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
住的很好,房屋装修日式风格,第2天一早醒来,是难得的自由时光,我要去看看昨晚上古迹公园里的那个建筑是什么,这个地方叫明石,独自在明石公园里转了一大早上,回来的早饭也吃的很好,干净,印象极深。回到住的房间,从窗口望出去原来就可以看到明石遗址公园,窗含美景,很好,拍照留念。
今天开始,将沿着海滨公路赴东京之旅,路上又经过了大阪城(天守阁)。今天游奈良,有个神鹿公园和春日大社,也是古建筑众多的老城,有大片公园绿草地,有一个最大的木结构建筑。导游教了我们几句日语,再见,我们常说沙扬娜拉。其实这句沙扬娜拉在日本的语境里,不是再见而是永别。当年天皇离开奈良去京都,说的就是沙扬娜拉,沙扬就是奈良的意思。
车停奈良春日大社,也是一处世界遗产,此时正值春日大社举行祭祀典礼,很多人围观,路两旁很多许愿灯己被香客占下,石头灯柱,白纸灯罩上写着心愿。天皇的原住所在一处祭祀殿堂的后面,我们没去。在祭祀廊宇里看到很多日本人前来祭祀许愿,先洗手,再击掌,然后双手合于面前参拜,静默,很虔诚。在这里,与来这里的中国游客的喧哗和自以为是形成鲜明对比,这就显得很煞风景了。
同行的一个14岁的曹姓小朋友,很独立,用手机翻译软件自己拍照翻译路旁指示牌,与我和杨英母女一起在春日大社的风水林里找寻日本的药师殿,这样我们就失去了去奈良公园游览的机会,匆匆回到春日大厦停车场附近时已时间紧张,喂了小鹿拍了照,就上车出发了。
然后乘车去吃日式火锅午餐,也还是干净,就是干净,吃的内容倒没啥。日本人对整洁干净的追求近于变态,制度严格法令严明,造就了日本良好的生活习性和环境。日本人的勤快是闻名世界的,导游介绍他的夫人,每日的家务,每日早晨列一张A4纸,家里擦得干净无死角一尘不染。日本女人不做月子,但一定要化妆,不化妆视作裸奔。亚洲的四大极致日本化妆术韩国整容术泰国人妖术中国美图秀秀。男人上卫生间都是坐马桶上。记忆深刻的还有导游说第一次看见北海道的雪,特干净,透明的。他都激动地哭了,他可是东北牡丹江人啊。
今天下午乘车一直沿海滨往东京走,走了很久。路过名古屋,看到新日铁和名古屋港准备出口的丰田汽车,很壮观。傍晚来到蒲郡,入住靠海边的一个旅馆,正赶上夕阳西下,又是窗含美景。晚上与导游领队(李志刚、梁笑赢)和二位独行侠(苗雨哲,钱有亮)一起吃日式饺子,哎,又遇见了亲切的东北老乡服务员,在日本的中国人真多呀。
16日
今天乘车前往富士山。导游介绍,富士山曾是私人领地,是座活火山,日本最高峰。在接近富士山的高速服务区,大家下车方便,有幸目睹了富士山(导游说一般富士山难看到)。虽然不是晴天,但富士山仍然依然清晰可见。那是座孤山,与我几十年前的一个梦境很像。然后驱车登山,据说富士山共十合目,目是阶段的意思。过去人们提着灯登富士山,大概要烧十盒灯油,一合目就是一盒灯油的意思。我们开车沿着富士山盘旋登山,有一处黑森林,据说是日本人自杀的地方,说有一位作家(好像是川瑞康成),把这处自杀场地写得非常美好,这里便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自杀。这个地方树林阴森,气场很独特,据说进去后磁场和手机信号一概消失,每年都会有警察搜出几百位自杀者尸体。自杀者大多是厌世者或者患不治之症者。日本人把死亡看得很正常,不像我们这样忌讳,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他的墓园就在街区内且与住宅相距很近。车外气温渐冷,残雪覆盖森林,也终于看到了蔡庆文所说的富士山折断的自然腐朽也没人动的木头。车开到四合目停车场不再前行,下车呼吸新鲜空气,拍照留念。据说富士山的空气新鲜到可以成罐出售的,想到此不禁深深地多吸几口。
