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嘉际ePro混动试驾 每公里使用成本低至0.15元

吉利嘉际ePro混动试驾 每公里使用成本低至0.15元

3838px 2025-05-12 科技 49 次浏览 0个评论

吉利嘉际ePro混动试驾?每公里使用成本低至0.15元

吉利嘉际ePro混动试驾 每公里使用成本低至0.15元

By?映璇汽车工作室

混合动力技术虽说丰田是开创先河者,本田是随后紧跟者,两田的技术实力都处于领先地位。那么,国内自主品牌的混动技术究竟到什么水平了呢?今天,随映璇汽车工作室试驾小编来做一次国内自主品牌领军企业吉利全系ePro混动的试驾。

三亚的天气说变脸就变脸,雨天或许正好是检验新能源混合动力车型的最好时候。

首先,面对新能源汽车普遍存在的充电不便、续航焦虑等用车痛点,吉利ePro混动家族提出了“省着开,不如开着省”的主张。本次试驾组织方一共提供四种车型,缤越ePro,嘉际ePro,星越ePro,博瑞ePro,分别安排在城市道路、高速公路、沿海公路不同路况,对性能、操控、能耗、智能、安全等方面对吉利的混动系统有了切身体验。

小编这次试驾的是吉利嘉际ePro,悠享型款MPV,车身整体尺寸4706*1909*1713,2021款正式上市于今年5月25日,悠享型官方指导价15.98万元。

首先,说一个惊喜之处:该车搭载了双向充电机,拥有超强外放电功能,打造“220V随行电站”。嘉际ePro通过放电连接设备(放电枪)与车辆充电口相连,可将动力电池的高压直流电转化成220V交流市电,供手机、电脑、电磁炉等电器使用。这对于一家老小开着MPV自驾出游来说,实在是一个太方便不过的功能了,沿途随时办公、做饭都不在话下?,汽油MPV车型瞬间望尘莫及。

嘉际ePro最大可提供3.3kw的对外放电功率,能够满足日常生活中的用电需求,尤其对于热衷于户外游玩的用户,能够很好地解决户外出行的用电焦虑。

再回到MPV的暖心空间。嘉际ePro有三种座椅布局:标配6座,同时提供2+2+3、2+3+2的7座选装。很多MPV最受批评的第二排和第三排座椅设计得还是相当舒服的,来自顶级供应商麦格纳。包裹性、减震性、防疲劳性、支撑性、安全性都还不错,主、副驾座椅均支持电加热及通风。其中别具一格的小创新还是很多,比如,在驾驶座椅上安装了一个USB的接口这些独到小心思。

还要说一下的是车内环保,标配车规级CN95空调滤芯,过去以为只是善于营销的吉利在疫情时应景推出的一个噱头,这次试驾之后觉得还是相当实用的。官方称该滤芯不仅可以防霉除异味,除烟雾、粉尘、花粉等易致敏物质,还能实现对直径0.3?m的颗粒过滤效率达到95%以上,对新冠病毒吸附的通常大于0.74?m飞沫的过滤效率能达到98%,并且能够有效过滤掉空气中的PM2.5颗粒,拦截效率达99.9%以上,达到了N95型口罩级别的过滤效果。这次当然没有条件对这些直径的颗粒或者飞沫做真实的过滤检测,不过,打开滤芯之后,车内空气的确比没打开要好很多。

本车最大亮点,则是独创的智擎混动技术,搭载1.5TD发动机+7DCTH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配合高效电机,整套动力系统综合最大功率190kW,峰值扭矩415N·m,百公里综合油耗仅1.5L,百公里加速6.9S,纯油工况百公里油耗5.7L,据官方计算,每公里使用成本低至0.15元,在纯油状态下,也只有0.3元。而小编查了下日常纯汽油车的平均使用成本,一般百公里8-10升油耗的车,大概每公里使用成本是0.6-0.7元。

这或许就是吉利混动家族所主张的省着开,不如开着省的理念吧。

这款1.5TD发动机+7DCTH变速箱+高效电机的混动系统,实际评测下来,动力输出能达到汽油3.0的级别,而油耗仅相当于1.2L的汽油车的油耗,可以说完胜主流2.0T高功率的很多车型。这套动力系统与沃尔沃的动力系统通向供应商90%以上,据介绍比宝马3缸发动机噪音还低3db。

在试驾道路试驾中,1000转时即可输出140N?m扭矩、1500转时即可输出最大扭矩255?N?m。

详细研究它的发动机设计结构,发现,它的200bar中置直喷,能结合三次喷射喷雾,空气燃油混合更均匀,燃烧更充分,同时,日系车上普遍因为雾化汽油冷却液化回流稀释机油的问题,也得到有效控制,大幅降低机油稀释风险。

