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查不出故障原因可以退车吗_威马汽车退车条款

新车查不出故障原因可以退车吗_威马汽车退车条款

3838px 2025-04-13 生活 100 次浏览 0个评论

5月,Model3再次用月销过万的方式证明了自己独一档的热度,用于生产Model?Y的上海超级工厂二期工程预计也将于年底完工,特斯拉在中国市场上的高光时刻已注定唾手可得。而另一面,中国本土诞生的造车新势力们在2020年里拉开的却是一张关乎生死的大幕。

新车查不出故障原因可以退车吗_威马汽车退车条款

造车新势力们大多是在2014年或2015年高调入场的,高峰时期国内至少有50家新兴造车企业,人人都兴致冲冲,充满梦想,但生死淘汰的发令枪也是从入场的那一刻就开始响起的。

资金短缺,规模不足,完整供应链难以形成……,新势力们一路上有着无数避不开的深坑,过去的5、6年里,跌落坑内,黯然离场的不在少数。另一方面,大众、丰田、通用等传统汽车巨头也正在调转船头,准备进场,再加上补贴政策的持续退坡,业内比较共识的一种说法是,最终14、15年的这波造车新势力中至多能够留下三家。据乘联会月度数据显示,今年5月,只有蔚来、理想、威马、小鹏、合众、新特、国机智骏、领途8家造车新势力有新车卖出。如果根据1-5月的累计销量来排列造车新势力座次的话,那么目前的次序应该是蔚来、理想、小鹏和威马,这四家也被公认为是造车新势力中的第一梯队,最终能够在下半场中熬出头的,大概率也将会从这四位中产生。?

2020年新势力们动作频频,威马显乏力

2月份的疫情对新兴造车企业的影响并没有像传统车企那么巨大。相反,由于2020年的补贴新政将在7月22日执行,国补额度将继续退坡10%,这也引发了一轮消费的集中爆发。蔚来在5月份创下了历史销量新高,理想仅用6个半月就实现了累计销量过万,威马连续三月销量环比上升,如果不出意外,这些纪录还会在6月被继续打破。但外界对于企业预期的判断并不仅仅来自于销量,这也是为什么年销量不足40万辆的特斯拉,市值仍能够超越丰田的原因。

头部的这四家新兴企业进入到2020年都有着或大或小的动作。蔚来是第一个出来放大招的,先是续航提升到580km的新款ES8在4月里开始交付,二是拿到了合肥建投的70亿投资,随后轿跑SUV蔚来EC6又在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亮相,后面还有轿车ET7蓄势待发,蔚来终于在2020年里拨云见日,看到了光亮。

小鹏虽在销量上处于下风,但新推出的轿跑车P7却赢得了不错的口碑,更重要的是敢于直接对标Model3的P7为小鹏立下了技术先进的品牌人设,这在下半场的竞争中显然会是一个关键因素。?

理想的绝大多数动静都是来自于几个与故障有关的案例,但理想ONE创下了新品牌195天交付1万辆的纪录也算是足够硬气,而且理想ONE所走的插混路线,是一条避开了纯电对手的不同赛道,现在看来似乎还真押对了宝。

相比之下,第一梯队中的威马虽然暂时有销量护体,但从动作来看却是后劲最不足的一个。5月“威马畅享日”中大张旗鼓推出的EX5-Z其实不过是EX5年度改款,并没有实质性的技术进化,续航依旧保持着老款400?km和520?km的水平,与目前主流新产品的600?km续航有着明显差距。尽管威马官方透露截6月1日EX5-Z的高意向用户已超4万,订单数突破6000辆,但最终能有多少转化成实际销量,6月份的数据很快就会给出答案。?

“威马畅享日”中的另一个重头戏是纯电概念轿车MAVEN的亮相。这款概念车采用威马自主研发的Living?Architecture智能电子电器架构,5G环境下五分钟可以更新全车软件,?NEDC综合续航里程800?km,自动辅助驾驶功能也是跳过了L3直达L4级别,理应是一块给足外界信心的金字招牌。但先不讨论为何MAVEN概念车与大众?ID.?Vizzion?Concept会有那么大程度的撞脸,只是从科幻到可以直接参演星战大片的内外设计来看,2021年能不能真的见到MAVEN量产也是需要画个问号的。

至于去年广州车展上市的EX6?Plus,目前依旧是哑火状态,5月销量仅为82辆,累计销量506辆,对整体贡献甚微。如果下半场开局,威马依旧还要靠EX5-Z一款产品苦撑的话,掉出第一梯队恐怕不会是小概率事件。

务实理工男画风突变,“碰瓷”营销成日常

在所有的新兴造车企业中,威马的开局是最顺风顺水的,早在2018年威马就通过控股中顺汽车获得了生产资质,也成为了最早实现自建工厂的造车新势力企业之一。自建工厂最大的优势是能够将制造、物流、零部件配套等方面整合在一起,可以从源头上控制品质,而彼时的蔚来、小鹏等对手还只能是委身于江淮、海马,依靠代工方式生产。

