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天津最牛的合资企业

九十年代天津最牛的合资企业

3838px 2025-04-18 科技 92 次浏览 0个评论

这两天,经典夏利停产的消息让不少天津人唏嘘不已,黄大发、红夏利,曾陪伴了几代人成长的国民神车,不知不觉间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其实,这些年,从人们视线中消失或渐渐被淡忘的天津老品牌又何止大发和夏利?作为老牌工商业城市,天津曾经名牌云集,拿下诸多全国第一,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不少老品牌悄然消逝,或者彻底变为历史,或者早已不是市场主流。今天,广播君就为您盘点曾经辉煌的天津老名牌,在表达怀念的同时,也希望这些品牌能够浴火重生,重现昔日的荣光。

九十年代天津最牛的合资企业

北京牌电视机

北京牌电视机曾创下中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和中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的双重“第一”。1957年,国家决定发展电视广播业,当时的电子工业主管部门——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十局把研制电视发射中心设备的任务交给了北京广播器材厂,把研制电视接收机的任务交给了国营天津无线电厂(后改为天津通信广播公司)。

1958年,我国第一台电视机在天津试制成功,这台被誉为“华夏第一屏”的北京牌820型35厘米电子管黑白电视机,如今还摆在天津通信广播公司的产品陈列室里。接着,天津无线电厂再接再厉,1970年12月,中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在天津无线电厂诞生,从此拉开了中国彩电生产的序幕。80年代初,中国从日本引进的第一条彩色电视机生产线在天津电视机厂建成,北京牌彩电开始走入千家万户。90年代,天津电视机厂与韩国三星合资,北京牌电视机开始渐渐从市场上消失。

飞鸽自行车

飞鸽自行车有着很长历史渊源,1936年,日本实业家在天津建立昌和工厂,生产铁锚牌自行车。后来,国民党接管了昌和工厂,生产的自行车品牌改为胜利,后来又改成中字牌。新中国成立之后,将厂名改为天津自行车厂。1950年7月5日,新中国第一批自行车在这里诞生,工人们觉得这些车子又结实、又轻快,两个轮子就像翅膀一样,又正值世界和平运动,工人们提议:“就叫飞鸽吧。”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1965年,飞鸽年产量已经达到40万辆。当时,全国有四大品牌,凤凰、永久、飞鸽、红旗,飞鸽的产量是最大的。不过,让飞鸽走入“日产万辆”的鼎盛是在80年代了。1987年,飞鸽拥有8000多名工人,年产量达到368万辆。当时的效益非常好,许多货车都要排队到厂子这里拉货,每月都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利润。1974年,美国总统老布什在北京任驻华联络处主任时,就和夫人经常骑着飞鸽自行车穿行于北京的大街小巷,1989年老布什访华时,飞鸽自行车就被当做国礼赠送给他。

飞鸽还是七八十年代许多女孩出嫁时梦想的嫁妆。那时候,姑娘出嫁时要有三大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北方一般以飞鸽自行车为主。那时候拥有一辆飞鸽自行车,就像现在有一辆丰田轿车差不多。

九十年代,飞鸽从鼎盛走入低谷,经过多次股份制改革,如今,飞鸽自行车已经从一家国有企业变身为民营企业。

说到皮卡文化,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美国皮卡市场。美国市场常年销量前三甲车型都是皮卡,这就足以说明美国人对于皮卡的热爱。泰国、澳大利亚紧随其后,皮卡在这两个国家销量占比也不低。

与美国同为汽车强国的日本在皮卡方面却是另一番景象了。日本作为岛国资源匮乏,并且日本列岛多为山地,实际可用的国土面积不足,道路窄,停车场小,这也就导致了体型巨大的皮卡缺少了市场,那么日本人就没有皮卡需求了吗?它们都买什么皮卡?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日本最热销的皮卡其实是下面这样的!

卡友:这不就是国内这货吗?你在逗我?

