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汽车是一家全球性的汽车制造商,下面是福特汽车所有平台的信息:1.福特C2平台:福特C2平台是一种前驱车平台,用于生产紧凑型车和小型SUV。2.福特CD3平台:福特CD3平台是一种全驱动SUV平台,用于生产中型SUV和全尺寸SUV。3.福特P2平台:福特P2平台是一种前驱车平台,用于生产中型轿车和中型SUV。4.福特T1平台:福特T1平台是一种全驱动皮卡车平台,用于生产全尺寸皮卡和SUV。5.福特猛禽平台:福特猛禽平台是一种改进版的福特T1平台,用于生产高性能的福特F-150猛禽皮卡。6.福特C1平台:福特C1平台是一种前驱车平台,用于生产小型车。7.福特D2C平台:福特D2C平台是一种后驱车平台,用于生产福特Mustang跑车。8.福特D3平台:福特D3平台是一种全驱动车辆平台,用于生产全尺寸SUV和跑车,如福特Explorer和福特Taurus。9.福特全球B平台:福特全球B平台是一种前驱车平台,用于生产小型车。它在全球范围内使用,包括福特福克斯和福特嘉年华等车型。10.福特全球C平台:福特全球C平台是一种前驱车平台,用于生产中型车和紧凑型车。它在全球范围内使用,包括福特蒙迪欧和福特花加六等车型。
本田思域发展史:信仰之路是如何走出来的
为提振投资者信心,中国恒大连续两天增持恒大汽车。
12月2日、3日,中国恒大连续两天增持恒大汽车,累计增持4776万股,合计金额13亿港元,持股比例增至74.03%。接近恒大汽车的相关人士向财经网汽车表示,今日(12月4日)不会再增持。
昨日,恒大汽车收盘价为28.4港元/股(约合人民币23.93元),涨幅为4.03%,总市值突破250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106.75亿元)。
专家认为,中国恒大增持恒大汽车,也是为表态造车的决心。另外,恒驰明年量产,或还将面临较大竞争压力。
增持致股价上涨
恒大汽车股价连续两天上涨,累计涨幅达14%。
12月2日,恒大汽车涨幅达11%。昨日,恒大汽车股价盘中最高涨幅超9%达30港元/股,创其近三个月新高。不过,恒大汽车今日股价略有回落,收盘价为26.5港元/股,跌幅为6.69%。
恒大汽车前两日股价上涨主要是受大股东增持影响。根据港交所最新权益披露资料显示,中国恒大连续两天增持恒大汽车。
12月2日,中国恒大增持恒大汽车约2233万股,合计6.38亿港元。12月3日,中国恒大再度增持恒大汽车,两天合资增持4776万股,共耗资约13亿港元。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整体板块情绪向好,也使恒大汽车受益。
招银国际研究部白毅阳表示,国内A股市场近段时间汽车板块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板块情绪向好。据国证新能源汽车指数显示,今日涨幅为1.24%。比亚迪、宁德时代、吉利、汇川科技等新能源汽车相关股,近段时间多呈上涨趋势。
恒大汽车当前的市值已是2020年3月27日时的5倍。
有分析师表示,恒大汽车股价正处于价值洼地,目前仅为特斯拉的十七分之一。在产品规划、产能布局领域,恒大汽车全面对标特斯拉,且在产品研发及制造基地规划等方面后劲较足。他认为,恒大汽车股价拥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美东时间12月3日,特斯拉收盘价为593.38美元/股(约合人民币3886.76元),总市值约为5624.6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842.58亿元)。
可提振投资者信心
上述分析师认为,恒大汽车此次获大股东回购股票,还可提振投资者信心。而且随着恒驰品牌明年陆续量产,股价有望进一步提升。
白毅阳认为,中国恒大增持也是为表决造车的决心。新能源汽车已是中国恒大集团主营业务。
日前,发改委要求调查新能源汽车投资,核实部分新能源车企在2017年以来在当地投资情况,并点名宝能汽车、恒大汽车。受该消息影响,恒大汽车当时股价暴跌,降幅一度扩大至10%。
在产品未量产的情况下,恒大已规划将在上海、广州等地建设十大智能制造基地,2025年前规划总产量为100万辆/年,2035年前规划总产能为500万辆/年。白毅阳指出,车企产能扩张应谨慎,需警惕汽车行业周期性特点。从最近动作来看,恒大有意向市场发出信号,表明其造车的决心,“一是恒大在上海零部件工厂消息有更新;二是?恒驰1实车曝光;再有就是恒大集团连续增持”。
此前,恒大汽车上海、广州两大生产基地也启动试生产。
11月12日,恒大汽车对外宣布,上海、广州两大生产基地已全面启动试生产调试。两大基地均按工业4.0标准建设,全面达产后1分钟可产1辆车。
为配套恒驰整车生产,恒大汽车计划新建年产10万台套零部件项目?。
