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万亿的二手车市场最终落入传统还是电商?
近日,商务部发文表示,汽车后市场持续复苏,二手车、汽车改装、报废机动车、共享出行、充电设施等领域实现交易额超1万亿元,有力地拉动了汽车消费。随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二手车已经成为汽车消费增长的主动力之一。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肖政三认为,中国汽车市场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就在二手车上。
市场快速复苏
单独拿出二手车行业,事实上已经是准万亿市场规模的行业。2019年,国内二手车市场累计交易金额达到9356.86亿元。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二手车市场交易金额下降5%,但仍有8888.4亿元。随着疫情影响的降低,二手车市场已经快速回暖。2021年1月份二手车交易量相比2019年同比增长19.52%,交易金额为918.52亿元。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肖政三表示,在相关政策对行业的推动下,2021年将是中国汽车二手车市场发展元年,行业将会真正步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通道。2021年国内二手车交易量肯定会突破1600万辆。有关机构更是预测,到2025年,我国二手车市场规模将超过2.87万亿元。
客观看待,市场格局未成型
目前,国内二手车仍以个人交易+经济模式为主,其中4S集团占比为8.2%,车商销售占比为36.6%,个人交易占比最大,为55.2%。个人交易占比高是因为部分“背车”行为没有分拣。
对比美国二手车流通数据,美国汽车市场上,二手车交易新车经销商、二手车经销商和私人交易之间的占比大约是5:5:4,而且最近的几年的比例都比较接近。
目前国内二手车经销、经济规模都不大,2020车商营商环境调查报告显示,库存规模低于30辆的占比为83.5%,库存100辆以上的占比仅2.6%。车商人员规模超过10人的占比仅为14.2%。
目前国内二手车交易市场+小车商为行业主流形态。交易量2万辆以下的市场占比为90.6%,交易量大于10万辆的市场占比仅为1.4%。
从百强交易市场发展状态反映出行业集中度在不断提升,年交易2万辆以下的市场在逐年减少,2019年,百强交易市场中已没有2万辆以下的市场,其中5~10万和10万台以上的市场在逐年增加。
目前国内新车经销商的二手车业务大多数停留在置换层面。对比美国,美国最大的汽车经销商AUTONATION 2019年二手车零售是批发收入的16.9倍。
经销商二手车经营活动大都是以经纪的方式完成,几乎所有的经销商都采用经纪模式。在112份有效问卷中,只有一个样本车辆收购进入公司名下,其他经销商都或多或少地采用个人“背户”的方式。
市场运行,增长态势确立
2020年二手车共交易1434万辆,同比下降3.9%,交易额同比下降5%。2020年汽车市场一定程度上受到疫情影响。但观察最近几年的二手车交易情况,近几年二手车市场总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从最近三年的二手车经理人指数可见,通常从8月份开始,二手车市场进入旺盛期。
2020年交易量排名前十位的省市情况如图,其中排名前三的省份为广东省、浙江省和山东省,交易量分别为205.3万辆,134.3万辆和121.2万辆。
在跨区域迁出的省市中,北京为最高,迁出占比为54.91%,后面四个省份依次为安徽、四川、浙江和辽宁。
市场虽在上升,但二手车电商的战场渐已冷却
十年硝烟本以为是三分天下,耗资数百亿的大战,最终却是没能角逐出一个行业寡头?最终行业再次回归到车商时代。
在资本的热潮退去之后,对于无法盈利的整个行业来说,如何活下去,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头号难题。借着自媒体这股东风,很多车商都转型成新型二手车商,什么叫新型二手车商呢?更多的是思维的新,认知的新,从传统的线下市场拉客、寻找买卖车辆显示,从而变成拍起了短视频,把业务搬到了网络上。车商的成功转型,从防守转变成进攻,被动变主动,二手车电商市场很可能已无仗可打。
电商似乎并没有带来整个二手车行业产品流通效率的提升,也没有解决这个行业不诚信、无法标准化、检测标准有漏洞等固有的问题。
二手车电商的时代,已经落幕了。汽车,不论新车或二手车,这个庞大的准万亿市场,可能真的是互联网最难颠覆的行业。
11月数据发布,2~4季度汽车销量连续上涨,多数人士看好2021年车市。然而,12月10日,在“2020中国汽车金融产业峰会”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却认为:“今年汽车销量止跌回升,并不意味着车市出现了规律性拐点。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过程中,汽车市场的内生动力,将来源于二手车和金融两方面。”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
2021年谨慎乐观
当多数业界人士坚定看好2021年车市回暖的时候,沈进军却要提出“要谨慎乐观”。
