到了153000台,同比增长103%。今年定下的20万台销售目标,已完成76.5%,完成年初订下的20万销售目标成为可能。
同时,红旗超越雷克萨斯、沃尔沃等品牌,成为二线豪华品牌销量亚军,仅次于凯迪拉克。如果明年红旗能够保持增长势头,明年红旗就有望超越凯迪拉克成为二线豪华品牌领军者。
不过,在具体各个车型销量方面,红旗比较的低调,并没有公布10月份各款产品的单独销量,第三方统计也没有公布。
不过我们可以从上月的数据一窥究竟。根据乘联会9月份豪华轿车销量榜,红旗H9单月销量达到了2270辆,仅次于凯迪拉克CT6。相信10月份,手握大量订单的红旗H9销量将随着产能的爬坡进一步增长。
在接下来的广州车展,红旗将进一步夯实高端产品序列,推出旗舰SUV红旗E-HS9,十分值得期待。
逸动月销破2万
自主家轿王将易位?
如果说今年最受瞩目的自主品牌是哪一个,那毫无疑问就是长安。今年在汽车市场承压的情况下,长安却如同开挂一样,实现了逆势的强劲增长。在9月份,长安系的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达到了112153辆,同比增长达到了47.1%。
强势的增长背后,是长安汽车强劲的产品阵容。10月份,长安台柱子CS75销量破3万,UNI-T、CS55也销量破万,可谓是多点开花。
当然,长安大幅度增长更得益于今年轿车板块的强势表现。在10月份,长安逸动销量达到了20405辆,成为自主品牌轿车之中唯二销量破2万的车型。
在今年3月,长安逸推出了采用全新的PLUS家族设计语言与蓝鲸动力1.4T发动机的逸动PLUS。其运动化的设计更强劲的动力,满足了年轻消费者进阶的用车需求,上市之后逸动PLUS迅速引爆市场,销量逐月攀升。
现在,长安将加推采用1.6L+CVT动力的逸动PLUS百万版车型,进一步满足更广泛消费群体的用车需求,让长安逸动市场覆盖率更广。长安逸动也将进一步的威胁吉利帝豪长期以来自主家轿王的位置。
飞度王者归来
本田月销超越丰田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消费升级,去年上汽大众POLO在换代时,选择升级为价格与定位一起提升的POLO?PLUS,然而市场反馈却并不尽如人意。1-9月份大众Polo累计销量仅2.98万辆,同比下滑48.6%
然而同样是升级,飞度却成功了。
在换代后,第四代飞度的价格提升到8.18万起,与如今终端优惠后的POLO?PLUS基本相同。不过,市场却给出了与POLO?PLUS完全不同的反馈,在上市次月飞度销量迅速破万,接下来的10月也继续稳定在万辆以上,彻底甩开了目前陷入困局的POLO,也超越了一直不温不火的广汽丰田丰田致炫,重新回到小型车销冠地位。
随着飞度的王者归来,本田旗下一个拥有雅阁、皓影、缤智、凌派、思域、CR-V、XR-V以及全新飞度,一共8款销量破万的车型。其中雅阁、思域及本田CR-V当月销量均超过了2万辆。各个市场全面开花,可以说本田是一个没有短板的车企。
在飞度的助攻下,本田也连续4个月创下了月度新高,10月份销量达到了18.1万辆,同比增长22.3%。本田也今年首次超越丰田同期销量,领跑日系品牌。
“升级”风波无阻理想ONE销量创新高
如果说汽车圈有哪个品牌有“黑红”体质,那么理想绝对是一个。
伴随着理想汽车销量的稳步提升,其争议就没有断过。所以,对于理想在创下单月销量新高,成为最快达成2万辆交付的新势力车企,这样的高光时刻,再次因为争议新闻而上热搜绝对是一个很合理的事情。
根据理想汽车交付数据显示,2020年10月,理想ONE交付了3692辆,环比增长29.3%,在新势力之中仅次于蔚来。
但是,让理想登上热搜的并不是销量新高,而是在前几天理想汽车的一项“硬件优化”:理想将对早期版本理想ONE安排“免费升级”前悬架下摆臂球销,将球销脱出力提升到50kN。
官方表示,这是因为早期版本理想ONE前悬架下摆臂球销脱出力低,比较容易在碰撞时脱出发生“断轴”。在发生的97起前悬挂事故中,有10起发生脱出,这个比例比正常车高。
对球销的问题理想早已心知肚明,6月2日之后生产的理想ONE都已经加强了这个球销。此次“硬件优化”就是为了解决早期版本车型的问题。
