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不少厂家都在国内推出过相关车型的旅行版,而结果都是比较的一致,那就是惨淡收场。
目前,国内汽车市场的旅行车选择其实不少,比如明锐旅行、蔚揽、奥迪A4/6 Avant、A4/6 Allroad、高尔夫旅行、C旅、沃尔沃V60、V90 CC……
日系一台在售的旅行车都没有,以德系居多,而且大都不便宜!曾经中华骏捷Wagon是自主品牌旅行车的代表,可惜后来挂了……
日本车企曾经在中国推出过一些旅行车,后来都……如果希望哪些日系旅行车被引进,那我会大声呼唤这三台!
过去,斯巴鲁在中国有力狮旅行在售卖,后来就没有后来了……
几年前,斯巴鲁推出了LEVORG,一个全新的车系取代力狮旅行。有人会认为其就是力狮旅行,然而并不是,因为它们在血统方面有很大的差别。LEVORG是一款基于翼豹打造的车型,而不是力狮,定位在翼豹和力狮之间。
2014年,LEVORG就在日本正式上市,没有被引进中国内地市场,而香港是有的,售价大概是33万港币。
有消息称全新LEVORG将在6月正式发布,7月接受预定。对于我们来说,也就只能看个热闹,得不到的还真是永远在骚动。
斯巴鲁的动力系统很好猜,无非就是水平对置发动机和左右对称的全时四驱系统。
全新LEVORG入门车型将搭载1.8T水平对置发动机,最大功率200Ps,峰值扭矩294N·m,传动系统匹配CVT变速器。更高性能的STi版本将搭载2.4T发动机,最大功率达300Ps。
曾经,马自达6 Wagon也是有在国内售卖,现在在二手车市场的价格还挺稳定!
比起德系,日系可以选择的旅行车其实并不多,这和地域有关系。日本k-car流行,而欧洲群众对旅行车则有特别的偏爱,中国消费者则对SUV有着偏弱的抵抗力。
马自达6 Wagon曾经在国内销量不高,市场保有量低也正是二手车价格稳定的原因之一。现在国内称为阿特兹的这一代马自达6,旅行版铁定不会来中国,毕竟都快要换代了,而且马自达也学会吸取教训了。
看隔壁的长马,马自达3昂克赛拉两厢卖不动,索性就直接不国产了。
但是,这阻止不了我们对马自达6 Wagon的“望梅止渴”~
海外的马自达6 Wagon除了有咱熟悉的2.5L发动机外,还有一台2.5T可以选择。国内的马自达基本没有驾驶模式选择,是减配还是对自家6AT的盲目自信?只知道马自达6 Wagon有运动模式!
对于马自达这样的“小厂”而言,能让自己的品牌名字“马自达”成为自带流量的词汇,也是难能可贵的。
Corolla,一款全球销量遥遥领先的买菜车。家用选卡罗拉,腰包安全全靠它!
在国内,卡罗拉只有三厢一个版本,掀背版?没有!旅行版?更没有!其实,Corolla旅行版主要是为欧洲消费者提供的。
这阵子有消息称Corolla旅行版将在北美市场卷土重来,99.9%的几率与中国无缘,毕竟旅行车还没成气候。而北美则曾风靡一时,要知道旅行车的起源就在那儿,只是现在他们对SUV车型更加热衷。
不得不说,Corolla旅行版从上看还是怪好看的,当然前面说的斯巴鲁LEVORG、马自达6 Wagon也很好看。国内没实车,云评都变得心安理得了~
如果一台旅行车长相一般,那很大程度上它是失败的。如果旅行车的车身线条施展不开,那和大号“两厢轿车”有啥区别?所以通常要中型车及以上的身材,才驾驭得了“旅行车”三个字。不信?看看宝骏家的310W,或者瞅瞅别克家的阅朗……
Corolla是台紧凑级车型,尺寸本来就不大,但它的旅行版倒是怪顺眼的。
有1.2T、1.8L混动、2.0L混动三种动力选择,最大功率/综合功率分别为116Ps、120Ps、180Ps,匹配CVT变速器。
斯柯达明锐旅行在国内销量一般,有着种种原因,品牌也好、设计也罢,那要是这个价格区间有台Corolla旅行版,那又会是什么结果?
斯巴鲁LEVORG、马自达6 Wagon、Corolla旅行版,都是无缘内地市场的日系旅行车,不赚钱的车引进也是白费功夫。国内,日系旅行车没德系丰富多彩,还有一个领域亦是如此,那便是性能车!
