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有排气氧传感器的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如果在运转中出现怠速不稳、加速无力、油耗增加、尾气超标等故障而供油、点火装置又无其他故障,那么极有可能是氧传感器及相关线路出了问题。
大多数发动机的电控系统都有自检功能,当氧传感器或相关部位发生故障时,电脑会自动记下故障内容,维修人员只需用专门的解码器读出故障代码即可发现问题所在。但如果没有专用设备怎么办呢?这里有几个方法可以很快检查出氧传感器的好坏。
如果怀疑怠速不稳或加速不良等故障是氧传感器引起的,检修时只需拔下氧传感器接头,如果发动机的故障消失,则说明氧传感器已经损坏,必须更换,如果发动机故障依旧,那么还要从其他地方找原因。
利用高阻抗的电压表也可以检查出氧传感器的好坏。把电压表并联在氧传感器的输出端,正常情况下,电压应在0-1V之间变化,中值在500mV左右,如果输出电压长时间保持某一数值而无变化,则表明氧传感器已经损坏。
实际上,氧传感器是一个相当耐用的部件,只要燃油质量过关,它可以使用3年或更长的时间。氧传感器的非正常损坏大多是由于燃油中含铅量超标造成的。这一点,驾驶装有三元催化装置汽车的司机务必要加以重视.
在使用三元催化转换器以减少排气污染的发动机上,氧传感器是必不可少的元件。由于混合气的空燃比一旦偏离理论空燃比,三元催化剂对CO、HC和NOx的净化能力将急剧下降,故在排气管中安装氧传感器,用以检测排气中氧的浓度,并向ECU发出反馈信号,再由ECU控制喷油器喷油量的增减,从而将混合气的空燃比控制在理论值附近。
电喷车为获得高排气净化率,降低排气中(CO)一氧化碳、(HC)碳氢化合物和(NOx)氮氧化合物成份,必须利用三元催化器。但为了能有效地使用三元催化器,必须精确地控制空燃比,使它始终接近理论空燃比。催化器通常装在排气歧管与消声器之间。氧传感器具有一种特性,在理论空燃比(14.7:1)附近它输出的电压有突变。这种特性被用来检测排气中氧气的浓度并反馈给电脑,以控制空燃比。当实际空燃比变高,在排气中氧气的浓度增加而氧传感器把混合气稀的状态(小电动势:O伏)通知ECU。当空燃比比理论空燃比低时,在排气中氧气的浓度降低,而氧传感器的状态(大电动势:1伏)通知(ECU)电脑。
ECU根据来自氧传感器的电动势差别判断空燃比的低或高,并相应地控制喷油持续的时间。但是,如氧传器有故障使输出的电动势不正常,(ECU)电脑就不能精确控制空燃比。所以氧传感器还能弥补由于机械及电喷系统其它件磨损而引起空燃比的误差。可以说是电喷系统中唯一有“智能”的传感器。
传感器的作用是测定发动机燃烧后的排气中氧是否过剩的信息,即氧气含量,并把氧气含量转换成电压信号传递到发动机计算机,使发动机能够实现以过量空气因数为目标的闭环控制;确保三元催化转化器对排气中的碳氢化合物(HC)、一氧化碳(CO)和氮氧化合物(NOX)三种污染物都有最大的转化效率,最大程度地进行排放污染物的转化和净化。
前氧传感器坏了最明显的现象具体如下:
前氧传感器坏了的故障现象:
(1)发动机故障灯点亮。
(2)发动机怠速抖动。
(3)汽油油耗增加。
(4)尾气排放不合格。
(5)排气管冒黑烟。
前氧传感器坏的故障原因:
(1)前氧传感器老化。
(2)前氧传感器中毒(铅中毒、硅中毒、磷中毒)。
(3)前氧传感器损坏。
(4)前氧传感器线路断路或短路。
(5)发动机控制单元故障。
前氧传感器坏了的故障分析排除:
使用电脑诊断仪读取发动机故障码,观察是否存在前氧传感器故障,并确认是临时故障还是永久故障:
1、读取前氧传感器的数据流,电压在0.1~1V之间不断变化,变化次数10s超过8次。如果电压在0.1~0.5V之间变化,说明混合气过稀;如果电压在0.5~1V之间变化,说明混合气过浓;如果电压在0.4~0.5V之间不动,说明氧传感器损坏。
2、检查氧传感器电阻,当发动机温度达到正常后,拔下氧传感器的导线连接器,用电阻表检测压力传感器端子之间的电阻值,电阻值应符合具体车型标准值的要求(一般为440Ω),如电阻值不符合要求,则应更换氧传感器。
3、氧传感器电压输出信号的检测,是在装好氧传感器的导线连接器后,从信号端子引出一根导线,启动发动机,使发动机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并维持发动机怠速运转,此时,用电压表检测氧传感器信号端子的输出电压。
当拔掉某个气缸的高压线(断火)时,排气中的含氧量将下降,如果电压表指示的电压有所升高,说明氧传感器性能良好(氧传感器输出电压一般在0.2~0.9V之间,其变化范围在0.5V左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