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立人员看管(室外室内均可行)
首先,电动汽车充电车位与传统燃油车车位集中在同一个区域,甚至相邻,在购物中心和商业区的地下车库里,每逢节假日势必会出现传统燃油车占领电动汽车充电车位的情况。有些商区停车管理比较严,会有专门人员在电动车充电车位上放上椎桶,目的是为了防止传统燃油车乱停,影响电动汽车充电。
但有些商业区和购物中心就不会出现专人看守的情况,乱停的现象就很常见了。这种现象在商业区,医院、大学校园里非常常见,这一问题显然和电动汽车目前的保有量有着很大的关系。
由于目前电动汽车保有量不大,传统燃油车依旧占据着整体市场的主要地位,多年之后电动汽车普及,或许很多车位都变成了充电车位,在燃油车逐渐淘汰后这一现象就不会再发生,但这也都是后话了。
在成本最低的解决方案中,可以设立专门看管电动车充电车位的管理人员,在车位附近疏导车流,遇到电动车需要充电的可以引导入位,这是目前本最低的方法之一,可以让停车场管理员、保安等代替。
2、加装专属地锁(建议室外停车场)
充电车位专属地锁可以说是目前解决这一现象的最好办法,电动车充电车位本就是分时租赁车位,只有在充电时才可以停放,加装专属地锁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乱停放现象,还可以解决电动车不充电长时间占位的情况。下载专属APP,输入电动车车辆信息,扫码后开始计时,直到充满电后APP提醒,驶离车位后APP自动结算停车费金额和电费,给停车场管理人员看后便可驶离。
而且在安装了地锁之后,除了日常的充电桩维护之外,还要增加一项地锁维护,无形中又增加了运营成本,但相比专业人员看管,节省了人力。这项配置目前比较合在室外停车场、医院、大学校园里使用。
总的来看,要想真正杜绝电动汽车充电车位被占的情况,还是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只有法律落实之后,人们才会自觉起来,否则现在使用什么办法都是纸上谈兵,短时间内无法根治。
如下:
1、落实停车费减免。给予悬挂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车辆停车费减免优惠。
(1)、在机场、火车站政府投资建设的停车场(库)和政府或政府平台公司投资建设的特级公共停车场(库)停放的,每日首次停车两小时内免费,超过两小时减半收费。
(2)、在公园、文体场馆等政府全额投资建设的停车场(库)停放的,每日开放时间段首次停车两小时内免费,超过两小时减半收费。
(3)、在市政道路的路内停车位停放的,每日8时至20时首次停车两小时内免费,超过两小时减半收费。
(4)、各停车场(库)停车费减免具体规定由所属主管单位负责解释。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并运营的公共停车场(库)对新能源汽车给予停车费减免优惠。对非新能源汽车违规占用充电专用停车位行为依法予以处理。
2、优化通行环境。实施新能源汽车差异化管理措施。
(1)、在中心城区高峰时段桥隧错峰通行期间,新能源汽车不受错峰通行限制。
(2)、在道路交通施工或其他条件下实施道路限制通行的,新能源汽车享有公交车同等通行便利。
3、完善基础设施。继续执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补贴,积极推动“车电分离”商业模式创新发展,对换电基础设施给予建设补贴,合理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提升城市公共充电桩、换电站覆盖能力,提高使用效率。加快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等方面的应用。
4、降低充电费用。
(1)、严格执行充电服务费政府指导价,鼓励充电桩运营企业合理降低充电服务费标准。
(2)、对在中心城区公交车专用充电桩和本市辖区内高速公路服务区公共充电桩充电的,给予充电费用补贴。
5、营造推广氛围。鼓励整车企业、第三方检测机构、行业协会等单位和组织搭建展示交流平台。对举办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相关领域峰会、论坛、展会、大赛、培训、沙龙等活动的,市级财政按照活动经费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鼓励各区县给予政策支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