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大消费者的补能需求前,刻意强调技术路径的先进性与否,还是略显偏颇的,就像特斯拉在呼喊着纯电动才是未来、自动驾驶才是风口的时候,芯片热已经退坡,投向新能源的游资已经悄然转移到了人工智能赛道,那么对于消费者来说,投资属性和投机属性根本不需要考虑,纯电还是混动的阵营站队也不重要,老老实实一公里一公里地开下去才是现实。
最起码,买个混动车,保值率相对来说还是有保证的不是嘛。今天,就来聊一聊在2023年会上市的将会配备混动系统的新车,说不定会给你的选择带来更多的思路。
依然家用,依然稳定,轩逸e-POWER
轩逸是当之无愧的日产销量中流砥柱,不夸张地说,它基本上奠定了日产在中国家用车市场的半壁江山,这是一台极度自信的产品,它从来不会考虑究竟如何去与对手竞争,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将所有的对手拉到自己的水准线上去衡量得失。
它从来不去争夺第一,但是它一定程度上定义了入门级家用车的标准,从动力到颜值,从内饰到空间,全部都不温不火,看似不争不抢,可只要用户来到了轩逸所定义的场景,那么最终的选择必然是它。
现如今,它提供的混动产品搭载了自家的e-POWER混动系统,这是一套与本田i-MMD和丰田THS完全不一致的思路,丰田主要依托能量分流来节约发动机的不必要消耗,本田以大电机和混动模式带来更强的输出,而e-POWER则是1.2L自吸发动机全程不参与驱动,负责提供电力,完全靠最大功率100kW,最大扭矩300N·m的电机去驱动,提速随叫随到。
同时,这台车虽然是台混动车,但也提供了一个非常类似单踏板模式的e-Pedal ON模式,收起油门立刻有明显的减速,而且相比纯电动车对能量回收的极限压榨,它的减速会更加柔和,也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符合家用车的驾驶习惯。
这是一台非插电产品,轩逸e-POWER还有一个比较青春的造型,“小天籁”式的设计加上对车宽和车高的雕琢,比较符合年轻人的习惯,或许,每一代刚毕业的年轻人都会将轩逸加入购车备选车单,年轻人常新,轩逸亦如是。
精英用车的另一面,魏牌蓝山DHT-PHEV
都说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这句话放在长城汽车上也是通用的。
魏牌蓝山DHT-PHEV在去年广州车展亮相,大概率今年上半年会上市,作为品牌首款大六座SUV,它将很大程度上分流一部分理想L8的用户,另外考虑到魏牌的定价体系,一个令人无法拒绝的定价板上钉钉。
这款车的长宽高为5156x1980x1805mm,轴距为3050mm,比理想L8更大,造型也是非常简约的风格,不过并没有太过于运动风,还是保持着一贯的稳重手法,比如宽大的车头、大面积的包围以及笔直的大腰线,这也是差异化竞争的一部分。
根据此前的申报图信息,车内则是贯穿三联屏,加上横贯操作的空调出风口,内部的科技属性无可挑剔,一般来说魏牌作为整个集团的高端产品线,它的用料和做工也会更加接近豪华风一些,造车新势力强调的是极致的简约与未来感,那么魏牌蓝山DHT-PHEV内饰的受众面则会更广阔一些,毕竟,不是只有北上广的码农才叫精英,不是只有互联网人才的审美才是未来。
根据此前的申报信息,新车将会搭载智能DHT,最大扭矩933N·m,百公里加速将达到咋舌的4.9s,在WLTC工况下的续航破千,纯电续航则达到了180km,这几个数据放在混动市场里,基本上是热销款的标配,此外新车的馈电油耗是6.7L,考虑到它本身的尺寸和车重,问题不大。
最值得期待的混动,马自达CX-50
大概率,马自达CX-50的上市时间会晚一个月,最新的消息是时间定在了5月,刚好今天的三车大概率就是分别3、4、5这三个月陆续登场,不过混动版的马自达CX-50不会在第一时间登场,需要看一看市场的反馈情况。
这其实也符合马自达“电动化三步走”的想法,第一阶段,加强技术发展,第二阶段,带来全新混动系统,并逐步投放纯电动产品,第三阶段,全面推出基于纯电动平台的纯电动车。
最关键的是马自达并不会全面电动化,而是强调多种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用户的诉求,两方面来看,这是稳妥之举,也是对电气化未来稍微留了一手。毕竟,以当前的电动化技术来看,依然存在瓶颈期。
CX-50前期将会提供2.0L、2.5L两款燃油动力,采用横置前驱平台模块化制造,作为在华投放的准旗舰产品,这个平台的噱头不大,当然最终表现还是得看体验和价格之间的平衡,同样出自前驱平台的宝马X1销量就很出色。
想必,马自达CX-50能延续“人马合一”的行驶,加上足够的空间表现和装载能力,也不是不行,更何况,马自达和丰田的关系非同一般,有这样的“伙伴”助攻,混动系统将会跳过口碑适应期,马自达的发动机+丰田的行星齿轮+马自达的操控,想想就觉得很美妙。
另外,马自达已经在调整自己的产品思路,“为中国市场而来”的决心已经立下了,中国市场也足够大,容得下足够多的品牌,不用期待马自达能够达到丰田、本田的销量,它本身对驾控的态度就决定了自己是一个“小确幸”的品牌。
它也会根据用户反馈进行本土化调整,比如首次配备了全景天窗,以及提供了4785/1920/1613mm的长宽高,以及2815mm的轴距,不输给同级别主流产品,所以,一个更加冷静、务实的马自达,以及更加多元化的产品线,依然会在中国的消费市场上保有一席之地。
写在最后
混动在2022年的成功说明了消费者的购车越来越精明,只有具备竞争力的产品,才会真正进入消费者的购车选择范围。
最关键的是,自主品牌的混动产品线和合资品牌的混动产品线,现在的技术代差已经无限趋近于零,最终决定市场导向的,不光是技术,还包括了对车辆整体行驶情况的匹配,唯一确定的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万一混动技术或者燃料电池技术先于电动化技术获得突破了呢?
