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在计划经济时期被定位为国家装备工业基地,20世纪50-80年代,与武汉、广州并驾齐驱的中南三大工商业城市[19],与唐山、徐州、绵阳、锦州为中国五大二类工业重镇、湖南工商业中心,是外地人的“工作首选地”。
90年代,衡阳国有大中型企业纷纷步入困境,企业破产,职工下岗,史称“消失的十年”。
随着国企改制的推进,以特变电工为代表的外来资本纷纷兼并重组衡阳本地企业,中钢集团投资20亿元整合衡阳有色冶金机械厂;中建材投资50亿元在衡阳打造以水泥、玻璃、陶瓷、石膏板材四大产业为重点的高附加值新能源建材基地;五矿集团增资10亿使得千年老矿水口山进入央企,在衡阳投资50亿元新上年产40万吨电解铜项目,新增产能200亿元,打造南中国有色金属基地。
中盐、中核、中油、国电等16家央企和富士康、欧姆龙、中兴通讯纷纷来衡落户。
输变电制造、盐卤化工及精细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钢铁冶炼及管材深加工、汽车及零部件等为衡阳五大产业集群和机械装备制造、轻纺及酿酒食品加工、电子信息及新材料、生物制药、非金属及建材等为衡阳五大特色产业。
形成了以特变电工、中钢衡重等为龙头的千亿装备制造业,以中国五矿、三安矿业等为龙头的千亿矿产品精深加工业,以建滔化工、湘衡盐化等为龙头的千亿盐卤化工及精细化工产业,以燕京啤酒、娃哈哈等为龙头的五百亿食品加工业,以中建材、衡利丰等为龙头的五百亿新型建材产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