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很多的乡镇教师都不愿调到城里了呢?

为什么现在很多的乡镇教师都不愿调到城里了呢?

3838px 2025-04-28 资讯 81 次浏览 0个评论

说多了都是泪啊!

为什么现在很多的乡镇教师都不愿调到城里了呢?

我是去年从一个乡镇初中引进到现在的学校,说它是县城初中也是,因为所有的标准都是向城里看齐,说它不是县城初中,本来就不是,它就是一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可当初引进的时候,硬是说是县城学校。

泪在哪里呢?

泪一,到手的饷银少了一千大洋。一千大洋啊,纵使现在肉价二十多,也够我天天吃的,每个月到了发饷的日子,感觉心真疼。

泪二,来了大半年,才发现职称评定难啊。学校分配的名额少,可竞争的人多啊,一年压一年。我们校长说,我们学校还算比较好的,城里一学校和他一起进的,现在他是副高,可城里的那个连中一还进不了。怪不得大家积极参加各种大大小小的活动,各种比赛。想想我以前的农村学校,基本到了年限,基本条件够了就能评上。估计现在评,得拿整箱的证书才可以。

泪三,学生不好管理,家长够难伺候。学生动不动就拿未成年人保护法来怼你,你又不能骂,不能刺激他,得供着只求他不出事,不磕着,碰着。后面还有一群的家长,小的到校长去举报你,大的打市长热线,也不管你对错,都是老师的问题,投诉不成功,对家长没影响,投诉成功,老师能喝一壶了。

泪四,工作量大。学校里的教研组内开会,一开就是一下午。还要校际联盟的,县教研室组织的,市里组织的,必须去,一去至少半天,回来还要还其他老师的课,还要上晚自习,晚上回到家,躺在沙发上,动都不想动。最可怕的批改作业,整整四套,不包含周周清,全批全改,还有备课。

泪五,填写各种表格。当了班主任,不但要管理班级,与家长沟通,还要填写各种表格。

不说了,回不去了我的乡镇生活,空气很清新,人也很快乐,想想,我以前种的桃树现在该挂上果了。

乡镇教师都不愿意调到城里了。不知题主是真实调查过得出的结论,还是异想天开。

现在,乡镇教师比城里老师仅仅多了个农村补贴,还常常发不下来;所谓的职称向农村学校倾斜,也没有斜多少。

这是现在乡镇教师唯有的好处,尚且如此。不利之处依然很多,单是乡镇学校的早来晚走,足以让人千方百计谋求逃离,唯恐不及,何以冠名为不想调往城里学校!

最近见到几个从前的同事,现在他们已经退休,谈起退休后的待遇,每人都说,退休后工资由三块构成,一块是保险出,一块来自县财政,还有一块是乡镇财政出。乡镇财政出的这块,等于没有,退休多年的教师还拖欠他们七八个月的,刚刚退休,谁来给你!

这就是乡镇教师待遇!这种情况下,谁不希望往城里调。

你这仅是你个人的片面观点。就目前说来,乡镇教师虽然有点津贴补助,在评职评优上不少地方有倾斜,乡镇中心校办学条件也有很大改善,真正在农村的中学基本没有,小学也很少,千方百计要往城里调的人是少了不少,但总体上,想往城里的教师居多,没有一定教学能力或特殊的人际关系,一般调不进。否则,还有这补贴和关心。

城里生活条件相对的好,交际也比乡镇广泛,城镇化脚步加快,买房、子女上学往城里跑的多,城里买房升值空间大,青壮年教师不太在乎在乡村任教那每月几百元补贴。乡村老教师现在评职称等有倾斜,是照顾,原因之一是这些老教师年富力壮时调不进城,老了更不可能,他们是干到退休的有"苦劳"的人,体现公平道义,是安慰,是稳定。举个小例子,这些老教师如当年在县城,十五、二十年前买套房,交个首付款,拿贷款买个十万八万房子,也买得起,如今升值十倍不止吧。

一反常态!如今,很多的乡镇教师,还真是不愿调到城里去。“三味”老师所在地基本上也是这么个情况。

另外,近年来,在每年教师的调动上,我们这似乎已形成了这么一个奇怪“潜规则”: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即从低级学校调往高级学校,大门是放开的;而对高级学校往低级学校调动,限制是很严格的(据说得县常委班子通过)。

对此,官方给出的解释是:防止教师对工作“避重就轻”的倾向。

高一级学校的教师宁愿调往低一级学校,县城教师希望调到农村乡镇学校,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乡教师的待遇差别已发生逆转

过去,城里教师增收途径较多(如学校各种创收分红、补课费等),相比乡村教师,每年多那么万把两万的收入很普遍。

可如今不一样了:上级严查乱发各种津贴,工资已是老师唯一经济收入来源,因此,城里学校的待遇优势已不复存在。相反,如今的乡村教师比县城教师还多了“乡村补贴”(约每月800到1000元),待遇上已好过县城教师。