11月25日,上海企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平台显示,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将新建新能源车车身零部件建设项目,主要生产车身大型外覆盖件及关键冲压零件、车身总成等汽车部件,年产能为10万件套。
恒驰品牌量产计划也正在推进中。
恒驰量产加速,面临较大竞争压力
数天前,恒驰品牌首款车型恒驰1实车曝光,离量产再近一步。
上述相关人士向财经网汽车透露,恒驰1定位为一款D级纯电动豪华轿车。按照恒驰系列命名规则,该车应名为“恒驰1?SS”,售价区间为25万-50万。
恒驰品牌上市的车型具体名称由“恒驰+数字+两个英文字母”构成。两个英文字母中,第一个英文字母代表车型档次,“L”、“S”、“F”分别代表豪华车型、超豪华车型以及旗舰车型,售价分别在25万以下、25万元至50万元、50万元及以上。
第二个英文字母代表车型分三个类别。轿车车型用“S”,SUV车型用“X”,MPV车型用“M”代表。
易车研究院分析师周丽君表示,恒驰采用的命名规则目前是“车企的主流命名方式”,如领克、WEY、奥迪等品牌,也多采用“数字+字母”为车型命名。
但鉴于恒大汽车量产车型尚未上市,因此对于恒大汽车前景,白毅阳表示,保持谨慎并乐观的态度。
10月27日,恒大汽车上市辅导机构海通证券披露第一期辅导工作进展时,提到截止目前,恒大汽车新能源汽车项目尚未开发完成,在科创板审核阶段预计无法达到量产状态。
具体提示内容主要包括:尚未取得生产和产品准入审批风险;新车研发周期长、费用高昂,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公司全球同步研发多款车型,预期未来需持续较大规模的研发投入;新款车型上市计划不及预期风险;全新的“恒驰”品牌市场拓展风险。
恒驰品牌明年量产上市,将面临较大竞争压力。
2021年,除了恒驰品牌外,竞争对手如特斯拉第二款国产车型Model?Y、岚图汽车首款中大型纯电动SUV?FREE、蔚来第四款产品等均将实现量产交付。特斯拉、蔚来和理想等造车新势力通过抢先布局高端电动车市场,已拥有一定的市场积累。
以特斯拉为例,特斯拉Model?3今年前10月累计销量就达9.2万辆,位列新能源汽车销量榜首。而且随着Model?Y明年国产交付,特斯拉有望实现进一步增量。
传统车企中,广汽埃安系列已初步打开局面,今年前11月累计销量达3万余辆。岚图汽车背靠东风汽车,在市场、技术等方面优势明显。另有上汽智己汽车加快进军步伐,一汽、长安也在筹备高端电动品牌。宝马、奔驰和奥迪等豪华品牌也在加速布局豪华电动车市场。
这都对恒驰品牌构成挑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在广东有句话可谓是流传甚广:揸得本田,捞密都掂!
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开得上本田的,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十分顺利的。广东人重风水,讲究吉利,好听的话都会被认为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出处已无从考证,但是在广东,本田的销量确实非常高。在广东随便一个小城或者县城,过去的5辆车,有2辆是本田那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在本田的车型中,思域算是大家较为熟悉一个车系,现款思域被特别多的年轻人推崇,在造型方面十分高调。但是我们这一代人是对八代思域尤其沉迷。思域能够成为日系“前驱王”,靠的并不是花里胡哨的造型设计,而是那多年下来的技术沉淀,今天就让我带大家一起回顾一下,这台本田“神车”的发展历史。
第一代思域(1972-1979年)
SB1/SG/SE/VB
在1972年,第一代的思域面世,车辆当时的定位是一台正儿八经的“买菜车”,和运动根本不沾边,所以也就没有特别突出的造型设计。但是你能在格栅处看到CVCC的标识,这是当时本田引以为豪的CVCC发动机,全称为Compound?Vortex?Controlled?Combustion,翻译过来就是“复合涡流控制燃烧?”,其主要技术是使发动机燃烧更充分,从而达到高效率和比同期发动机更清洁的目的,那时候的本田就有着“地球梦”的野心,真是让人惊讶。但是当时这车的动力只有60匹马力,自然没有强劲的表现了,第一代的思域就这样诞生了。
第二代思域(1979-1983年)
SL/SS/SR/ST/VC/WD
在1979年,本田对思域进行了更新换代。这一代的思域主要分为了两个车型——1300和1500。本田对第二代思域的内饰进行了大量的优化,乍一看上去还有点豪华,而且本田对新车的底盘进行了重新的调教,用上了前后独立悬架,还加上了后防倾杆,这样就赋予了思域优良的操控性,而思域的运动基因,开始慢慢被激活了。值得一提的是,之前的思域都是亮相本或者旅行版,在1980年追加了三厢版的思域,同时这也是思域第一次拥有三厢车型。
第三代思域(1983-1987年)
SB3/SB4/AG/AH/AJ/AK/AT/EC