与从互联网行业切换赛道入场的其他新企业不同,威马的初创团队是由有着深厚资历的汽车业内人士组建。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曾任沃尔沃轿车董事会董事,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等职务;品牌战略副总裁陆斌曾在上海通用、吉利、奇瑞工作;首席运营官徐焕新则先后在德国?FEV、大众、奔驰、沃尔沃等公司任职,同时具有研发和营销背景;首席财务官张然、设计总监孙震等人也都是各自领域内的资深人士。有了自建工厂和专业团队做支撑,威马也是最早实现产品交付的造车新势力之一,首款纯电动SUV车型EX5在2018年底就已经开始陆续交付,而同期能够跑在威马汽前面的新势力也只有蔚来。

在销售层面,威马也要比几个主要对手更早展现出了B端C端两手都够硬的特点。在大客户方面,威马EX5获得过全国政府采购订单,并且得到了采购单位的认可。旗下的“即客行”出行服务则负责向共享出行领域发力,首个落地项目是与海南省进行合作。尽管2019年威马没能兑现CEO沈晖所说的10万辆交付,但当年16876辆的销量还是力压了小鹏,稳稳坐在了造车新势力销量榜第二的位置上。

由于初创团队中的很多成员都有过主流主机厂的工作经历,因此威马初期能够迅速在研发和营销方面形成体系。产品研发以“吉利”为主,营销层面则带有明显“上汽通用”的影子。尽管初期产品问题不少,但还是能够体会到威马是愿意为客户解决问题,管理层也是在积极倾听用户声音的,甚至一些质量问题,用户会在微博上直接@沈晖或是陆斌,比如前期对于用户反馈的诸如后排座椅支持性不足,车门漏风等产品问题,团队也会快速跟进解决。初期的威马给人的感觉更像是“理工男”,营销上并没有太多的花哨动作,但在销售服务方面却作风踏实。

进入2020年,虽然没有真正意义上新产品加入,但外界却是能够感觉到威马在营销上的画风突变。5月10日的“威马畅想日”云发布会据称有1.4亿人观看,这显然是一个了不起的数据,威马请来了颇受年轻人欢迎的脱口秀演员卡姆、王建国担任嘉宾主持,威马EX5-Z的消费人群也锁定为了”泛Z世代“新青年,为了配合新的产品定位,CEO沈晖甚至还大胆突破秀了一段Rap表演。但是基于EX5改款而来的EX5-Z实际上已经是在市场上征战了两年时间的“老面孔”了,受底层硬件的制约,EX5-Z在智能化方面的提升相当有限,因此无论是设计,还是续航能力,驾驶辅助技术都难成亮点。最终EX5-Z是否会对”泛Z世代“真的有吸引力,或者说年轻人有什么理由从竞争最激烈的15万-20万元价格区间里去选择EX5-Z,威马并没能在它营销故事中解释明白。

下半场开局时,也正是因为没有产品开路,营销团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威马也从务实的“理工男”形象变得八面玲珑起来,其中蹭罗永浩直播流量的策划最让人影响深刻。3月19日罗永浩微博宣布要做电商直播,沈晖当天就微博转发了罗永浩直播卖货的消息。随后威马官方微博高调喊话老罗,老罗方面也积极互动回应。之后网上便流传出一份罗永浩直播卖货清单,威马汽车赫然在列且高居第一位,而最终老罗直播卖的却是哈弗F7,与威马没有半点的关系。威马对此的解释是双方谈过但没谈成,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场源自微博的喧嚣都像是威马自导自演的一次事件营销。而“碰瓷”特斯拉更是成为了威马营销团队的工作日常,次数之多可谓是新势力之冠。

与威马同期入场的对手,除了在产品方面有了明确布局之外,营销上也都逐渐找到了感觉,给消费者留下了清晰的品牌画像,比如蔚来是优质服务见长,小鹏的驾驶辅助技术更加出色,理想突出的是没有里程焦虑,相比之下,威马的营销脉络却并不清晰。2019年9月,威马邀请到前优信CMO王鑫加盟,任首席增长官,组建新的品牌营销团队,目的是让用户群体进一步的认识威马,但时至今日威马仍没能树立起切合自己调性的品牌标签,屡屡在社交平台上秀出的碰瓷技巧反倒是让人印象深刻。

尽管威马目前连续三个月保持环比增长,但月均千辆出头的规模距离毛利率为正显然还有很大的距离,后续车型的研发与技术的研发都需要不断的投入,因此资金问题也是威马一个关键。2109年11月威马汽车首席战略官Rupert?Mitchell曾向外界透露,公司正寻求获得D轮10亿美元(约合70亿人民币)的融资,并有望在未来6个月内完成,但最终6个月后这笔融资并未按期到位。年初所传出的威马降薪,全体员工取消年终奖,13薪延后至6月发放等消息都暴露出了威马现金流紧缺的现状。

相比之下,威马的对手们暂时都摆脱了资金的苦恼。蔚来4月喜提合肥建投的70亿元投资,并将中国总部落户合肥,此外,按照目前的销量表现来看,蔚来预计二季度毛利率将有大幅改善,整车毛利或超5%。小鹏虽融资方面并未像蔚来般强势,不过据称小鹏已向美股市场秘密提交IPO文件,计划融资5亿美金。至于理想更是一直在闷声发财,继去年8月王兴个人向理想投资2.85亿美元之后,6月24日又爆出消息,理想将获得美团领投的5.5亿美元D轮融资,如果最终消息属实,理想也算是顺利渡过了“钱关”。