从乡村学校调到县城学校,就不再享受乡村教师补贴,每月工资减少千把块,这对一名教师而言,可不是一件小事啊。

二、城乡学校在学校管理、工作强度等方面,差区依然明显

县城学校相比乡村学校,在学校管理上肯定要更为严格,比如:坐班制、出勤考核、教学常规等。

另外,在教学任务和工作量上也更繁重;家长和 社会 施加给教师的压力也更大。

三、在乡村学校更容易解决教师职称问题

现在的乡村教师比县城教师享有更多的职称优厚条件,如:不受岗位编制结构限制、评职条件放宽等。而县城教师即使成绩再丰厚,若没有名额指标,就只有无限期的等待。

四、城乡学校在校园环境和交通便利上的差距在逐步缩小

以前,教师期望调到县城学校工作,很大程度上是考虑到生活的便利以及孩子上学等因素。可是,随着近些年来 社会 和教育的发展,城乡差距大大缩小。

比如:在乡村工作的老师,即使晚上下课后,自驾车回县城的家,也不过半个小时的功夫,很方便,也不影响孩子在县城上学。

另外,现在的乡村学校,条件也不比县城差,工作上不仅压力小,也挺舒心的。

总之,现在在乡村学校教书,待遇不比城里教师差,工作环境又舒适,生活上也方便,谁又愿调到县城学校去“遭罪”呢?

原来乡镇教师托关系找门子千方百计想着调到城里。每年假期都会有部分有能耐的教师调到城里上班,惹得其他教师羡慕嫉妒恨。现在这种情况基本上没有了,谁也不愿意调到城里了。甚至有些城区的教师想着调到乡镇学校。我觉得造成这种现象有以下原因:

1.教学环境 经过几年的均衡化发展,城乡间的教学环境已经没有多大的差异,教学楼、实验室、活动场地及其他教学设施基本一样。城乡教学条件相差不大。

2.教学对象 由于家长的盲目攀比之风盛行,乡镇学校学生数量急剧下降,每个班级的学生数量都不多,并且乡镇的孩子一般比较纯朴,教师授课及教育难度不大,效果提升比较大,教师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压力较轻,心情愉悦。

3.待遇水平 城乡教师工资统筹,并且乡镇教师有200—500元的乡村补贴,还有交通补贴,同样教龄职称的城乡教师,乡镇教师多领几百块。最重要的是从去年开始的职称改革,名额向乡镇倾斜,乡镇教师的职称问题相对很好解决。这些令城区教师羡慕不已。

综上所述,乡镇教师的幸福真的来了,谁还想向城区调动工作。

我认为:之所以有这种状况,主要与近年来上级政府出台的农村教师优惠政策有关。一是在工资方面。农村教师每月有个乡村教师生活补贴。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学校任教,每月补助500元,而在乡镇其他村级学校任教,每月补助700元。二是在职称高级教师晋升方面。绿色通道政策规定在农村学校任教,男年满30年、女年满25年,可以不受指标的限制。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直接申报中小学高级教师。三是在荣誉证书取得方面。在农村学校连续任教年满30年,就可以申报国家人社部、教育部颁发的在乡村从教满30年的荣誉证书。四是在工作方面。由于生源问题,农村学校的班额相对较小,教师处理作业的任务量也会相应少些。再加上,政府加大了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的建设力度,使教师们的生活和住宿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这从根本上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介于以上所说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农村教师大部分不愿意到城里学校任教。特别是县城周边的乡镇教师他们离城里距离较近,更是不愿意到城里学校任教。

但也有部分教师,因为孩子上学、家里老人需要照顾问题以及本人想到城里学校发展等情况,还是愿意到城里学校任教的。总之,教师是否愿意到城里学校任教,还是有本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决定,不能一概而论。谢谢!

原因很多,因人而异。大部分还是愿意调到城里教书。人往高处走,城里教学条件,教学质量,晋升空间总比乡下好。很多人都在城里买了房子,他们正在努力寻找机会去城里工作。

有些教师不愿意离开乡村学校是因为家在农村,舍不得离开。也有的是没有进城发展的愿望,安于现状,怕适应不了城市教学要求。有的在乡村学校很受重视,大小是个教研组长或者其它头头,怕到了城里这个位置就没了。还有的确实教学水平不高,无法去城里教书,去了也干不了。

乡村振兴计划也会振兴乡村教育。以后,乡村教师队伍也要扩大,教学条件会大为改善,城里的教师说不定会来农村学校。只要条件优惠,有发展空间,就会有人来。农村教师就不会再去城里了。

我呢很矛盾,调进城也不是那么想进就进。还是继续在农村待着,但农村的补贴却领不到。我们进城学习支挂教。

本人看法是现在的中老年教师大都不愿调到城里了,因为我们这里调到城里工资得少六百元左右,现在的中老年教师大都在城里有房子,并且基本都买了小轿车,上下班都挺方便。但是年轻教师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和孩子的学习还是渴望调到城里的,然而这也是选拔性的调动,不是想去就能去的。

大部分还是想进入城里。

1.很多人在城里买了房,在城里上班,省去燃油费,不是小数目。且没有路途奔波之苦。

2.要比较一下:农村补贴和燃油费。还要比较其它收入、福利。一般,农村的福利几乎没有。

3.农村有诸多不便:购物,就医,交友,休闲设施。

…………

转载请注明来自成都新闻网,本文标题:《为什么现在很多的乡镇教师都不愿调到城里了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8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