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一下“牧马人”和“悍马”的性能

对比一下“牧马人”和“悍马”的性能

3838px 2025-04-14 汽车 26 次浏览 0个评论

虽然悍马和牧马人从价格上是倍数关系,但是我还是认为牧马人的越野性能更强,我相信每一个真正懂得牧马人内涵的人都会认同我的观点。

对比一下“牧马人”和“悍马”的性能

首先,越野,不是在温室中洒水和泥中的作秀,而是到野外去做真正的越野,越野车相对来说不是注重先进性,更注重的是可靠性,悍马烧的高标号汽油,你从祖国东部城市去趟西藏越野,你看能加到油不?更谈何越野?不可能自己还带辆油车出去越野吧?你看到国内有谁用悍马做过真正的越野?而牧马人经过这么多年历史千锤百炼懂得哪些是必需的,而哪些是华而不实的,比如发动机的压缩比就控制了,虽然看起来不见得先进,但是93#的汽油,西藏也有得加,越野去到哪里都不怕没油加。像经典的牧马人系列的国产212,各种越野比赛随处可见他的身影,好修,满街都是人会修理,这点很重要,出去越野不出故障是不可能的。还有就是性能,经过改装差别也不见得有,本身越野性能就不弱。还有很多,就不一一说了...

旱马的长轴距是最大的软肋,甚至普拉多都比它强。牧马人有好的底盘和强大的4驱系统,陆虎卫士都不是它的对手

说到悍马,大家脑海里肯定会出现以下的情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一辆辆超宽超庞大,瞪着两只圆眼睛,全副武装,凶神恶煞,说不准顶上还战着一位操作车顶全方位机枪的士兵的悍马.这是第一代的悍马H1,属于专门为美国陆军生产的一中高机动车辆,使用闻名的HIMI V8发动机,在设计时便考虑了各种各样的战场环境,甚至为了应付战场上的突发情况,使用全美军通用油料,就是可以同时在飞机,坦克和各种车辆上使用的统一燃料,军车的出身,悍马便给人硬汉的形象,连真正的"硬汉"阿诺`施瓦辛格都拥有一辆悍马H1.悍马给人硬汉的形象多半是因为H1的功劳.中国两家公司也引进了H1的技术生产车型,现在进入军队服役的是东风汗马,造型上和HI基本一样,但是价格从H1的160万降到80万左右

之后出现的H2,H3属于悍马的民用版本,在舒适性,公路适航性上都有了妥协,不同于HI的"一个移动的钢制盒子",H2,H3完全适应了军转民的生活.虽然还挂着悍马的牌子,但是H2,H3给人的印象就只剩"大"而已了,和H1一样,H2由于车身过宽,不适合丛林越野而适合沙漠越野,H3则比较折衷.

值得一提的是悍马H6,这是改装厂在悍马H2的基础上加长车身和多加了一对后轮轴,因为有6个车轮所以命名H2,但兵不是通用原厂的命名。

至于比悍马强的车,也有很多

首先就是陆虎.陆虎响亮的"越野车中的劳斯莱斯"的名号想必大家都知道,这可不是吹的,特别是陆虎卫士系列,自第一代车型生产之今,仍有70%在使用中,就算是最新的卫士系列,外形仍没有太大的改变,只是在人性化上增加了空调,电窗等设备,不过仍没有配备任何GPS或电子程序,属于最原始的机械越野车.还有其他的陆虎系列,如揽胜,神行者,发现等,虽然没有卫士的原始美感,但都配置了陆虎公司研制的最新技术,如空气悬挂,陡坡缓降系统等(陆虎属于宝马时,宝马也使用了这个系统装备在了宝马集团的第一款SUV/SAV(宝马自称,全天侯全地形越野车)-X5上,在X5上,陡坡缓降系统整合在了X-DRIVE里),现在仍有大量的卫士在英军服役.

