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能源汽车实现平稳快速发展

国内新能源汽车实现平稳快速发展

3838px 2025-05-01 信息 66 次浏览 0个评论

国内新能源汽车实现平稳快速发展

国内新能源汽车实现平稳快速发展

此前一揽子鼓励汽车消费、支持汽车产业政策措施落地生效,供应链和整车生产正常运转,供不应求的局面有所改善。中汽协预计,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达45万辆,同比增长102.5%。据悉,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占比世界新能源车份额59%,位居全球第一。

造车新势力交付量均破万辆

从造车新势力交付的“成绩单”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销量可谓“节节攀升”,蔚来、小鹏、理想、哪吒、零跑、赛力斯、广汽埃安单月交付均破万辆。其中,广汽埃安凭借2.5万辆的交付量再次成为月度销量冠军,哪吒汽车以1.4万辆位居第二,赛力斯以1.3万辆位居第三,零跑汽车以1.2万辆位居第四,“蔚小理”交付量分别为1万辆、1.1万辆、1万辆。

蔚来汽车公布的交付成绩显示,交付新车10052辆,同比增长26.7%;自成立之初,蔚来汽车对标的便是传统燃油车豪华品牌的头部阵营,其交付量连续两月突破万辆。蔚来共交付新车60879辆,同比增长22%。蔚来已累计交付227949辆。据悉,搭载Banyan智能系统的另两款产品ES7和ET5也将陆续交付,更换了智能座舱硬件的2022款ES8、ES6和EC6也开始供应市场。

小鹏汽车公布销量,数据显示,小鹏汽车实现交付11524辆,同比增长43%;连续五个季度拿下“蔚小理”新势力交付冠军。小鹏汽车累计交付超过8万辆,为去年同期的2.1倍,继续保持新势力销冠位置。自交付以来,小鹏汽车历史累计交付量已接近22万辆。小鹏汽车首款面向全球的智能旗舰SUV小鹏G9即将开放预订,并将正式上市。

赛力斯集团新能源汽车交付量13291辆,同比增长316.78%;其中,赛力斯汽车交付量7807辆,同比增长8873,56%。集团本年累计交付量新能源汽车58913辆,累计同比增长224.21%。小康股份由“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时证券简称变更为“赛力斯”,证券代码601127不变。

同样销售破万辆的还有理想汽车、哪吒汽车、零跑汽车、广汽埃安。数据显示,理想汽车交付10422辆理想ONE,同比增长21.3%;自交付以来,理想ONE累计交付量已达194913辆。哪吒汽车交付量14037辆,同比增长133.5%;哪吒汽车共交付77168辆。零跑汽车交付12044辆,同比增长177%;已累计交付64038辆。广汽埃安销量25033辆,同比增长138%;广汽埃安累计销量125284辆,同比增长135%。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有望创历史新高

新势力车企交付量集体破万辆,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链实现较快的发展。受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和各地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刺激,新能源车销量有望持续攀升。

根据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预计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达45万辆,同比增长102.5%。中汽协预计,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550万辆,同比增长56%以上。同时,自主品牌进军海外市场步伐将不断加快。

工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在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表示,目前我国已形成涵盖基础材料、电芯单体、电池系统、制造装备的完整产业链,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系统能量密度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全国建成1万多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基本实现退役电池就近回收。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信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了平稳快速的发展,这在全球也引人注目,主要有三大亮点。亮点之一,是产销规模再创新高。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分别完成了59万辆和59.6万辆,同比均增长1.3倍。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产销规模创新高,市场渗透率为21.6%。

亮点之二,是技术创新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新研制的激光雷达、国产芯片、车载基础计算平台都实现了装车应用,技术创新水平不断被提高。能源电池方面也取得突破,量产的三元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了全球最高的300瓦时/公斤,无钴电池达到了240瓦时/公斤。半固态电池接近量产状态,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方面的产业竞争力非常强。

亮点之三,是配套体系加快完善。上半年新增建设充换电设施130万台,同比增长3.8倍,其中,私人桩92万个,公共桩38万个。买新能源汽车的人比较多,需求旺盛,公共设施建设至关重要。目前已经累计建成了1万多个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点,基本实现退役电池就近回收,方便了用户。

总的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了规模化快速发展阶段,稳定和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是保障汽车产业平稳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也是后面的重要工作举措。将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规模,促进汽车消费,为稳定经济大盘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在世界新能源车份额表现持续暴增

乘联会秘书长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表示:“世界新能源乘用车走势较强,达到421万辆,同比增长71%。其中6月销量88万辆,同比增长46%;世界新能源汽车中的商用车有1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为主体。”

据了解,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占比世界新能源份额59%,欧洲为第二大市场,市场份额为26%。我国新能源份额全球第一,主要原因是国内新能源车供给保障较好和需求强,而欧洲的传统车和新能源车产销偏低。同时,中国新能源车市场转向市场化推动,形成较强的内生增长动力,从而带动世界增量。