本来针对产品缺陷,理想快速反应做出改正是负责的好事,但是在其公告中却将其淡化为“升级”,惹来了众怒。
无论是国家法律法规还是基本的道德要求,保证产品安全性和可靠性都是车企的责任。此前其他车企类似问题都是通过“召回”解决缺陷,到了理想这里就成为了“升级”。
这样对安全隐患的忽视、设计缺陷的隐瞒,甚至是重新定义“升级”的行为确实难以让人认可。甚至有激动的网友表示理想是在将消费者当“韭菜”。
尽管新能源车销量在10月再创新高,但大多数消费者对新能源仍然处于怀疑态度。理想这种头部品牌对安全的忽视与将消费者当“韭菜”忽悠的态度,不仅将影响自身品牌形象,更对新能源车的推广造成负面影响。要行业更好的发展,理想这样的头部新能源车企更要以身作则。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汽车之家?行业]?2020年,中国车市两极分化。“胜利者”阵营高歌猛进,“失败者”阵营走向生死边缘。
长安属于前者。在疫情出现的2020年,长安1-10月累计销量超过77万辆,在中国品牌中仅次于吉利;同比增长23.5%,在所有车企中一骑绝尘。 销量“爆发”,长安凭什么? 汽车之家推出车展访谈栏目——《创变谈》,聚焦企业决策者在极具挑战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创新突破、跨入变革新境界。 围绕本届广州车展“智新科技?粤享生活”的主题策划,我们在这场年终考上对话了数十位车企高层,智能及新能源科技、优化用户体验正是他们驾驭未来的关键。本期访谈嘉宾:长安汽车副总裁叶沛。■?第三次创业
2018年,长安“第三次创业”启动。 重大战略调整都害怕意外,在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当口,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很多企业阵脚。不想被海浪吞噬,只有跑在海浪前面。“未来会有不确定性,你必须更快向前跑,只有这一点是确定的”,叶沛说。『长安汽车副总裁?叶沛』
疫情的紧迫感,使“第三次创业”加速落地。而就在一年前,长安的表现并不被人看好。 2019年,长安福特销量腰斩,长安马自达下滑近20%;占总销量80%的自主板块同样表现不佳,下滑15%。由于销量下滑,长安遭遇上市以来首次亏损,总额高达26.47亿元。转型阵痛在所难免。 2020年,宏观环境恶化,长安销量却出现惊人反转。除了疫情爆发的2月,3月起长安便实现连续增长,销量增速远高于市场恢复速度。 逆风翻盘,长安打出反戈一击。『长安汽车“第三次创业”』
叶沛认为,第三次创业加速落地,是长安取得优异表现的核心原因。具体来说,又体现在产品、技术、服务三个方面。 2020年,长安经典产品焕新。SUV市场,CS75?PLUS、CS55?PLUS、CS35?PLUS在原有细分市场扩大份额。尤其是CS75系列,1-10月累计销量超过21万辆,仅次于哈弗H6;轿车市场,逸动同样表现不俗,在中国品牌中仅次于吉利帝豪。 经典产品延续热度,全新高端产品UNI序列也受到市场认可。10月份,首款产品UNI-T销量已破万辆。新老产品搭配,帮助长安一举扭转颓势。『长安UNI-T』
产品“爆红”背后,是技术和研发支持。第三次创业,长安坚持“技术过剩”策略,每年将收入5%投入研发。 投入转化为成果。目前,长安自主研发名单,已包括高效率发动机“蓝鲸动力”、智能交互系统“小安智能”、电子电气架构“方舟架构”,覆盖传统动力、新能源、智能网联各个领域。 服务也是长安主抓内容。叶沛说,在长安集团,客户服务是“天字一号工程”,从董事长这一层就开始强调。围绕“价格透明、交付准时、品质保障、快速响应、服务专业”五大承诺,给用户带来温暖与信任感。“我们既要有好的产品,也要有好的人品”。 通过产品、技术、服务方面的全面进步,2020年,长安第三次创业取得阶段性胜利。■?两种领先