其次是奔驰G级.奔驰G和陆虎发现2一样,从第一代车型至今外形没有太多的变化,经过多年的改进,增加了多项人性化设备,同时也有高性能版本推出,如AMG的G系列,就配备了5.5升的机械增压发动机,外形增加了进气口包边,侧裙等,注意,没有尾翼哦.奔驰G也是军车,现在德国陆军服役.早年前美国政府曾赠送我国奔驰G级的第一代车型,现仍在使用中,可见其"皮糙耐干"

JEEP的牧马人

JEEP,越野始祖,绝对不会生产工具越野车之外的车型,JEEP便是其强悍的轻量级产品,简单,小巧的外形造就了其极轻的车身,即使使用在越野车级别有点被人"看不起"的直6发动机,也有一身好工夫.打个形象的比方,装备V8 400马力法拉利F430不见得比4缸三菱E9快.和悍马不同,牧马人小巧的车身比较适合森林越野.

别克和本田哪个牌子好

套娃解决了很多产品的设计难题,对于企业来说套娃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但套娃这把双刃剑如果玩不好,很容易把自己剌了。

在豪华车领域,两大套娃高手奔驰以及宝马走了两条不同的路线,前者套娃套出新高度,看什么都像S级,后者一头栽进死胡同里,看什么都像3系。

如果让我给粉丝推荐,那么买宝马尺寸越小越好,买奔驰,越大越good。

宝马这个有着百年运动基因的品牌,其操控特性与生俱来,虽然宝马大楼的顶级工程师可以将大尺寸长轴距带来的物力劣势转化为空间优势,在不影响操控的情况下放大乘坐空间。

但在自家产品序列中,尺寸越大的产品,操控必然越弱,你开着庞大的7系,永远没有婀娜多姿的3系的潇洒身段,它能完成云中穿梭的动作,7系颇显臃肿的身段固然做不到。

难受的是,因为双肾格栅的存在,宝马轿车产品最大的短板非常明显,无法解决有效画面上的层次雕刻感问题,也就是说尺寸越大的宝马,越难看。

对比3系以及5系你会发现,宝马的这种固有设计决定了它的3系永远要比5系好看,原因是更宽、更长的5系无法解决前脸与双肾格栅的调配问题,这也使得5系显得更为臃肿。

而在5系以及7系上,这一问题会被继续放大,不少网友嘲笑的7系大鼻孔,就是因为宝马无法调整格栅、大灯的配合,使得产品视觉冲击力进一步减弱。

回头再看3系,你会觉得这是多么精致的一款车。

最让人难受的是,宝马无法克服一个豪华感瓶颈的问题,在更旗舰的7系上,很遗憾你看不到能与LS、S级抗衡的设计,宝马的固有运动思维限制了其他维度的发展,摆脱都百万旗舰了,玩运动别人为何不选择保时捷?

百万旗舰应该什么样?奔驰其实很好的给出了答案,南方富商为什么选择S级作为出行座驾?S级操控可是出了名的差,买奔驰我曾经说过,尺寸越大的奔驰越难开,但是豪华感与设计感却直线飙升。

你以为那些花了百万的买S级的用户,追求的是操控吗?恰恰想法的是,他们更在乎产品的舒适性、豪华感以及行政诉求是否高。

简单翻译下:

都50岁的人了,我还要什么操控?出门谈生意我自己开7系,还不如坐在后排请个司机有面儿。

能百万入手顶级旗舰的消费者,非富即贵,7系运动的定位与潜在消费者偏差巨大。

奔驰的设计其实很优秀,从S级上下来的设计,下放到任何一台车上都足够有产品魅力。

尺寸最大的S680,无论是前脸、腰线、气势都对得起百万身价,而且考虑到供货量不足的问题,680依然是顶级商贾的首选车,没有原因,因为它符合潜在消费诉求,足够壕。

尺寸再小点的普通S级,同样延续了S680的风格,虽然尺寸小了点,但是原本的设计标签还在,恰到好处的镀铬,足够出色的线条感,下坠的腰线以及流线的线条,看S级,不怒自威。

E级其实是目前最受欢迎的奔驰轿车,原因是它满足了一些商政人士的出行诉求,买不起S级退一步选择E级,50米开外你就分不清E、S,这正是潜在用户想要达到的效果。

在E级别上,非常有意思的是同样使用了S级这样的单腰线设计,车尾下坠,车头稳重,侧面整体在设计方面可谓多惶不让,考虑到不高的售价,甚至大批7系的潜在用户,都会转向E级上。