其它市场不甚了解,但在国内的汽车市场,旅行车也好,性能车也罢,似乎都是德系兴盛,日系衰败!
引进就买这种话我是不会说的,毕竟现在只有两元店才能让我找回久违的自信~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低价高配的中国小宝马 十五年前的中华神车-中华骏捷
骏捷wagon是一款实力雄厚的SUV车型,它的外观时尚、内饰豪华、性能卓越,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高品质的出行体验。骏捷wagon在很多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比如它的安全性能、空间布局、操控性能等,都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方面需求。
一、外观时尚
骏捷wagon的外观设计简约大气,搭配先进的LED日行灯,更加突出了车辆的时尚感和质感,让消费者看到的第一眼就能感受到它的高品质。此外,骏捷wagon还配备了18英寸铝合金轮毂,让车辆更加美观大方,满足了消费者对美观外观的需求。
二、内饰豪华
骏捷wagon的内饰采用了高级的皮质材料,可以带来舒适的触感,它的中控台显示屏更是高清晰,通过多种操控模式,让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自由调节,从而获得良好的乘坐体验。此外,骏捷wagon的空气净化系统也很出色,可以把车内尘埃污染物等进行有效净化,消费者可以呼吸更加清新的空气,满足了他们对于健康出行的需求。
三、性能卓越
骏捷wagon搭载了2.0T发动机,动力强劲,可以在市区和高速公路都能达到较高的加速度,满足消费者的出行需要。此外,它的安全配置也十分出色,拥有定速巡航系统、车辆稳定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等,可以提高行车安全性,消费者可以更加安心出行。
四、空间布局
骏捷wagon采用了7座布局,拥有较大的车身尺寸,内部空间充足,消费者可以更加轻松地携带行李物品,更加舒适地乘坐。此外,它的后排中央扶手更是一大特色,消费者可以放置手机,更好地控制车内的各种功能。
五、操控性能
骏捷wagon采用了双涡轮增压技术,搭配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可以提供更加稳定的动力输出,让车辆的操控性能更加出色,消费者可以更加轻松地操控车辆,轻松灵活地在各种路况下行驶。
总而言之,骏捷wagon在安全性能、空间布局、操控性能等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方面需求,它是一款可靠而又丰富配置的SUV车型,消费者可以放心地把它作为出行工具。
我热爱的车型很多,但让我热爱的品牌很少。最近华晨汽车破产的新闻传遍全网,每一篇有关华晨的报道都在指责华晨是扶不起的阿斗,但从没有人告诉你们华晨的曾经有多么辉煌。因为热爱,在华晨破产传闻之前,我已经陆续发布过几篇有关华晨集团以及中华汽车的文章,今天我将继续介绍中华汽车旗下另一款被誉为神车的B级轿车-华晨中华骏捷。
提到中国神车,各位心中想到的应该都是可以打败GTR的五菱宏光吧,不过大约十五年前中国自主品牌中也有一台可以算得上神车的中级轿车。在那个自主品牌几乎没有中级轿车的年代,它曾连续数月打败外国合资品牌,成为中国市场上销量最好的中级轿车之一,以?骏捷为蓝本,中华还推出过骏捷瓦罐旅行车、骏捷FRV新能源混动增程车、骏捷运动轿车、骏捷两厢车等不同车款,其中大部分也都获得了不错的销量。
中华骏捷诞生在2006年,它的大哥就是当年赫赫有名的高端国产轿车中华尊驰,尊驰车型入门11万,顶配车型更是达到了25.28万元。而骏捷就要比尊驰便宜的多了,7.5-16万的售价区间虽然不是每个百姓都能享受的起的,但确实是当年距离每个普通人最近的一款国产中型轿车。
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骏捷在十多年前敢卖这么贵!那我告诉你,别看现在骏捷又破又烂,在当年他可是华晨集百家之所长,倾力打造的一款重磅车型。中华骏捷整车尺寸为长4650mm、宽1800mm、高1450mm,轴距为2790mm。外观来自国际顶级设计公司宾尼法里纳,车头较长,车尾极短且上翘的造型像极了如今流行的轿跑风,结合它相对较低的离地间隙,我猜测或许宾法为了整体美感,都忘记了对国内路况进行适配。所谓类似宝马的车头设计实际是保留中华经典设计元素,不过说真心话,骏捷与宝马的确非常神似。即便十年之后你仍然能够在中华旗下许多车型上看到中华骏捷的影子。也不得不说,中华或许是中国自主品牌中,外观设计最具有传承感的一个。
车辆内饰布局多年未变,对称式中控布局跟机械式仪表台一直伴随着华晨旗下许多车款直至2015年前后才被逐渐取代。早年版本的骏捷内饰设计上追求一种简约与豪华,除了收音机这个中控台的实体按键比较少,并且选取了浅色作为主色调,外加仿实木饰板做点缀。如果安装个大尺寸中控屏总觉得跟现在的宝马有点神似。而末期的骏捷追求的则是另一种现代感,收音机被内陷式单色显示屏取代、简约大气的实体按键变得密集而繁多。内饰大面积采用的高级灰把此前木纹商务气息完全抹去,高配车型甚至还增加了当年流行的一键启动按钮。不过始终令我不解的是,作为一款家用轿车骏捷的手刹与档杆位置接近并列,难不成是想让车主拿骏捷漂移不成?
