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拥有海量优质资源,很多互联网巨头也在车联网领域有所布局,而上汽大众凭借多年来在车辆和用户数据的经验积累,在资源整合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关于如何选择合作伙伴?,?标准是:从客户需求出发,寻找能贴合用车场景、解决用户痛点、具备成长思维的企业?建立合作,如阿里、腾讯、百度、京东、酷我、喜马拉雅等等。此外,上汽大众尝试建立一个开放?平台,让互联网头部资源深度融入,从而打破互联网的边界,让最优秀的合作伙伴脱颖而出,?给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跨品牌、跨平台的智慧之旅
在打造?“组队出行”功能时,上汽大众最初考虑的是?VW?品牌车友的出行场景,但更典型的场?景可能是不同品牌车友间的组队出行。为了实现跨品牌、跨平台的能力,上汽大众找到了国内顶级?的社交平台腾讯,依托腾讯强大的社交链,将跨品牌的车辆也纳入组队出行之中,也体现?Open?&?social?的互联网精神。
海量内容,深度集成
在思考“智享娱乐”功能时,上汽大众最初的想法是通过应用商店安装一个?APP,直接使用在?线音乐、在线电台应用,但为了更友好的用户体验,选择了难度更大,成本更高的方式,?即对酷我音乐、喜马拉雅?FM?进行深度定制,使其与多媒体播放器和智能语音系统深度集成,提升人机交互体验,同时减少用户屏幕点击,让驾驶更安全。此外,上汽大众还做了断点续播,听?歌识曲等亮点功能,保证了手机车机一体化的体验。
车·家互联,全新体验
在规划“智能家居”功能时,上汽大众想的最多的是如何打通车内车外的衔接,把汽车作为智能?节点,真正融入万物互联的生活中。在这一领域,上汽大众看到了京东强大的?IOT?平台的潜力。与京东“小京鱼”合作开发的智能家居功能,依托电子围栏技术,做到了家车互联,如距家?5?公里,空调自动开启的体验,打造了有温度的车联生活。
移动互联数字化平台?
上汽大众从?2017?年开始规划和实施上汽大众移动互联数字化平台,在平台的构建过程中,积极采用了业界领先的微服务、容器、混合云等技术架构,实现了用户量在快速增长的时候,?平台可以弹性扩容,支撑大用户量的用户访问。上汽的平台设计理念是?One?Digital?Platform,One?App,因此将来所有的移动互联服务?都将共享这个平台的能力。按照规划,可以将平台的原子化能力灵活地编排,组成新的服?务,适配不同的车型和终端(包括车载娱乐系统、手机、可穿戴设备、智能音箱等),快速响?应不断变化的前端业务需求。
业务中台已经落地,当前正在建设数据中台,会将数据中台的实时?/离线大数据?分析能力和结果反馈给业务中台,以及产品、运营和研发等相关部门,这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改进产品设计,给用户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上汽大众当前正在规划和分步建设移动互联开放平台,赋能生态伙伴,快速进行业务创新。将来,经过上汽大众认证的企业和开发者,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将自己特有的资源和能力与平台开放的汽车本身的能力进行组合,产生更多新的可能性,开放的力量将撬动全社会的资源,提供超越想象的丰富服务。
我们目前已有计划将电动车的充电能力开放给各个品牌的智能音箱,在音箱端按照上汽大众的设计规范,可以快速地开发出充电相关的语音技能。用户可以直接在小度、小爱同学、小鲸鱼等?音箱终端问“我的车电量有多少”,就能立即获得爱车的最新状态,这就是开放的力量。
多团队规模化敏捷开发(SAFe)实践
在开发项目管理方面,与传统的瀑布式开发或小团队的敏捷开发(10?人以下)不同,采用了更加适合大型软件开发的规模化敏捷开发(SAFe)模式。
当前的实践是,将多个项目的产品需求,统一规划到开发周期为?3?个月的项目集增量?计划(PI),每一个项目集增量计划再细分到开发周期为?2?周的开发迭代(Sprint),每一次迭?代有明确的交付目标和系统展示,可以满足业务的调整需求,确保我们在做正确的事,每一次迭代的成果,可以按需发布给用户使用。
多个敏捷团队构成的项目集团队,需要共享产品愿景和架构方向,清晰了解相互依赖并保?证一定的灵活性。上汽大众会持续改善开发过程,提升软件交付的速度和质量,让用户在第一时间?体验到最新的数字化服务。
移动互联平台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移动互联平台的可靠性、安全性践行持续交付与开发运维(DevOps)的理念,通过搭建可靠的开发、测试、部署流?水线,最大程度的自动化和可视化交付过程的各个环节,通过持续集成/持续发布,提高了系统?服务的稳定性,也提升了研发的效能。
上汽大众十分重视用户的隐私保护,严格按照《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等法规与?标准来设计平台和?App,规范化地处理用户个人信息。
上汽大众移动互联平台和?App?已于?2019?年底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标准,获得了上海市公安局颁发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第三级备案证明。也是第一批通过?2.0?新标准认证的企?业之一,以此为基础,上汽大众将持续开展安全评估和运营,满足安全的动态性、持续性和整体性?需求。
移动互联服务开发思路
联网后系统架构更为复杂。用户体验到的每一个互联服务都需要车内多个控制器、云端、?移动端?APP?的全链路联动,这对系统架构设计,系统整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智慧互联产?品研发综合考虑了可靠、灵活和功能体验,对每一个服务的技术方案都经过多轮论证,仔细考?虑。比如,上汽大众用户账号体系,设计了车主账号、授权账号及普通用户等几个不同的?类型账号,不同种类的账号能差异化地体验到上汽大众的智慧互联服务,账户还可与第三方应?用进行账户打通,使车内外体验的连贯。也充分考虑了用户隐私保护的需求,在需要时,?用户都可以选择通过车内一键关闭按钮暂停连接。
新一代信息娱乐互联系统
这款多媒体终端,操控界面采用了带红外传感器的高清触控屏,带有接近感应和手势感应?,?操作和显示清晰流畅。特别要提到的是它搭载了双操作系统架构,?linux?系统保障了系统稳定和?可靠,而?Android?系统提供了灵活、丰富、可扩展、可快速迭代的生态应用,目前我们已经提?供了首批上汽大众定制在线服务应用,后续还将不断迭代开发新的应用,通过上汽大众的应用?商店供用户下载。
智能语音识别
搭载着智慧车联系统,推出了上汽大众的第三代智能语音产品,他采用了先进的降噪?技术、云端和本地联合识别的模式,提升了识别率;同时加入了很多功能设计,比如支持全时?中断,多轮交互,免唤醒热词,中英混读识别,比如你可以说“导航到凌空?SOHO”。在语言的?支持方面也做了提升,不仅可以支持普通话,还可以支持英文、粤语、川普。再看上汽大?众与美行、高德合作定制的智能导航产品,不仅实现了高速车道级定位,还深度植入了移动出?行服务,如智慧停车、组队出行。另外,在定义安卓应用时,是基于车载场景进行深度定?制,而不是将应用市场的?APP?直接简单搬进车内。同时适度开放了车速、定位、部分传感器等?接口,提升使用体验。对于?APP?在上汽大众应用商店上架,也遵循一套完整严格的上架流?程。从用户体验,保护用户隐私等多方面,进行了严谨的设计和严格的审核。
Mo评:南北大众一直没有停下对于智能网联和车机系统的追求。而上汽大众受制于各种因素也难以大踏步前进,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智能车机和智能网联一定是必修课。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