至于C级,尺寸更小但是同样有着S级的设计语言,它更像小版的S级,但因为尺寸小,前脸画面小,使得S基原本出色的设计标签无法更好的拓展,所以从气势上来说,C级远远不如前两者,但单单从设计上来说,还保持了较高的高度。

退一步横向比较3系跟C系,你会觉得宝马的运动风格在3系上发挥到了极致,使得3系要比C级更具有魅惑力。

奔驰注重商务行政,驾驶感受不够出色,所以买奔驰一定要买大号的S级,才能体会到奔驰的精髓,而至于宝马,3系则代表了宝马的运动精神,尺寸越小越好。

说谁比谁强是不客观的。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市场定位。关键是适合自己。每个品牌其实都有自己的市场定位。

德国汽车

优点:技术含量高,操控好,加速快,做工严谨,外观简洁,驾驶感好,底盘扎实,操控加速一流(仅限宝马、大众、奔驰、奥迪、保时捷)。奔驰奥迪注重舒适性,宝马大众保时捷驾驶乐趣很大,在加速性和高速行驶稳定性方面都很不错。

缺点:因为德国人对机械的追求太过分了,技术太先进,保养是同级别中最贵的,但是性能绝对顶尖,动力加速会有很强的推动感。

2.法律制度:

底盘一流,操控良好,外观个性,做工扎实,但技术落后。扭力梁悬挂,还是用的4AT,开起来感觉很舒服很扎实。好在现在已经开始关注中国市场了,比如3008,C4L,C5,508,都是进口的。

3.英国部:

豪华,像个气质美女,都是高端品牌,比如劳斯莱斯,宾利,路虎,捷豹。当然,价格一般都不低。好不好,性能指标相对其他车比较统一,

不算太突出也不算太差,比较适中,但是英国不走低端,所以我们平时少谈。车是好车,但是很多普通人买不起。

二、日语:

特点:日系车以造车为主,主要在纯越野车上下功夫。越野车的越野性能确实不错。

但是轿车和城市SUV相比,水平很一般,主要是底盘不够扎实,行驶不够平稳,操控性差,动力比同排德美车差很多,轿车用的材料一般,不够实在,太薄,隔音效果也一般。

金属片非常薄

可能跟追求省油有关吧,

三、美国部:

美容部分为两期。刚开始美系油耗高,座椅很舒服,车型庞大,做工有点粗糙。现在,美系已经大不一样了,有向德系靠拢的趋势。沿袭德系理念,做工更加精细,底盘扎实,车身重量下降,没有以前贵了。

缺点是,但是失去了原有的美国风味,美国人更注重耐用性,耐用性排在第一位。

发动机都很棒,缺点就是变速箱很一般,档位太少,不够平顺。

4.韩语系:

韩系车也分两期。刚开始他们模仿日语,各方面都很像日语,但是没有日语好。但是现在韩国车开始模仿德系车了。其实现在的韩系车其实都有自己的特色,操控性、舒适性、科技感和外观做工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不过还是有一点,尤其是新款索纳塔和K5的发布,设计还是出自奥迪设计师之手,但是外观还是值得肯定的,还有它的制造缺陷。内饰外观都不错,但是用料和做工一般,像日系车一样薄,不够实惠。韩系车最大的软肋就是品牌认知度,一般认为不如欧美车高端。

自主品牌现在的水平已经很接近韩系车了,自主品牌现在的劣势是底盘不够扎实,动力不够强劲,耐用性不够好。总觉得工艺上有欠缺,尤其是细节的处理,大概就是这样。

全球造车能力最强的国家排名是,

第一个德国代表品牌奔驰宝马奥迪大众阿斯顿马丁兰博基尼

2美国凯迪拉克特斯拉通用福特林肯

3英国宾利捷豹路虎

4意大利玛莎拉蒂法拉利

5瑞典沃尔沃,世界安全第一。

6日本丰田本田日产讴歌雷克萨斯

7法国雷诺标志雪铁龙

8韩国现代起亚

9中国吉利哈弗传奇长安比亚迪,

百万购车补贴

转载请注明来自成都新闻网,本文标题:《对比一下“牧马人”和“悍马”的性能》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6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