如今,第三次创业行至中盘,今后转型将往何处去?面对未知的未来,长安追求“两种领先”。 一种是竞争性领先,即围绕市场快速做反应,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经典产品体现了这种打法。PLUS系列在原有产品基础上,调整设计语言、动力系统、智能配置,极大提升产品力。在与竞争对手对比时,迅速脱颖而出。『长安CS75?PLUS』
另一种是先导性领先,即把过去没有的东西展现出来,用差异化产品获取新用户。UNI系列体现了这种思路。从UNI-T开始,全新设计语言、全新科技体验、全新服务模式,面向年轻化用户大胆调整。广州车展上,UNI系列第二款产品UNI-K亮相,同样展现出大胆前位的产品风格。 先导性领先不是做传统意义上的“好”产品,而是“不同”的产品。叶沛表示,即使和一线合资品牌相比,UNI系列也拥有足够的差异化,能够“给消费者一个新的选择”。 先导性领先不止于产品。UNI系列给用户带来的价值,除了产品差异化,还有体验和服务的差异化。通过“直通、直连、共创”的运营方式,用户可以不通过经销商,直接与品牌方沟通;企业也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产品定义和营销创新。运营方式上,长安越来越像一家造车新势力。『长安UNI-K』
两种领先背后,是长安核心竞争力调整——按照“智能出行科技公司”标准,打造新的组织和技术能力。组织调整以效率为优先,围绕用户反馈,快速进行市场响应和产品迭代;技术能力以软件定义为重点,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出行需求,强调用户体验。 2020年,长安销量“爆发”,两种领先策略,使长安在传统市场和新市场都打出声量。在2020年的基础上,长安“第三次创业”走入深水区。■?找到增量
在疫情影响下尚能取得这份成绩,2021年长安会更好,在叶沛看来是必然。虽然存量市场趋势不变,但中国汽车也存在新的机会。“存量之中有变量,变量之中有增量”。 第一个变量来自新能源。根据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到2035年,新能源车销量占比将达到50%。对车企来说,新能源仍是长期战略。 2017年,长安发布“香格里拉计划”,将在新能源领域总计投入1000亿元,进行产品和技术研发。但截至目前,长安新能源产品主力仍是CS55纯电版这样的改款车,或奔奔E-Star这样的小型车。在新能源市场,长安还没有展现真正实力。『长安“香格里拉计划”』
11月14日,长安宣布将与华为、宁德时代共同打造全新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首款车型已完成前期研发工作,即将进入量产阶段。按照规划,到2025年长安将总计推出23款新能源车型。在全新方舟架构基础上,这些新车型将面向C端市场研发。长安新能源到底实力如何,这些产品将给我们答案。 第二个变量来自智能化。除了智能座舱和L3级自动驾驶这些功能性内容,叶沛认为,汽车智能化正从功能配置转向产品定义,对于智能汽车,用户正不断提出新需求。这些新需求中蕴含着新机会。 作为一家成熟车企,长安将以稳健的方式抓住这些机会,在“固本”的基础上“拓新”。一方面,稳固基盘用户,另一方面,开拓新用户。按照“两种领先”方式,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叶沛表示,2021年,长安将推出9款经典产品;同时UNI序列也有5款产品正在规划,未来将陆续推出。“固本和拓新都非常重要,二者要齐头并进”。■?结语
2020年,长安打了一场“翻身仗”,第三次创业取得阶段性成果。在中国车企中,长安较早意识到全面转型的必要性,依靠自主研发修炼内功,成功抵御了疫情影响。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长安销量爆发是消费者给予的认可。随着第三次创业推进,长安将继续前进。(文/汽车之家?蒋平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