乘联会数据显示,11月,我国乘用车销量为208.1万辆,同比增幅8%,这是乘用车大盘连续5个月增速保持在8%左右。乘联会认为:“2021年车市将承接2020年的持续回暖趋势,增长势头较强,并预测明年我国车市零售增速可达7%。”
沈进军却提出了不同看法,他坦率地说:“今年年初各大机构、各位专家都不看好2020年市场,但是进入二季度以来,汽车市场月月飘红。到了年底专家们又说了,明年依旧会延续好的势头。协会判断,我们需要保持一个谨慎乐观的态度。今年的市场好,不是因为市场出现了规律性拐点,而是由于疫情,大家一定要注意是疫情带来的市场回暖。”
唯有激发内生动力,才能改变汽车“政策市”的现状。沈进军分析称:“我们的汽车市场,或者说我们的汽车产业发展,这些年来都是靠政策,一旦市场有了风吹草动,大家都期待政府快出刺激政策。当前,‘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形成,格局战略的基本点就是要扩大内需、扩大消费,而汽车是第一大消费品。然而,当下结构性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需要尽快调整,激发汽车市场产生内生的动力推动产业向前发展。要产生内生的动力,不能靠政策。我觉得内生的动力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二手车,另一方面是发展汽车金融。”
显然,在沈进军看来,汽车金融和二手车市场的发展,正成为当前我国汽车市场中最活跃的两个因素。
金融快速增长,二手车短板明显
尽管主机厂对汽车后市场越来越重视,但从全行业看,汽车金融和二手车两大板块发展却呈现严重冷热不均的状态。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
在新车毛利贡献越来越低的情况下,汽车金融正成为经销商营收利润的主要增长点。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分析称:“我国汽车金融规模从1999年的29亿元发展到2019年的2.2万亿元。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从2015年开始汽车金融渗透率每年提升3~5个百分点,2019年金融渗透率在42%~43%左右,即每100台新车中有超过40台是通过金融方式购买的,预计2020年金融渗透率会超过50%。从经销商层面看,2018年金融对利润的贡献只有17%,2019年金融对利润的贡献是21%,到今年上半年达到了24%。美国汽车市场金融对利润贡献是25%,我们现在已经达到了相同的水平。”
相较于汽车金融贡献率年年攀升,二手车对经销商的利润贡献却与发达国家差距极大。郎学红表示:“据调查数据,二手车只贡献了经销商利润的2%,而美国二手车对经销商利润贡献达到了13%。显然,在成熟市场经销商二手车的利润空间已经超出新车。”
在郎学红看来,汽车产业面临转型升级不仅要在宏观上补短板,而且要在微观层面,对于经销商来说业务结构也要补短版。
政策陆续出台?利好持续释放
过去10年,与新车市场相比,我国二手车交易并不十分活跃。然而,汽车流通协会认为,随着相关政策陆续出台,未来二手车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沈进军介绍说:“今年3月31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公布了二手车经销企业增值税从2%调减至0.5%的政策。这不是刺激政策,是结构性的调整政策。该政策的目的不是要直接鼓励消费者买二手车,而是降低经营成本,给经销企业减负,激发二手车经营企业的活力,达到活跃二手车交易来带动新车销售,保持汽车市场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这个政策5月1日开始实施,后续的相关政策近期会陆续出台。”
对此,郎学红进一步分析称:“长期以来,我国对于二手车是按照资产来进行管理的,所以税收比较高。增值税减税政策落地后,会有一系列的落地措施和相关的制度松动。二手车的资产属性将转变为商品属性,确定了二手车的商品属性,经销企业就可以进行在库融资,而不是资产抵押。这对于我们汽车金融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未来也为二手车金融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方面,它意味着二手车的经销主体可以用银行的资金来快速扩大规模,形成规模化优势。另一方面,二手车商品属性确定后,将推动整个汽车金融的创新,随着融资租赁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汽车将成为使用权转移的金融产品。”
2021年,随着相关政策陆续出台持续释放利好,二手车交易活跃起来,将对整个汽车市场发展形成强大的推动力。沈进军认为:“二手车的作用是巨大的。在促进新车销售方面,在出行网约车方面,在对金融机构的租赁车处理方面,会形成一个大的循环,会打通动脉。同时,汽车金融发展会给二手车市场提供大量的优质车源。因此,汽车金融和二手车是密不可分的,是汽车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这‘两个轮子’同步运转,将推动汽车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来源:互联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