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安全行车注意入冬及时保养电瓶;及时更换冬季玻璃水;驾车前需热车;保持车距与车速;缓打方向、缓踩刹车。下面具体分析:
1、入冬及时保养电瓶
电瓶缺电是这个季节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所以检查电瓶电量尤为重要。如果发现电极接线处有白色氧化物,需要用温开水冲掉,因为这些氧化物会引起发电机电量不足,使电瓶处于亏电状态,严重时还会导致打不着车以及电瓶报废。
2、及时更换冬季玻璃水
入冬后,天气逐渐转冷,北方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已经达到零摄氏度以下,所以需要您及时更换防冻型玻璃水。防冻型玻璃水同样要选择低于所在地区最低温度的才可以,不然玻璃水壶与管线会出现被冻裂的情况。
3、驾车前需热车
经过寒冷的一夜之后,机油已经流到油底壳中,但热车后机油并不能马上通过机油泵将机油运送到发动机最需要润滑的活塞,因此对发动机的预热是有必要的。热车的时间不宜超过1分钟,最佳时间为30秒到1分钟之间。行驶上路时缓踩油门,待水温升高后即可正常行驶。
4、保持车距与车速
冰雪路面行车首要是慢,其次是和前车保持足够的车距,还有就是要提前刹车,当发现 和前车的距离在缩短,一定要马上收油减速并将脚放刹车踏板上准备刹车。刹车时,可以迅速降挡刹车,但绝对严禁摘挡刹车,发动机减速的效果绝对比在冰面上刹车抱死要有效和安全的多。
5、缓打方向、缓踩刹车
通过冰雪路面或行驶在冰雪路面时,转向要柔和,切勿盲目大幅度打方向,这会导致车辆失控造成危险。另外,由于天冷路面容易结冰,如果遭遇路面有积雪或是结冰的情况,不要急刹车,合理利用挡位控制车速。
扩展资料:
为车辆冬季安全行驶筑牢“三道防线”。
1、筑牢安全驾驶思想防线。该公司定期组织对所有驾驶员开展职业道德、交通法规和驾驶技能的专题培训教育,使每个驾驶人员在思想上真正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自觉形成“遵章守纪、规范行车、爱岗敬业”的安全行车意识,增强其安全行车的自我约束能力,保障车辆安全的运行,从而有效遏制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2、筑牢车辆技术安全防线。该公司严格做好车辆的维护保养和检修工作,严格按照规定通过车辆年检审核;要求驾驶人员做好车辆出车前、收车后的安全检查,杜绝带病车辆上路行驶;及时更换空气滤清器、机油、防冻液等,确保车辆安全度冬。
3、筑牢交通安全监督防线。该公司严格执行派车制度,严把车辆出入关,详细填写用车申请单和派车单,认真抓好车辆行驶全过程跟踪检查和记录。
通过抽查及利用车辆实时调度管理系统的定位功能,对重点时段、路段、岗位的车辆开展动态监管,对违规车辆责任人进行考核及安全约谈,杜绝酒后驾车、超速行驶、疲劳驾车等违章行为,督促驾驶员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观念。
人民网——筑牢三道防线 确保冬季行车安全
人民网——冬季用车需谨慎!教您如何安全过冬
寒露时节汽车保养
那些关于冬季养车的误区:
那些关于冬季养车的误区
进入冬季,汽车保养变得十分重要,稍有不慎便会损坏爱车,影响其使用寿命。那些关于冬季养车的误区,你都了解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误区一:车窗结冰用开水浇
冬季车窗结冰是常事,尤其是雨雪过后,此时万不可直接用热水浇车,不仅极易造成车窗玻璃炸裂,还会因为温度骤变使车漆失去光泽。
正确方法:若车身有雪,应先将雪扫落。留下的残冰,可发动汽车打开暖风系统后再用温水擦车。冲洗后应打开车门擦干水迹,防止门缝处结冰。
误区二:防滑链可随意安装