然后,体验地震馆,又是乘车购物,有微型空气净化器(很小象汽车遥控器),水素杯,磁力贴,眼药水,防辐射贴、马油(防脚后跟干裂,,日本马油最好),足贴(吸湿排毒)等等,导游已经预先给大家洗了脑,强调日本制造高科技民用化、有效性、终身适用性和高价格。比如水素杯,5万日币可用五年以上,产生氢原子,与身体的自由基结合,治病防衰老。日本的东西就是贵,世界制药50强日本占19家,但不出口,自私,好东西自己用。一根日本大葱100日元,而中国进口的山东大葱,一捆才100日元(可怜可叹我有名的章丘大葱啊),但自恋也有他自恋的资本啊。还有陶瓷刀,提到陶瓷,就不得不提到稻盛和夫,3家500强总裁,京瓷公司总裁,七十岁还出马日本航空两年扭亏。手机的震动芯片,京瓷公司的专利,是全球唯一生产商。期间,导游还提到了曾经日本著名的连锁商“八佰伴”及其失败的教训,提到曾经叱咤风云的“八佰伴”老板现在仍在“还债”。
下一站,游览一处平和公园,半山坡上,也是个佛教的舍利塔。然后到日本奥特莱斯购物,入住伊豆半岛,一个很好的室外温泉旅馆。难得体验了一下室外温泉,在月明星稀黑暗的森林和流淌喧哗的溪水旁,在幽谧恍惚的氛围里,在山谷间的温泉木屋中,泡一下温泉,真的很享受很舒服。
伊豆,伊豆半岛,伊豆舞女,这个地方给人一种很恍惚的感觉,因此,次日早晨我就早早爬起来,出门看看昨晚山崖间的温泉木屋,还有伊豆山区日本民居,看看他们真实生活的面貌。
17日
伊豆的早餐依然干净可口,日本就是早餐好,午餐晚餐都不咋地。说日本人为什么瘦呢,原来日本全民都吃七分饱。日本人吃鲸鱼,战后困难时期,鲸鱼肉帮日本人度过了危机。日本人不吃羊肉,鱼肉越冷越干净,最好的是金枪鱼其次是三文鱼。金枪鱼很贵,吃法很独特,全世界的金枪鱼快让日本人吃干净了,导游做了介绍但忘记了。
今天出发去东京。沿着海边一直走,来到了一个叫江之岛的地方,这里离东京更近了,游了江之岛神社。日本有很多神社,也有很多神,据说神社来源中国的道教。然后沿海边接着往东京走。有一个中学和一个电车站,据说是日本一个动画片(灌篮高手)的场景。大冷天,很多人在海里冲浪,路边有人穿着冲浪衣湿漉漉的上岸,紧身的冲浪衣把身材塑的很美,惊艳之余,当举起手机拍照时,车子已经开过了。
中午时分,来到鹤岗八幡宫,是纪念一个日本武将的,他是第一个摆脱天皇统治的镰仓幕府大将军。神道教,时间太短,热热闹闹,也没看明白。大家在八幡宫自助午餐,在这里我吃了日本的街边小吃,实话说,真不咋地。有幸的是看到了日本人在神社的结婚典礼,又看到了很多穿和服的女孩子,很养眼。在八幡宫前的街上逛了逛,没啥感觉。
然后车行进东京,入住东京市中心车站附近,那地方叫赤阪,宾馆的名字叫“B”,很小巧,又是鸽子窝。晚上与导游领队和同伴几人吃了日本风格的意大利面,比较贵,我买单,6个人的面条花了1万日元,同宿钱兄说,可能是导游点了螃蟹面的缘故。
纯电动汽车之外,日本已经开始在考虑氢能源的储存和运输了
是以内燃机燃烧氢气(通常透过分解甲烷或电解水取得)及空气中的氧产生动力,推动的汽车。
水燃料车是假设中一种不需使用汽油等燃料,而可使用水当成动力的车辆,宣称完全不会污染环境,但目前未被主流科学所认可。水燃料汽车包含氢动力汽车,以内燃机燃烧氢气(透过分解甲烷或电解水取得)及空气中的氧产生动力,推动的汽车。
2009年,日产在日本发起新FCV计划,之后在10月,日产、福特汽车、通用汽车、现代集团、丰田、戴姆勒、雷诺、起亚汽车发表联合声明,研发燃料电池车,2015年完成。2011年,现代集团发表其Blue燃料电池车(FCEV),2014年推出。
扩展资料:
氢动力汽车的应用:
