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事情在现实社会是普遍又常见,可以说是众所周知,无论招聘、晋升、和评优等等类似的事都是无法避开潜规则的。有能力不懂得潜规则也是没有晋升的机会。
作为一个混迹职场多年的老司机,我觉着,职场潜规则可谓无处不在。当然,并不是说像娱乐圈那样那么重的规则,我来说说一些简单的,最常见的潜规则就是满足老板或者某些手中有权的人的非专业需求。
第一、公司内部讨好身为老板和手中掌权的人
人是感性的动物,身在职场,你不可能像机器人一样工作,看待别人总有好恶,老板更是。你想成为老板的?心腹?,就要摸清老板的性格,讨好老板也算是潜规则。例如,我的老板贪小便宜,我有个同事就经常投其所好时不时的送老板一些东西,甚至帮老板家里干点活儿,老板就会相应地给他更多更好的项目机会。手中有权的同级也是一样,关系好的事情就会好做一些。
第二、公司外部乙方和甲方送礼
有个朋友所在的团队有很多供应商,团队领导会定期开供应商会议集体述职。一次有个供应商很为难的问我朋友,觉得自己工作做得还不错,为什么每次述职都挨骂。朋友就点化了供应商一下。于是没几天供应商偷偷给团队领导送了一个奢华手袋,果然下次开会不仅没被骂还得到了夸奖。所以除非是特别有背景的乙方,否则对甲方的主要负责人送礼或者回扣也是一种潜规则了。
总而言之,所谓?潜规则?这个事看你怎么想了,拒不接受也可以在职场生存,但也总有很多擅长或者热衷于此的人在,这也是常有人说?老实人在职场会受欺负?原因吧。
一切运行皆有规则,比如打游戏,你遵循游戏规则才能一路通关。职场也不例外。为什么有的人在职场如鱼得水、有的人却狼狈不堪,究其原因是没有深谙规则之道。
这些规则就像是冰山一角,浮出水面的是尽人皆知的道理,比如:工作认真负责、按时完成任务尊敬领导、团结同事等等。在水面之下的才是真正的运行法则,也就是俗称的潜规则。
以下几个让我感受最深的规则:
一、活儿是干不完的,学会平衡自己的精力
领导给你布置活儿,你全力以赴、超高效率两小时就做完了。那么,新的任务就会接踵而至。尤其是在私企,不可能让员工闲着。你要是闲下来会被扣上工作态度消极的帽子。如果你给领导留下“两小时就能完成这项任务”的印象,以后你要是用三四个小时才做完,领导会认为你在消极怠工。
所以,活是不可能做完的,做得快了,领导会马上给你再来一个,歇着了,再来一个。只好故意慢慢做。现实情况就是:同等级的同事工资比你高,能力比你差,速度也慢,而你做得比他多。
我原来跳槽到一家新单位时,觉得同事怎么这也不会,那也不会。但是我都会做啊,这我也会那我也会,那么都由我来做,能者多劳。后来发现不对劲,他们会也说不会,不会的也不学,我累个半死。转正之后,我立刻做起了老油条,别人不会做,我也不会。所以,混迹职场,一定要小心,汽车发动机都是有磨合期的,如果一上来就高速运行,小心后劲不足。一上来就开足马力,事成了还好,事不成就事倍功半。
二、核心业务能力永远是立足的根本
一个人在职场里立足的根本是核心竞争力,是你的不可替代性。你如果只能靠站队谋生,你自己的职场生涯就是完完全全捏在别人手里。要成为领导的心腹,核心业务能力永远是根本,不然顶多是一个特殊时期的临时过渡角色。
在职场里,尤其是技术人员,在没什么拿人的本事的时候,光靠拉关系抱大腿,的确能在一段时间内让自己过得安稳不得罪人,但是人自身的发展也就止步于此了,等以后就得成天提心吊胆,生怕被炒鱿鱼。与其这样还不如抽时间充实自己多学技术。等自己有本事了,再稍微侧重一些人际关系方面的事情就可以了。我这么说不代表着就可以随便得罪人,一点人情都不懂,只不过是每个阶段的侧重点不同罢了。
三、不要过度陷入职场斗争中
人在职场,避免不了人与人的斗争,但这个过程劳神费力,让你忽视了很多真正重要的东西。整日钩心斗角、心力交瘁,就算是你赢了,实际上真正得到的东西却少得可怜。
我们公司财务部经理跳槽走了,这个经理位置空了下来。老板放出话来财务负责人这个岗位要内部提拔,最可能的人选是财务部的两个主管小张和小刘,他们为了争夺这个岗位,不仅在工作上较上劲儿,而且在背地里拉帮结派,明争暗斗。小张费劲九牛二虎之力,耗尽心力,终于于挤兑走了小刘,自己坐上了财务经理的位置。小刘愤然离职,转头就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在一家规模更大的公司做财务经理,薪水更高。
公司或者单位的眼界越小,越容易产生争斗,尤其是内耗越来越严重的时候,就是这公司、行业已经严重饱和,公司走于夕阳下时。需要有意识地打破目前的舒适环境,投身于职业发展的远端公司的争斗也只是眼前,毕竟,风口不会永远存在于一个行业或者公司。陷入内斗只会让自己眼界更小,更加依赖公司平台,更会作茧自缚,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