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一是新能源车。LiONE的动力类型是增程式纯电动。增程器是一种可以提供额外电能,使车辆行驶更长时间的部件。传统上增程器是指发动机和发电机的组合。汽车没电了,发动机开始运转给电机送电,没用完的电就储存在电池里。
2.增程式纯电动汽车现阶段还比较少见。现阶段,新能源汽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纯电动汽车,一种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混合动力汽车不是新能源汽车。严格来说,混合动力汽车只能算是一种节能汽车。这种车虽然油耗极低,但还是要用燃油来驱动汽车。截至2019年11月13日,李一共有两款在售车型,分别是:6座2020基础版,官方指导价:32.8万元;2020基础版7座,官方指导价:32.8万元。李ONE的安全配置非常丰富。除了一些基本的安全配置,全系还标配了车身稳定控制(ESP/DSC)、前排气囊、侧气囊帘、膝部气囊、胎压监测等。
6月12日,以“融合发展,智领未来”为主题的2021中国汽车重庆论坛召开。在主题为“新能源汽车与碳中和的未来”论坛上,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认为,要实现碳中和,更重要的还是我们怎样打造一台适合消费者的车。
虽然现在越来越多消费者有了低碳环保的意识,但是选择这辆车的时候还是综合考虑。所以,要实现碳中和,更重要的还是要打造一辆用户喜欢的新能源车。不管是做纯电车还是增程车,只要能够替代燃油车就会对碳中和作出贡献。
在后续的圆桌论坛环节,沈亚楠认为,到2025年,大概40%-50%都是新能源车,这里面包括插电混动、增程式混动和纯电车。如果我们在座大家都能推出特别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这个比例可能会更高。现在的制约条件是两个:一是实际上不是客户没有需求,而是我们能不能作出好的产品;二是整个行业也在考虑,无论从电池的供应链,包括相关行业紧缺的资源能不能跟上。
以下为演讲实录:
今天的议题是碳中和,牵扯到做企业的一个基本的思考,做企业讲究首先做商业价值,在商业价值实现的基础上希望有行业的价值,能对行业做出一些贡献,更高的追求实际上是对社会的价值。这三点并不冲突,越是追求更好的社会价值、追求更高的行业价值,最后实现的商业价值也会更高,这是我们在办企业的想法。
作为一个新能源车企,可能最高的社会价值就是碳中和。碳中和的问题是工业本身的问题,这才是碳排放最大的量。
作为车企来讲有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我们在造车过程中,电池本身的制作是高排的行业,自己造车的过程中也有很多的排放。刚刚说工业本身是排放的一个最大项,所以作为企业本身,我们在整个过程中都在看重碳中和的问题。
个人交通对碳的排放也有相当的影响,作为一个企业来说,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打造一辆消费者愿意买的低碳车。
绝大多数的消费者不会仅仅因为“我要低碳”而去选择一辆车,虽然现在越来越多消费者有了低碳环保的意识,但是选择这辆车的时候还是综合考虑。所以,要实现碳中和,更重要的还是我们怎样打造一台适合消费者的车。
从理想汽车的角度,我们一直想造一辆好的新能源家庭用车。每一家企业分析用户的角度不一样,多数企业分析的时候都会分析个人,小镇青年、小城大叔,从个人的角度。我们分析的维度不太一样,今天进到我们店里买车的人到底是什么人?我们看到都是家庭。并不是说要为某一个人、某一种人造车,而是为家庭造车。中国人买车,我买车的时候起码不会说买这个车为了一个人开,除了上下班之外,主要考虑是能不能日常照顾全家,这是我们的出发点。
理想ONE现在卖得不错,主要的原因也是面向家庭用户。去年我们是新能源SUV单品销量第一名(3.3万台)。刚刚过去的4月份,因为受到芯片缺料的影响,5月份交付4844台,在中大型SUV上超过了曾经的第一名途昂。
所以,不管是做纯电车还是增程车,只要能够替代燃油车就会对碳中和作出贡献,这是我们的理念。
大家说增程车到底是不是对碳中和有帮助,节能减排的效果如何呢?理想ONE是增程车,又可能加油又可以用电,我们希望城市用电、长途用油,实际使用是不是这样呢?
理想ONE的用户超过60%安装了家用充电桩,比绝大多数纯电车的安装比例还要高,我们的用户确实把理想ONE当做一个纯电车在使用的。94%的人拥有稳定的充电条件,除了60%安装充电桩,还有24%的客户会经常使用快充桩充理想ONE。比较关键的数据是,超过80%的城市里程是纯电,城市里程绝大多数是零排放。即使跑长途由于增程的优势,NEDC的油耗降到6L左右,同级别、同性能车油耗的60%。
总体而言,理想ONE作为增程车在节能减排方面虽然不是完全的零排放,实际上也有很多的缩减。如果能让更多的燃油用户尽快喜欢上新能源车,无论是纯电还是增程车,提供适合消费者的新能源汽车,这才是对节能减排最大的帮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