说让骏捷漂移跑赛道可是实打实认真的!虽然骏捷官方仅仅提供前置前驱车型,全系也仅仅提供1.6?1.8?2.0排量发动机,动力输出不算强劲,但是在我这个性能外行看来,它拥有非常深的改装空间!接触到一些爱玩的骏捷车主才知道的,居然还会有一些“老司机、情怀党”买骏捷改装,在论坛上你甚至能够看到一些把骏捷改装成四驱或者后驱的案例,而发动机也可以选用包括神机4G63在内甚至到6A13T,简直强到不可思议!
如果翻看多年前专业汽车媒体对骏捷动态试驾的总结,来自保时捷调教的底盘支撑有力,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的悬挂配备在20米绕桩测试中获得了成绩最终锁定在65.78km/h。来自三菱的1.8升自吸发动机可以在二档内完成破百,发动机转速超过3000转后动力输出力道更强,即便转速达到6500rpm仍然能感受到动力持续供给,但受到变速箱调教的影响,后段动力输出明显降低,在北京金港F3赛道圈速做到了96.91秒,别忘了它可是一台十五年前,十万级中型家用轿车。
骏捷在2011年前一路高歌猛进,2011年以后,这款车便逐渐淡出主流市场,虽然价格一路直降,但销量也没有任何起色,最终在2015年宣布停产。究其原因虽然骏捷与宝马共线生产,拥有宝马团队指导,不过骏捷的油耗着实不低,车龄增加后车漆起皮生锈也都是车辆通病,作为至少十年前的国产车,小异响跟小故障的出现更不让人感到意外。日常行驶中车辆共振、胎噪较大问题即便到了骏捷接班人中华H530车上依旧没有明显改善,后期的骏捷,或者说中华旗下许多车款都不思进取进行换代,只在一路降价减配试图维系销量直到退市。对于产品经营策略我们不想多言,毕竟这些对于中华骏捷这台车来说都不重要,他曾经辉煌过,在十多年前一款拥有CD、拥有自动空调、拥有涡轮增压、带有卤素大灯、甚至带有安全气囊跟ESP的国产中级车,是那么的亮眼!骏捷能够出现已经是国产车的一个奇迹。
2006年吉利还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比亚迪还没有大举研发新能源技术,奇瑞正在努力冲击第一自主车企。那个年代比亚迪的主销车型还是F3、奇瑞还在依仗QQ与旗云开疆扩土,只有华晨中华依靠大量外部技术支持打造出了国内罕有的中级轿车。时过境迁,无论比亚迪、还是奇瑞都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吉利收购莲花、沃尔沃,持股奔驰成为中国顶尖,国际知名的车企,反观当年被称为国产骄傲的华晨,如今只能以破产收场,根据网络消息,据说当年中华骏捷项目的总负责人赵福全先生后来也跳槽到吉利公司,继续在汽车领域创造佳绩。
事实证明了不思进取的人总会被时代所淘汰,或许一代经典骏捷汽车也只能同华晨中华一起,只能在人们的记忆中等待被遗忘。
本文内容由白话谈车撰写,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内配图除自行拍摄外或来自于网络及官方宣传稿件,如涉及版权请私信告知。
如果想了解更多汽车资讯,获得更多购车建议,欢迎您关注爱说实话的白话谈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