冬季路面结冰变滑,很多车主喜欢安装防滑链,确保行车路上更安全,但防滑链可不是随便安装的。
正确方法:由于链条必须装在起主要作用的轮胎上,安装前首先要确认汽车是前轮驱动还是后轮驱动。若是自动挡车型,还需注意两个前轮或后轮要同时安装防滑链。另外防滑链也有尺寸,注意选择与车轮尺寸相配的防滑链。
误区三:冬季天冷原地热车
部分车主认为热车时间越长越好,实际上并非如此。原地热车通常只能让引擎温度升高,其他各机件仍处于冷车状态,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增加磨损、使引擎积碳及机油酸性劣化。
正确方法:汽车启动后,待转速稍微稳定即可挂挡行驶,无需在原地等待水温升高。行驶时应保持低速行驶,千万勿以高转速行驶,否则会直接磨损发动机及变速箱,待发动机温度上升至正常工作温度后恢复正常驾驶即可。在此之前,避免激烈驾驶。
误区四:防冻液可以混加
进入冬季,更换防冻液是必不可少的。若发现车内防冻液明显不足,切勿直接加入清水或混加不同品牌和冰点的防冻液,各类防冻液由于配制时的比例、成分不同,其冰点各不相同,直接混加会影响使用效果。
正确方法:若防冻液颜色变暗、浑浊,说明质量下降,应在做过冰点测试后适时更换防冻液。如需更换不同品牌的防冻液,应先将车内残留防冻液彻底清除。
误区五:蓄电池不用刻意保暖
其实蓄电池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怕冷。低温环境下,蓄电池的电容量比常温时要低得多。一旦其性能低于标准值时,会导致发动机无法正常启动。
正确方法:若汽车在露天或车库停放较长时间不用,应拆下蓄电池,存放在较为温暖的房间内,以防蓄电池结冰损坏。
误区六:冬天洗车敷衍了事
冬季雨雪天气多,部分车主由于怕冷,洗车时通常只将表面大致擦一遍即可,此举实在不利于养车。洗车过于敷衍会使门缝、门锁、拉手等部位有水渍残留,导致汽车冻住。
正确方法:若不及时清除积雪,会腐蚀车漆,雪后应立刻洗车,且最好去有烘干系统的电脑洗车房,将车身缝隙里残留的水滴烘干,再加上人工擦干,方可有效避免车身结冰。
冬季对于汽车来说更需要认真保养,千万不可草率对待。大家要注意汽车保养误区,才能让爱车温暖过冬哦!
1、电子扇、进风格栅保养
夏季雨水比较丰富,进风口通常会受到雨水的侵袭,再加上秋季是落叶的季节,树叶开始凋落,如果这时候把车停在大树下面。要经常检查这些部位是否有杂物,如果有杂物要及时清理。可以用压缩空气吹走灰尘。
2、雨刷片保养
夏季高温多雨,雨刷工作频繁,再加上雨刮片的材质为橡胶,受到高温和雨水的影响雨刷片很容易老化。当雨刷片出现刮水不干净的情况时应该及时的更换。汽车玻璃水也需要检查,冬季要来了,最好换成冰点玻璃水。
3、空调管道清洗、空调滤芯更换
秋天都凉快了,空调用的少了,为什么还要保养空调呢?空调的清洗和拆装对技术和工具的要求稍高,如有不慎会导致内部零件变形,建议车主最好到汽车保养维修店,请专业工人清洗。
炎热的夏季让空调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的阶段,空调冷凝器和水箱冷凝网上都聚集了不少杂质,不及时清理干净,会缩短空调使用寿命,而且容易滋生细菌,引发车内异味。如果空调滤芯太脏,最好更换新的。
4、发动机舱保养
进入秋季,您应经常检查发动机舱内的机油、刹车油和防冻液,看各种油液是否充足、是否变质、是否到了更换周期。如果到了一定要换掉,以保证油液循环的通畅。
5、轮胎保养
轮胎一定要及时补气保胎压,在夏季行车时,因为天热会把胎压放掉一点,以防温度高有爆胎的危险。到了秋天温度相对降低,要给轮胎补充胎压,从而达到规定的气压范围。 天冷时橡胶轮胎也变硬变脆,降低了摩擦系数,容易漏气、扎胎,即使是更换的新轮胎,也要经常把轮胎表面花纹中的杂物清理干净,检查是否有划痕、鼓包。另外,要经常清理胎纹内的夹杂物。
从夏入秋,需要车主陪爱车度过这个换季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