回顾近十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越来越快。2012年世界广义新能源汽车158万辆,到2015年仅有179万辆,增长缓慢;随着2016年开始的新能源车加速发展,广义新能源车2016年突破200万辆;2017年达到317万辆;2018年突破400万辆;2020年达到515万辆;2021年全年新能源车977万辆;2022年1-6月的广义新能源汽车销量619万辆。其中混合动力达到183万辆,占比30%。

从动力形式来看,世界新能源车的发展从混合动力开始,随后逐步进入电池为主的时代,纯电动和插混成为新能源的真正政策支持主力。中国新能源车的发展也是从支持公交卡车的普通混合动力开始的补贴进程。随后客车进入纯电动时代,混动客车成为历史。

据悉,混合动力乘用车从2012年的广义新能源93%逐步下降到2015年的79%,随后混合动力的占比每年降10个百分点。2019年混动市场份额下滑1个百分点,但2020年开始加速下降,2022年份额仍下降到30%。

“2022年新能源汽车中的纯电动持续走势较强,插电混动表现逐步走弱,普通混动相对平稳。”

对于世界各地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走势,崔东树分析,中国2021年的331万辆乘用车,超越欧洲的218万辆和北美洲的70万辆,中国优势明显。中国2022年1-6月的销量251万辆汽车其中乘用车234万辆,是欧洲的109万辆和北美洲的50万辆数倍,中国优势明显。

此外,世界新能源车渗透率总体呈现快速提升趋势,2022年已经达到10%水平,其中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22%,德国达到22%,挪威达到71%,美国为7%,日本为2%,因此世界新能源发展的不均衡性极为明显。不过,随着美国加大新能源的渗透,世界新能源车将进入强势发展的新阶段。但从渗透率来讲,我国并未达到世界领先的程度,未来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随着新能源汽车正在全球以超预期的速度发展,未来中国将诞生世界级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业内人士预测,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首次超过1000万辆,其中中国市场的销量规模大概率会到500万-600万辆附近。同时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开始逐步进入车型驱动时代,今年就已经有很多新的新能源汽车车型陆陆续续推出,而这些新车型或将成为今年下半年的核心驱动因素。

根据国家工信部合格证数据,2020年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大约10万辆,同比增长15.6%,为今年以来的首次正增长。

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搭载的动力电池装机量大约4.99GMh,同比增长6.17%,是今年以来国内电池装机量同比结束“六连降”、开始转为正增长的第一个月份,?形势向好,曙光已现,但市场竞争格局正在重构。

1-7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29.6GWh,同比累计下降39.8%。其中三元电池产量累计18.1GWh,占总产量61.0%,同比累计下降43.0%;磷酸铁锂电池产量累计11.5GWh,占总产量38.7%,同比累计下降25.2%。

装车量方面,2020年7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0GWh,同环比均上升6.8%。其中三元电池共计装车3.3GWh,同比上升57.1%,环比上升8.7%;磷酸铁锂电池共计装车1.7GWh,同比下降31.4%,环比上升3.5%。

2020年1-7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22.5GWh,同比累计下降35.2%。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累计15.9GWh,占总装车量70.6%,同比累计下降32.2%;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累计6.5GWh,占总装车量28.8%,同比累计下降37.6%。

从装车量集中度水平来看,7月,共计45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6月份减少3家。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3.5GWh、4.1GWh和4.6GWh,占总装车量比分别为69.4%、81.3%和91.9%。

7月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排名中,宁德时代、比亚迪、LG化学分别以2.26GWh、0.63GWh和0.59GWh包揽前三,比亚迪超越LG化学上升至第二位。

1-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61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去年同期减少8家,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16GWh、18.5GWh和20.9GWh,占总装车量比分别为71.3%、82.1%和93%。

从1-7月单月装机电量情况来看,除了宁德时代之外,第2-10名基本每月都在发生变化,有多家电池企业掉出前十阵营,表明整体竞争态势日趋激烈。

宁德时代聚焦全球市场

根据韩国能源市场分析公司SNE?Research9月1日发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今年7月,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中,LG化学以26.8%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继续领先中国动力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25.4%),并拉开了与日本供应商松下(13%)的差距。

在2019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中,LG化学以13.95GWh的装机量位居第三位,前两位分别是宁德时代(32.31GWh)和松下(29.11GWh)。而今,短短半年多时间,LG化学就实现了后来者居上,一跃成为全球装机量第一的供应商。

LG化学在2020年表现出的逆袭之势,主要受益于两大方面,一方面是LG的欧洲客户多,另一方面是在中国给国产特斯拉配套电池。“除了本土车企,LG化学配套的客户囊括了欧洲大部分电动车品牌,且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下滑不同,今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售创造了新纪录,为动力电池装机量带来了很大的增量。”

虽然宁德时代在今年前七个月没有拿到全球动力电池第一供应商的宝座,不过其与LG化学的差距非常小。纵观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半年产销规模同比下降44%背景下,宁德时代业绩表现超出预期,龙头地位进一步凸显。