如果说这套动力系统还有什么不太完美的地方,就是它的7DCTH变速箱了。这套变速箱采用多片离合器,有较快的换挡速度和动力传输,但是,7挡双离合所天生携带的异响和顿挫风险还是比较高的,相比AT和CVT技术,在可靠、平顺、省油方面还是有些差距。

最后,小编简单说一下该车的底盘感受。该车底盘是与国外知名汽车工程公司摩缇马帝合作,整车舒适性和操控性整体还是不错。但是,在对颠簸的过滤和回震的余震收敛等方面还是略逊色于合资公司的底盘调教。在底盘整体的支撑、稳健和对驾驶意图的灵活快速反应方面,还是有待继续提升。毕竟一辆车的底盘是最考验汽车企业经验的地方,就像一个老中医和一个年轻中医的区别,大多数跨国合资车企都有上百年的底盘大数据调教经验,我们中国自主品牌诞生到现在也不过20年,在底盘大数据的积累和调教经验上最多也只有5-10年经验,这个距离还不是一早一夕就能赶上和超越的。

三亚的试驾结束了,吉利嘉际ePro混动的优缺点也给大家简单介绍完了。总体来说,吉利嘉际ePro混动在动力、能耗、智能和安全等方面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其他方面的短板或瑕疵相比之下还是可以包容的。15万左右的混动MPV,吉利嘉际还是一款不错的选择。特别是它的户外放电功能,有它一起自驾游出行,实在太方便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试驾广汽传祺新能源Aion LX,一台可以舒服到睡着的纯电动车

多年前在普锐斯上见识过丰田双擎油电混的实力,最6的车主当时能满箱油近800公里的续航神话,但心中一直有不解,为何这么节能环保的系统在绝大部分地区是没有绿牌的,其实最大度利用能源也是对能源的一种保护,好消息是丰田双擎推出了可以上绿牌的E+插电混版本,这次在广州就试驾了这台广汽丰田雷凌双擎E+。

可以看到雷凌双擎E+维持了换代前雷凌的设计,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饰,但在细节处又无不展示自己新能源汽车的身份,比如前格栅和LOGO处加入了蓝色点缀,外部多处的“PLUG-IN?HYBRID”标识到新车主打的琉璃蓝颜色。

车身尺寸几乎没变,加油口在车身左侧,车身右侧是充电口,由于用了比双擎版本更大容量电池及充电系统,雷凌双擎E+的车重相比雷凌双擎增加了130kg左右,带来的利好是可以纯电行驶55km。

内饰方面,雷凌双擎E+中控整体采用非对称式的设计,采用了显眼的浅蓝色作为内饰按键和屏幕的背光颜色,这也同样是为了突出其新能源车的身份,8英寸触控屏幕,支持百度CarLife手机互联功能。

车内空间给身高183体重183的我乘坐毫无压力,特别好的地方是后排座椅地台几乎全平,行李厢储物部分则相对小,这是因为布置了电池,纵深相对小。

雷凌双擎E+搭载了基于双擎上那套成熟的THS?II混合动力系统,一台1.8升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为主,永磁同步电机为辅,并换了新的更大容量的松下三元锂电池组,传动方面匹配E-CVT无级变速箱,充电部分,该车支持公共交流充电桩和便携式充电器两种方式,分别需要3小时左右和5小时左右可充满。

这台1.8L自然吸气发动机与双电动机及电池组构成的插电式混动系统,其中发动机最大99匹马力,最大扭矩142牛·米;电动机最大马力72匹,最大扭矩207牛·米,同时前面也提到了,雷凌双擎E+的纯电模式下续航里程为55km,那综合续航能达到多少呢?一个夸张的数据,958km。

针对动力电池组,厂家推出了一个“电池无忧计划”,即针对非运营车辆提供不限年限不限里程得电池终身质保,而且此计划是跟车不跟人的。可以说解决了车辆维护成本的后顾之忧同时也间接提升了整车的保值率。

日常驾驶它和双擎车型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在NORMAL模式下,发动机和电机配合默契,油电衔接顺畅,会根据油门深浅自行切换工作状态,日常驾驶也相当平顺,而纯电动行驶的时候,加速踏板较为线性,纯电模式下能行驶55km的续航,最大时速能达到120km/h,同时纯电车的扭矩特性令这辆车在城市中更是如鱼得水。

雷凌双擎E+配备了前麦弗逊后扭力梁悬架,它的悬架调教偏硬,拥有不错的厚重感,行驶质感方面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在过坑和减速带时底盘滤振又比较到位,车内感受不会太颠,难道是因为重量增加的原因?

