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甲壳虫的中国发展

大众甲壳虫的中国发展

3838px 2025-04-27 科技 32 次浏览 0个评论

1994年,中国第一次在北京举办国际家庭轿车研讨和展示会。当时作为概念车的“新甲壳虫”第一次拿到中国来展出。人们不可思议地说,这怎么像个汽车,不就是个大玩具吗?这与轿车进入家庭有何关系?今天看来,德国人还是很会动脑筋的,旧曲唱出了新意,使甲壳虫的品牌得以延续。

大众甲壳虫的中国发展

自从1978年德国不再生产甲壳虫之后,在海外,甲壳虫依旧风靡,人们还是喜欢这辆车,原因是它很怀旧,有一种对特殊年代的风情。尽管处在现代时尚的环境里,心理需求要远大于物质满足显得越来越迫切。在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许多影视作品都在介绍甲壳虫的年代,并以此车作为道具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同样,在中国,也有人喜欢甲壳虫并作为老爷车收藏当作珍品。迄今为止甲壳虫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一款车。有2500多万辆。而它至所以受欢迎,恐怕还是它的“平民情节”,赢得了世界声誉。

有如此好的市场德国人为何要拿到海外生产,甚至不在欧洲生产?

应该客观地看,老式甲壳虫在性能技术上已经跟不上时代步伐了,确实要退出历史舞台了。但是,它的人文情节依旧在挽留着它,直到今天才刚刚宣告“谢世”。应该说这是十分了不起的事。尽管如此,还要继续再生产2000辆纪念版,以吊足人们的胃口。现在看来已经不是在卖车了,而是在卖文化。

对于这种现象,精明的企业和商人早已注意到了。早在上个实际90年代初就有人在策划,借助甲壳虫的理念和品牌,炮制与出甲壳虫完全不同性能和配置的现代摩登汽车——这就是后来称之为新甲壳虫的个性化车型。

十多年前中国人看到甲壳虫的概念车大感不解,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个日后再次引起波澜的“卡通”车型。

1999年,我再次去德国时,新甲壳虫已经在美国正式作为商品车上市了,并开始在其他国家销售。媒体称这是甲壳虫的复活,一时成为市场的抢手货。在德国买时也要排队订购才行。在埃姆登港口,一排排刚从美国运抵的新甲壳虫是作为进口车登陆德国口岸,此时,人们看到的是已经被异化了的甲壳虫,成了真正的“宠物”,没有了历史的厚度,只是时尚的代名词。在老一辈的德国人眼里,这是走了调的甲壳虫,没有了过去的纯真味儿。但在年轻人的眼里前卫而又另类和新潮。

2000年,新甲壳虫终于在中国国际车展上亮相。人们好奇的是,这是一款高科技的个性化车型。用市场人士的话说,新甲壳虫已经不是平民车了,而是个高价姑娘,跻身于高挡轿车之列,要40万元以上才能买到手。当我们在北京和上海街头看到新甲壳虫时,中国轿车正开始进入家庭,这与德国相比,竟相差了半个多世纪。当别人在玩新甲壳虫时,我们还在讨论十万元家轿的市场究竟有多大?这在国外还用的着讨论吗?

正因为老款甲壳虫对家轿的普及做出了贡献,改变了不少人的生活方式,它的停产才成为一大新闻,就像一支老款,一杯老酒,越老越有滋味,浸泡着历史,回味的是流逝的岁月……

收藏老爷车是对老汽车文化的一种诠释,下面问大家推荐几款比较值得收藏的老爷车:

1、奔驰的虎头奔

虎头奔代表了它所在的那个年代的汽车水平,是当时汽车类的标杆,也是目前很多喜欢收藏老爷车的必收藏车型。

2、90年代的丰田皇冠

90年代的丰田皇冠走的完全是商务车路线,舒适性配置做的想到到位,也是当时商人的最喜欢的车之一,收藏价值很高。

3、宝马E28

E28是80年代的性能车,在喜欢收藏汽车人的眼里,算是抢手货,他们都愿意花高价购买它,然后在花高价进行反省改装,说明了它的收藏价值还是很高的。

转载请注明来自成都新闻网,本文标题:《大众甲壳虫的中国发展》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