立足现在的美好,在购车的时候尽可能地将权重向着混动倾斜,在2023年同样适配。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叫兽Pro,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买车很纠结,怕买不到“好车”,那我给您出个主意,就是随大溜儿,专挑销量榜靠前的买,庞大的保有量和口碑让您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根据最新的2月销量数据,我们这期推荐几款合资品牌轿车。
东风日产轩逸
紧凑型车
官方指导价:9.98万-17.49万元
2023年2月销量:26102辆
作为东风日产绝对的销量“大腿”,轩逸当仁不让的成为2022年国内轿车销冠,来到2023年依旧是不愁卖,就在竞争对手穷追猛赶时,新款轩逸家族也已经上市,而且还带来了e-POWER车型。
新款轩逸的升级还是颇有针对性的,首先就是使用了更加年轻化的设计,俨然就是“小天籁”,进化的V-Motion家族设计语言使其前脸造型更具立体感。细节区别方面,燃油版格栅内部为纤细的横向镀铬装饰,而e-POWER车型则采用更加夸张的元素,点阵式格栅具有很高的辨识度。
侧面造型依旧饱满,悬浮式车顶和小溜背的设计提升了运动感。尾部造型以稳重为主,通过镀铬装饰和新式尾灯提升精致效果,同时e-POWER配有专属标识。车身尺寸方面,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652/1815/1450mm,轴距为2712mm。
内饰同样进行了诸多升级,全新的配色和装饰板以及镀铬装饰的使用提升了整体质感,同时12.3英寸悬浮式搭配圆形出风口的布局营造了不错的视觉效果。另外,新车还新增了蓝色氛围灯。
燃油版车型依旧搭载1.6L自然吸气发动机,其最大功率99kW,峰值扭矩159N·m。e-POWER车型则采用日产第二代e-POWER混动系统,最大功率为100kW,峰值扭矩达300N·m,这套动力系统完全由电机驱动,内燃机仅作为发电专用的动力装置使用,也就是说日常行驶中,内燃机只负责发电,不参与驱动。
广汽丰田凯美瑞
中型车
官方指导价:17.98万-26.98万元
2023年2月销量:14401辆
广汽丰田凯美瑞是一款极具代表性和畅销多年的日系中型轿车,2018年上市的第八代凯美瑞目前累计销量已经突破100万台,这是仅依靠一代产品就完成的壮举。
为了迎合年轻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凯美瑞作出了针对性调整,比如骑士版的推出,它最大的亮点就是加入了更多潮酷和个性化的装饰元素,比如酷黑前格栅、酷黑门把手、酷黑外后视镜、酷黑车顶、酷黑轮圈、酷黑运动座椅等。动力依旧是我们熟悉的2.0L和2.5L自然吸气以及2.5L双擎的多种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丰田新一代凯美瑞,也是第九代车型预计于2023年内发布,并同步引入国产。这很可能将是史上最富有科技感的一代凯美瑞,它也将在丰田已经发布的新一代车型中汲取灵感,比如全新皇冠和全新普锐斯。
奥迪A6L
中大型车
官方指导价:42.79万-65.68万元
2023年2月销量:11853辆
作为豪华中大型车市场中的元老级产品,奥迪A6L开创了这一级别车型“加长”的先河。从1968年“C”位出道至今,奥迪A6L历经八代更迭,每一代产品都无愧高端轿车的代名词。
A6L采用了双前脸设计,包括现代感十足的“星空点阵”浮动镀铬进气格栅和充满高级感的“星环双线”双薄片进气格栅。
新车还拥有利落的分层式腰线和分明的运动车顶轮廓,修长的水平线条横贯尾部,圆润中透出硬朗。
A6L采用了12.3英寸全液晶仪表搭配由10.1英寸+8.6英寸组成的嵌入式中控屏,并搭载全触控的奥迪MMI系统采用全触控操作,同时根据不同车款使用了铝饰条装饰、高级纳帕真皮包裹、Mernoca与珠光纳帕真皮等材质,整体兼顾了豪华和科技感。
动力则配备高低功率的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和3.0T涡轮增压发动机可选,同时部分车型还采用了四驱系统。
有意思的是,根据外媒的最新报道,奥迪正在计划将车型命名进行重大调整。具体的命名规则是偶数车型将会逐步过渡到纯电动车型,也就是说,A6未来将会是一款纯电动汽车,而下一代A6可能将会被命名为A7。奥迪已经明确表示,2025年推出最后一款燃油车,2026年起,每款新产品都将是电动汽车,到2033年将停止燃油车的生产。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一猫说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