最大的无疑是在能耗方面,我们在广州几天实测百公里油耗在3L左右,加上55km左右的纯电续航里程,平时在城市通勤几乎用不上油,在成本方面确实可以节省不少,而在充电不方便的时候,它插混车型的优势又凸显出来,对于普通消费者的用车体验友好度太好了。

AutoDang汽车档:

不少厂家的插电混合车型已经投入市场多年,但是有丰田这套这么好用+耐用性+省油的少之又少,重点是对于普通消费者的用车体验友好度很高,最后加上限牌城市能上绿牌的政策,我个人觉得它有机会成为限牌城市又一网约车的选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从业近一年,大大小小的试驾活动也参加了几十次了。不过我觉得,前两天参加的试驾会是我参加过这么多次试驾会以来,最特别的一次。到底有多特别,听我慢慢道来。

这次试驾的车型,是广汽新能源的?Aion?LX。说实话,我和大部分的消费者一样,对于纯电的新能源车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甚至在打车的时候,如果叫到的车是纯电车,我都会觉得难受。

理由很简单,虽然用电机代替发动机的形式,能带来更直接的动力感受(因为大部分电动车扭矩恒定,不像燃油机一样会随着转速升高才到达最大扭矩),并且有益于环保。但是,其急停急起的动力输出模式让我很难适应。每次无论是驾驶还是乘坐,我都得先做一波心理建设。因为一不小心就容易晕车。

可是,试驾Aion?LX的时候,我却并没有感觉到电车的那种突兀感。其整体加速非常线性,在ECO模式下,我甚至感觉是在驾驶一台自吸车型,动力输出非常线性且平缓,没有丝毫不适感。但是,在Sport模式下,你依然可以感受到它作为电动车带来特有的质感。

不过,你要是以为我只是想说它的驾驶感受线性,那就错了。毕竟咱也入行这么久,哪能随随便便的就被“惊讶”到?

除了动力外,Aion?LX让我有好感的是它的乘坐舒适度。其后排座椅有一个微微向上的角度,配合上电动的腿托(只有副驾后面才有)和可调节的座椅靠背,很容易就能找到一个舒服的姿势靠着。再加上软硬适中的座椅以及靠枕,我可耻的在试乘环节睡着了。

由此可见,Aion?LX在行驶中的稳定性、静谧性是非常不错的。

如果说后排座椅表现让我满意,那么前排的空间则是真的让人惊喜了。真的强烈建议有纯电需求的潜在消费者,去实际感受一下。

另一个让我感到惊喜的点,在于它L3级别的智能驾驶。其实各式各样的智能驾驶辅助我也试了不少了,有L2的,有号称L2+的,但是L3级别的我真的还是第一次体验。得益于它搭载的高精地图和ADiGO?3.0的自动驾驶系统,释放双手双脚的驾驶模式成为了现实。

只要是在高精度地图覆盖的路段,车主就可以选择打开L3级别的自动驾驶。设定好巡航时速,就可以双手离开方向盘,双脚离开刹车油门了。只不过需要驾驶者一直保持视线直视前方,并且在交通复杂的路段,需要手动接管。

说实在的,这种驾驶方式,之前我只有在**里面才见过,实际感受着实是第一次。尽管看起来很酷炫,但是说实话,我还是会慌张的。

在高架上行驶时,有车辆变道过来,我还是会不由自主的去伸手握方向盘并且踩一点刹车。虽然实践证明,它确实会自己减速避让,但是我还是控制不住自己。

可能得等自动驾驶完全普及了,我才会更放心吧,但真到了这一天,我不免又多了几分担心:会不会有那种技术水平逆天的黑客借此犯罪呢?就像《速度与激情8》里面那样。

说完了惊喜点,最后说说我觉得还可以加强的点。

首先就是做工方面。可能是我作为前二手车从业者一直以来的习惯,不管新车旧车总喜欢去各个拼接处敲敲看看。我试驾的那台Aion?LX,左右翼子板和机盖两边的接缝距离并没有相等,翼子板和前门的镀铬饰条也没有对齐。如果没有过事故,那只能说这车的做工不是特别精细了,当然或许这只是特例。

第二,行车安全提醒有点太过于敏感了。当离前车太近或者有车变道到你前面,都会“滴滴滴”的报警。同样,我在停车的时候,明明离着边上的车还有将近半米的距离,它的报警器还是“滴滴滴”的叫个不停,让我有点怀疑自己。不得已下车确认了一下才敢继续倒车。的确,这样的提醒,能提高车内人的行车安全意识,但是不知道时间久了以后,它会不会像“狼来了”一样,适得其反。

总结来说,Aion?LX确实是我目前驾驶过的,最具有科技感的新能源车型了。如果有新能源车需求,那会是不错的选择。因为它无论是驾驶感受还是续航里程,都比较令人满意,只是如果价格能再优惠一些就更好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转载请注明来自成都新闻网,本文标题:《吉利嘉际ePro混动试驾 每公里使用成本低至0.15元》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9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