在1983年9月,第三代思域如期而至。因为已经进入80年代,这个时候日本的汽车业正式黄金时期,本田思域的定位变得更加亲民,空间大了,也更加舒适了,作为本田的重点车型,横向拓展必不可少。于是第三代思域衍生出了代表思域运动极致的车型——Si。这比大家熟悉的Type?R系列车型早了13年。Si版本在普通车型上升级了动力系统,悬架等运动部件,搭载的是当时本田F1赛车上改进的1.6L?ZC系列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能够去到135匹,百公里加速仅需8.1秒,当时这种小排量汽车的“暴力”让欧美人也感到吃惊。
第四代思域(1987-1991)
ED/EE/EF/SH
得益于前三代车型积累下的经验,第四代思域变得更加完善。而EF代号车型也被大家熟知。无论在外观还是内饰方面,这一代车型都更接近现代汽车了,发动机的排量选择也更多了,1.3L、1.4L、1.5L、1.6L都能够选择,针对不同人们的用车需求,甚至有6速手动的变速箱可以选择。不得不说的是,本田把自家当时含金量最高的技术都堆在这台小车的高性能版上面了。SiR版本的车型,搭载了前后双叉臂独立悬架,著名的B16A发动机,零百加速7.4秒,而这台发动机的厉害之处就是,它有着本田“信仰式”存在的VTEC技术,简而言之就是,低转速时省油乖张,一旦突破临界点达到高转区间,发动机就会改变“性格”,进气量激增,配合喷油量的增多,爆发出强大的动力,相当于装了一个“隐形涡轮”。
第五代思域(1991-1995年)
EG/EH/EJ
进入90年代,第五代的思域来了。外形变得更加“世故”,圆润是当时的主旋律,不仅在日本“风生水起”,更是在各大洲引爆激情。美国日本欧洲等等汽车文化大国,众多的车主都在自主改装这代的思域,在我国当时也有少量出现。值得一提的是,这一代的思域孕育了火遍全球的思域SiR?2(EG6),这款小钢炮如果你有机会见到实车,你很难会去拒绝它,而在山路和赛道上,这台车的身影更是经常出现。
第六代思域(1995-2000)
EK/EJ/EM
第六代思域在1995年前来报到。这一代车型最亮眼的就是诞生了著名的Type?R版高性能思域。最为继任者,这一代的思域在外观设计上更加主流,因为底盘的高素质悬架,所以它在同级中的操控也是数一数二的,CVT变速箱的加入让思域显得非常之超前。而这代思域也是国内朋友们相对熟悉的,而国内朋友最渴望得到的,是代号为EK9的首款Type?R,其经典的设计到今天依然火爆!红色的标志彰显其沸腾的热血。
第七代思域(2000-2005年)
EM/ES/EP/EU
第七代思域对于国内的朋友来说可能比较陌生,但是这代思域相比之前的车型,会更加舒适,外观方面留给了车主更多可改进的地方。这一代车型的主要销售市场其实是在欧洲,所以车辆的设计也基本符合当时欧洲的风格,座椅是绒布的,这种设计一直到现在,还是部分人最惋惜的设计之一,因为后期基本没有车会用绒布去包裹座椅了。而我的一位同事,在最近就入手了一部17年车龄的思域,27万公里的征程还是显得十分精神。
第八代思域(2005-2011年)
FD/FA/FG/FK/FN
代号为FD的这一代的思域估计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一代了。这也是思域正式进入国内销售的“第一代车型”。其中还脱胎了它的国产版“姊妹车型”——思铭。这一代的思域在外观和内饰上都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外观更加具有流线化,而低矮扁塌的车头造型一直被某些人吐糟,但是这也是它的特色之一。内饰的上下分层双屏仪表盘也是其设计特色,充满了科技感。
第九代思域(2011-2015)
FB/FG
在2010年,第九代思域推出,但是这代思域在国内的市场貌似比八代要“冷清”一点。外观内饰上相比八代变化不是特别多,这代的Type?R车型则是首次搭载了涡轮增压发动机,在纽北赛道创下了7分50秒63的最快前驱车记录(当时),K20C发动机因此也名噪一时,310匹马力,用你右手的6速手动变速箱去把控,光是想一下就把持不住了。
第十代思域(2015-现在)
FC
在2015年末,本田的第十代思域上市。这一代的本田思域完全放弃了“日系”风格的设计,更加像欧美车型。其搭载的是地球梦1.5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77马力,“平民版”车型就已经如此高门槛,导致上市初的销量不温不火,但是现在,思域的销量逐渐回升,已经成为热门车型,大部分年轻人都会选择它作为座驾。
写在最后:思域能够成为本田的“神车”,其实不是偶然。前驱王者的争夺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高尔夫给到的压力和福克斯的沉沦,让思域能够脱颖而出,但是随着第十代思域的上市,当初那种“JDM”的感觉已经不再明显,这更像一台讨好欧美人的车型,但是在发展长河中,思域究竟何去何从,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