1、排放物是纯水,行驶时不产生任何污染物。氢燃料成本过高,而且氢燃料的存储和运输按照技术条件来说非常困难,因为氢分子非常小,极易透过储藏装置的外壳逃逸。
2、氢气的提取需要通过电解水或者利用天然气,如此一来同样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除非使用核电来提取,否则无法从根本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3、动力电源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燃料电池、铅酸电池、超级电容器,其中超级电容器大多以辅助动力源的形式出现。主要原因是这些电池技术还不完全成熟或缺点明显,与传统汽车相比不管是从成本上、动力还是续航里程上都有不少差距,这也是制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的重要原因。
百度百科-水燃料车
百度百科-氢动力汽车
雅斯顿原创文章?|默默
如果不是那场海啸引发的核泄漏,日本可能不会放弃纯电动车的计划。日本关闭全部核电站让所有车企意识到原本利用夜间剩余电力充电的梦想无法实现了。面对日益高涨的石化燃料价格以及日本国内越来越大的能源漏洞,日本开始寻找真正的可替代能源。这项能源或许暂时是不清洁的,暂时是高成本的,但一定是要有希望的,能真正掌握的。
不是日本没有考虑过天然气也不是说甲烷燃料电池的劣势太多,真正让日本放弃天然气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这项能源的多数标准都不在日本手里。这意味着未来如果使用天然气类能源,仍将向海外支付大笔的专利费用。氢气不存在这种情况,目前日本掌握的相关氢能源的专利遥遥领先,国内氢能源规模在全球或许不是最大的,但实用率却是最高的。加之川崎重工以及千代田化工研发的CSS二氧化碳捕捉技术以及氢化物运输方法,都让日本的氢社会看起来十分明朗。
NEDO出台了氢能源白皮书,把氢能源定位国内发电的第三支柱,氢能源越发受到重视。日本国内的资源贫乏以及能源危机都让日本不得不注重超节能技术。如果在氢能源上走出一条道路,那么日本多年以来困扰的能源问题将彻底解决掉。至少看起来是这样的。
从目前来看,日本在氢能源发展的道路上缺少盟友,美国的页岩气,欧洲的天然气,日本想部署的氢能源似乎只集中在了美国和本国内,加上丰田新上市的氢燃料电池车日本国内给予了大幅补贴,这也让所有人都把氢能源看做岛国综合征。绝大多数专家都认为氢能源仅仅能在日本实现腾飞,在其他国家无法发展。的确,我也没看到日本有在除美国和本土以外发展氢能源的计划。氢不仅仅作为一种能源,也作为一种能源介质存在。日本发展氢能源的目的很简单,主要通过购买或者合作开发一些利用效率不高的石化资源,甚至可以在西伯利亚购买剩余电能用来电解水制氢。在氢能源实施的过程中首当其冲的便是运输难题。
氢的天然密度低,通过何种方式才能达到高密度运输方式成为日本当前主要课题。在此课题之下,日本国内主要有高压氢气、液氢、有机物三种方式,当然此外还有利用管道运输氢气。氢气的不同运输方式根据距离、地点等实际情况的不同而不同。
1
高压氢气
这种运输方法一般适用于陆地制氢站或者氢基地短途的运输,一般采用20MPa的压力高压压缩,用传统运输车运输,目前的技术可以达到每辆车2300-3000立方米的运输量。具有低成本的优势,缺点是不利于长途运输。
川崎重工在《製油所水素の輸送等に関する技術開発と検討状況》指出目前可以根据容器材质、运输方式实现三种不同的压力运输,分别为14.7MPa-19.6MPa,19.6MPa以及超高压45MPa.