根据宁德时代2020年半年财报显示,在当前市场下滑背景下,宁德时代依然采取激进扩张策略,具体体现在筹资净流入53亿元,同比增长12倍,继续投入30.9亿资金用于产能建设。

宁德时代在财报中将主营业务分为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锂电池材料三大板块,其中动力电池系统销售系主要收入来源,营收134.8亿元,同比下滑20.21%,毛利率下滑2.38%,系销售单价和单位成本变动综合影响;锂电池材料销售收入12.4亿元,同比下滑46.53%;储能系统销售收入5.7亿元,同比增长136.41%,系海外首个储能项目已在美国加州实现并网,前期储能市场布局及推广逐步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动力电池系统营收降幅(-20.21%)远高于整体营收降幅(-7.08%),意味着宁德时代业务范围正在扩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营收占比有所缩小。而从公开消息来看,宁德时代通过资本运作、电池供应快速切入共享单车、共享电池、电动船舶等业务领域,与哈喽单车、蚂蚁金服等巨头形成跨界合作。

受宏观经济下滑、新冠疫情影响,宁德时代上半年产量为15.08Gwh,产能利用率为52.5%,远低于2019年全年89.17%。据公开信息整理,宁德时代总共规划6大基地,包括宁德章湾区(东桥/湖东/湖西)、宁德车里湾、溧阳基地、四川和青海基地、德国工厂,合计规划产能近300Gwh;考虑目前合资产能,公司产能规划超过350Gwh。2019年公司产能近60Gwh(独资),在未来2-3年可新增80-90Gwh产能,扩张规模全球领先。今年2月,宁德时代称,非公开募资200亿,其中30亿元用于电化学储能系统的研发。

尽管上半年在动力电池和锂电池材料营收上失守,但在储能系统业务和境外业务上的增长,也一定程度上调整了此前失衡的营收结构,也让市场看到了其新的营收增长点。

自2012年起,宁德时代储能系统业务营收占整体营收比例常年维持在1%以下,但储能系统与动力电池系统同属万亿级市场,具备极大的增长空间。根据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锂电池储能市场出货量约2.2GWh,同比增长132.2%。

面对储能系统行业的高速增长,宁德时代这项业务上也花费了大量的研发投入。今年2月,宁德时代称,非公开募资200亿,其中30亿元用于电化学储能系统的研发。

除储能系统外,另外一个营收增长点是其境外业务。2020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的境内营业收入为165.9亿元,这意味着其上半年在海外的收入达22.4亿元,而在2019年,宁德时代全年在海外的营收还只有13.7亿元。根据这一数据可以推断,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在海外市场动力电池的出货量或已超过1GWh。

宁德时代已经开始在欧洲市场装机上量,从今年的半年报上便能有所体现。据知情人士透露,宁德时代在欧洲的订单已经一大把,如此看来,今年下半年宁德时代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以及能否重新夺回冠军位置是颇值得关注的一点。

做巨头必须整合产业链

对于宁德时代、比亚迪、甚至LG化学、松下这样的第一梯队动力电池巨头来说,能掌握技术发展趋势固然重要。另一方面,企业往往都是居安思危的。

目前,动力电池行业核心竞争力最为重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产品材料研发,二是生产工艺积累,三是产业链整合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前两个方面可以通过企业自身研发投入和经验积累,而产业链整合能力则需要进行产业链纵向布局。

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罕见露面。他透露,宁德时代目前已形成四大创新体系,分别是材料体系创新、系统结构创新、智能制造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在材料体系创新方面,宁德时代设计和提出了改进NCM三元正极材料的方法和思路,在系统结构创新方面,除了全球率先量产装车的CTP技术,下一步宁德时代还要做CTC(Cell?to?Chassis),即把电芯和底盘集成一起,再把电机、电控、整车高压如DC/DC、OBC等将是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一环。

宁德时代在产业链上已展开一定程度的布局,但是其自身认为还远远不够,有必要进一步深化、整合。宁德时代正在尝试从整个产业链找到突破口,将上下游企业整合在一起,扩大规模,降低成本,从而在源头上打破售价10万元左右电动汽车厂商的生存艰难的现状。

不过,尽管国内动力电池产业链已经形成,但大多数声明具有动力电池生产能力的企业并未生产出通过新能源汽车试验或应用的成品,一些企业生产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以及为整车提供的样品,是在原有小容量电池生产线或中试线上研制出的。

百姓评车

由于我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处于产业阶段的初期,整个产业正面临洗牌,优胜劣汰的过程或将在近几年完成。我国锂电池行业困局是产能严重过剩和备受外资挤压。无论是否危言耸听,在消费市场尚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确实存在隐忧和变数。所以,像宁德时代这样的排头兵在暴风雨来临之前整合产业链就显得十分必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转载请注明来自成都新闻网,本文标题:《国内新能源汽车实现平稳快速发展》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6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