从自身角度来看,威马在后续产品跟进,营销策略支撑,资金保障等关键项上目前都难谈稳健,新势力“销量第二“的座次也已被理想、小鹏反超,前路注定不会平坦。从新能源行业局面来看,前有特斯拉不断降低成本的下压式绞杀,后有传统汽车巨头们的摩拳擦掌与跃跃欲试,左右又有新势力同僚们的近身肉搏,处境同样严峻。下半场哨声已经响起,倒下还是顽强继续,越来越多的新势力企业交出了答卷,威马依然在前行的路上,但也亟需战术调整,否则在新势力们合纵连横对抗特斯拉的“三英战吕布”大戏中,恐怕很难会给威马留出位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日前,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特斯拉信心保障计划已经在?2020?年?10?月?16?日终止执行并下线,此后的购车订单均不再享受该计划的保障。也就是说今后购车订单均不再享受购车后七天内无理由退车服务。对于信心保障计划的突然终止,特斯拉方面尚未给出相关回应。

还车退款政策取消

据悉,这项计划只要满足“车辆没有损坏”“里程表读数未超过1600公里”等条件,买家就能在7天内将车辆退还给特斯拉,并获得全额退款。

此前,特斯拉中国官网宣布国产Model?3系列车型再次下调数万元。相关报道指出,本轮降价后,会有较多车主行使“信心保障计划”退车,而特斯拉在此时选择下线该计划,正是为了降低退车产生的成本。

此外,有业内人士认为,特斯拉此次取消信心保障计划或与其旗下车型频繁下调价格有关。10月1日,特斯拉中国官网宣布,中国制造Model?3标准续航升级版补贴后售价为24.99万元,中国制造Model?3长续航后轮驱动版补贴后售价为30.99万元。

不止Model?3,近日,国产Model?S长续航版和高性能版的价格下调了2.3万元。其中,Model?S长续航版的售价从75.69万元下降至73.39万元,而高性能版的售价则从85.69万元下降至83.39万元,下调幅度为3%。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3月,特斯拉正式面向全球消费者推出“信心保障计划”。彼时正值特斯拉推出标准版Model?3,并将销售方式转为线上销售。而“信心保障计划”的推出,一方面打消了车主对售后的疑虑,同时也彰显了车企对自家车辆产品力的自信。

此前,车主对特斯拉官方多次无征兆降价不满,而信心保障计划则成了车主们最好的维权方式。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发布声明表示,将对符合7天信心保障计划内的车主赠送3年免费超充使用权益。

因为频繁降价等原因,特斯拉一直处于“割韭菜”争议的漩涡。如今取消该计划,对国内消费者的购车情况或许会有一定影响。

但有业内人士认为,取消信息保障计划对特斯拉国内的销量不会有太大影响。一方面是,其他车企都没有相关保障。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随着特斯拉的保有量上升,消费者甚至愿意排队买车,取消计划对潜在消费者没太大影响,还能降低成本。

销量成绩逐步下滑

有报道称,马斯克曾向全体员工转发内部信,表示特斯拉计划将今年第四季度电动汽车产量环比提高近20%,实现2020年总产量达到50万辆的目标。

而根据其之前公布的产量及交付量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特斯拉分别向消费者交付8.84万辆、9.065万辆、13.93万辆电动汽车,累计交付31.835万辆。换言之,这也意味着特斯拉在第四季度将要交付18.165万辆电动汽车,才能达到“50万辆”的目标。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9月特斯拉在中国销量为1.13万辆,位居9月新能源乘用车企销量排名第三。1-9月累计销售7.99辆。值得注意的是,8月特斯拉的交付量为1.18万辆,7月交付1.4万辆。由此可见,特斯拉近期的销售情况呈现出下滑的势头。

如今新能源车企因为政策推动和产品本身的说服力在市场中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据悉,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突破了300万辆。国内的一些造车新势力今年在销量上也基本都实现了上涨。

从销量来看,当前的国内新势力车企中,蔚来销量总数第一,交付至今的销量已经超过了5万辆,今年9月份销量达到4708台,同比增长133.2%。排名第二的威马汽车,交付至今销量超过36000辆,而今年9月销量达2107辆,同比提升38.8%,实现环比?"七连增"。而小鹏汽车在今年9月交付量为3478辆,以及9月份销量排名第二的理想汽车,交出了3504台的好成绩。虽然相比之下国内的造车新势力距离特斯拉还有一段距离,但是从销量上看与特斯拉正在拉近。

而特斯拉信心保障计划的取消,以及近期在北美推出新款Model?3、而国内未能同步上新一事是否会对国内销量有影响我们不可知。由于受全球疫情影响,在其它板块仍未完全复苏的大背景下,对于特斯拉而言,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无需多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转载请注明来自成都新闻网,本文标题:《新车查不出故障原因可以退车吗_威马汽车退车条款》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00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