高压氢气在任何行业中几乎通用。高压氢气可以为家庭燃料电池供应氢气,在氢燃料电池车普及阶段可以为加氢站提供氢气通过压缩机压入蓄压器中,为FCV提供燃料,此外还可以在半导体、液晶、冶炼、发电中应用。
2
液化氢气运输
液化氢气适用于大规模长途运输氢气。将氢气在-253℃的温度下液化,体积可以缩小800倍以上,相比较陆上高压运输效率提升12倍以上,是目前效率最高的一种方式。由于维持-253℃高温花费成本较高,同时不利于长期储存,所以这项技术原本是航空技术研发,但目前日本企业加大了实用化进度。
可运输的小型液氢灌通常都采用了双层真空式的设计,与我们常见的热水瓶内胆相似。此外加入一些反射涂层,防止外部热量进入。液化氢通常会通过集装箱运输,当然也存在液化氢移动工作站的方式运输。
岩谷产业利用的是断热膨胀理论生产纯度可以达到99.9999%的液化氢,因为氢气的液化在-253℃左右,可以不断的去除其他杂质。至于将温度控制在-253℃,岩谷产业利用的是热胀冷缩的基本原理。这种常见的原理与夏天自行车轮胎发热相似,轮胎内空气温度升高压力增大,而外界空气温度较低使轮胎内压力又会变小。岩谷产业选择了氮气这种在-190℃左右液化的气体,通过液氮膨胀压缩氢气,利用其它一系列的设备达到-253℃的目的。
液氮的制造成本颇高,目前正围绕这种技术实用化不断研发,而且由于超高压的液氢对容器要求十分严格。通常金属在-253℃以下强度下降,液氢也面临着泄露量过大的问题。目前川崎重工在远程液氢运输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采用了液氢运输船的方式运输在澳大利亚开采褐煤生产的氢气。运输船采用了可以容纳2500立方米液氢的极低温蓄压式设备,并且氢灌的泄漏量也控制在0.09%左右。
3
有机物运输
有机物运输氢气主要是氢气合成和逃逸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特殊的催化剂。目前千代田化工已经在进行此类的实验。通过氢气与有机物反应,体积可以缩小500倍以上,但由于目前多采用芳香族有机物,这种苯、萘以及甲苯、十氢化萘极其稳定而且剧毒,催化剂则成了重中之重。有机物运输方便,对设备要求不高,运输效率比传统陆上高压运输至少提高5倍以上,这种技术也受到了日本企业的关注。
目前关于有机物的合成主要集中在苯和环己烷、萘和十氢化萘、甲基环己烷和甲苯之间进行。不同反应之间也有不同利弊,有些是固体有些在常温常压下呈现液体。主要运输方式为在氢生产地与甲苯发生化学反应,然后以有机物的方式进行运输,最后脱氢。其中催化剂可以循环利用,如果考虑到反应的放热和吸热,也可以充分利用到家庭供暖中使用。
在使用有机物以外,HyGrid也曾考虑将氢气转化为氨等化学燃料运输。氨气可以直接电解产生氢气,但日本企业考虑的重点并不是此处,他们认为氨气的运输比起氢气更加方便。在海外合作开发能源可以将剩余热量以及剩余电力通过水和氮气之间的反应产生氧气和氨进行储存。制备氨之后利用运输船的方式运输到国内,通过电解等更重方式产生氢气。
可以说目前运输氢气的方法,日本国内均有实用化的案例和企业。就目前的几种氢气运输方法而言,国内大力研发的有机物、氨以及液化氢技术主要针对国外能源利用开发。这大概反映出了日本在石化燃料方面面临的巨大压力。无论是氢气的运输还是氢气的制造,日本目前最主要的问题还在于降低氢燃料的成本。
图?|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