这货到底是皮卡还是卡车还是小卡?其实这种分类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分类是每个国家不同市场定义出来的,而最后实现的功能性统一就可以了。所以今天我们这就要聊聊日本国情倒逼出的产物——K-car。

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日本作为战败国,城市颓废,经济倒退几十年,交通条件更加的匮乏。百废待兴的任务就交到了日本新政府的身上,而汽车就是国家加速前进的轮子,日本在那个要什么没什么的时期想让普通人能开上汽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不过,斯巴鲁响应号召推出了名为斯巴鲁360这么一款车,为什么是360?因为它搭载一台排量仅为356cc的风冷双缸发动机,功率上仅有16马力。整车长度都没超过2.6米,却能够坐下四个人,解决了国民的出行问题。从1958年到1970年,斯巴鲁360一共生产了45万辆,成为当之无愧的国民车,这也为日后K-car这个类别奠定了基础。

K-car在日本法规中名为轻型自动车,目前的最新规定是车长3400mm、车宽1480mm、车高2000mm以下,排量660cc以下,就可视为轻型自动车。在日本买一台正常的汽车需要证明你拥有车位或租有固定车位,并且车位距离你家不能超过2公里。根据我一个在日本东京的朋友跟我说,不算非常繁华的地带,一年光租车位就需要花费约合2-3万元人民币,对于日本工薪阶层的年轻人来说,很难承受得起,所以车位证明成为日本人城里人购车的痛点。

所以K-car在日本购车不需要车位证明,这才是重点中的重点,这就好像中国的绿牌新能源车,就算你不喜欢,但形势让你不得不买这种车,是你需要向现实低头的选项。

除此之外,K-car购车税的减免也是其优势,并且K-car在车辆设计上也很有意思。K-car的轿车化车型在外观上通常都是一个“方盒子”,就像是面包车,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将内部空间最大化,发动机排量仅为660cc,通常百公里油耗仅为3-5L,满足日常代步简直是完美。而且在K-car里还有很多的车型分类,你不仅仅能买到轿车,还有跑车、SUV、卡车你都能够买的到,而K-car卡车就是我说的日本人买的最多的皮卡。

这种微型卡车很适合在繁华地带狭窄街道上满足送货需求,而且在日本的农村,富的流油的日本农场主和农民对与这种车也是极其喜爱,因为它使用起来经济实惠。

天津大发!天津大发!发~发~发!这句魔性的广告词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如果记得,你已经暴露了你的年龄。

天津大发!那个跑满街头的**面包车,是80年代中日友好鼎盛时期标志性产物,这台**面包车就是K-car。在日本本土,卖得最好的K-car卡车就来自于大发的hijet车型,单这一款车,年销量就在15万台。这个数据放在中国你可能感觉也不是很多呀,你要知道2019年中国皮卡销量是45万台,而且中国的人口基数是日本的10倍,并且日本老龄化的严重程度世人皆知,实际劳动力也是不能与中国相比的。所以在数据面前,可以看出日本对于皮卡的需求其实并不低,只是他们选择了我们看上去不那么体面的微型皮卡或叫微型卡车而已。

大发hijet在日本的起售价约合人民币4.3万元,非常的便宜,还有税费的减免,这台车设计来看其实就是拉货,和我们意义上的皮卡还是有很大的差异性的。我们所认为的皮卡还需要舒适的乘员空间,同时兼具拉货需求,这台车明显达不到这种需求。

那么日本本土就没人买传统意义上的皮卡吗?我们从日本的二手车市将上看看。

因为日本皮卡没有强制报废的制度,所以年限对于二手车的影响并不大,日本二手车影响最大的是真实的车况,如果你的车养护的十分好,里程和年限并不是价格最重要的因素。像图上这样准新的丰田海拉克斯,最终价格都在350万日元水平,折合人民币22万元左右,一点也不便宜,这个价格你能在日本买一台2.4L排量丰田埃尔法二手准新车,所以皮卡在日本也算是有钱人的玩具。

最后:其实每个国家有自己独有的特色,皮卡这种与众不同的车型到每个国家都需要适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才能有其真正的市场。显然,我们眼中的皮卡并不适合日本这个国家,虽然日本人造的皮卡远销全球获得了超凡的口碑,但自己国内买皮卡的人却非常的少,真正有拉货需求的人都选择了排量连1L都不到的微型小卡,说白了还是因为这种车经济实惠。如果我们想从这种K-car车型身上向日本人学习,可能适用的场景也只有物流方面了,比如解决快递最后几公里用三轮电动车配送问题。从安全、效率、城市容貌等等问题出发,三轮电动车早晚会被取代,而取代以后应该是什么配送车?国内如果创造出迷你电动小卡是不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转载请注明来自成都新闻网,本文标题:《九十年代天津最牛的合资企业》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9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