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里老四为啥要烧百官行述

雍正王朝里老四为啥要烧百官行述

3838px 2025-04-26 科技 61 次浏览 0个评论

这件事情说的是皇子之间利用一本书来争夺皇位,皇家是残酷的,亲兄弟之间是没有感情的,有的只是权利和利益争斗。

雍正王朝里老四为啥要烧百官行述

胤礽被恢复为太子。然而,胤礽复位后变得更加反常和荒谬。特别是报复之前反对自己的大臣,就连之前拥护自己的皇子也开始疏远他。举步维艰的太子把主动送上门的任伯安和记录了300多名官员罪行的《百官行述》作为巩固自己地位和控制朝臣的唯一途径。通过胤祥,四皇子得知了太子的计划,于是上演了争夺皇储的大戏。

就整个《雍正王朝》而言,皇帝第四个儿子胤禛焚烧《百官行述》的一部分是最不可思议的阴谋之一。表面上,年羹尧毫不犹豫地清洗江夏镇,得到“《百官行述》。即使胤禛在他自己的称王战略要求下,在年羹尧的清剿江夏镇为众人所知的前提下,不能再为自己所用,他也可以直接交给康熙皇帝作出公平明智的决定。但是胤禛却没有把它交给康熙皇帝。

如果胤禛把《百官行述》交给了康熙皇帝,也许是得到了康熙皇帝的口头赞许,也许是对他献身国家和公正的高度认可。然而这样《百官行述》还没有涉及任何皇子的权力。皇帝的第四个儿子胤禛将太子胤礽视为唯一希望的《百官行述》烧掉,就是为了从根本上切断太子胤礽稳定其地位的可能性。这样也就为自己扫清了障碍,事实也证明,四皇子最终成功的登上了皇位。

雍正王朝电视剧距今已有20年之久,可以说是难得一见的经典之作。这部电视剧上半部分为九子夺嫡,下半部分为雍正的帝王之路。其中九子夺嫡的剧情,可以说是精彩绝伦,将九子夺嫡演绎的可谓是相当精彩,可以说达到了很多电视剧难以企及的高度。

像雍正王朝电视剧之后的康熙王朝电视剧,对于九子夺嫡的剧情,因为雍正王朝演绎的足够精彩,所以康熙王朝相对来说并没有在九子夺嫡剧情上着墨太多。因为前面雍正王朝已经足够成功,自己再着墨太多的话,很难突破不说,有可能会重复的,所以自然着墨不多。

首先在这里依旧老生常谈的说一次哈,本分析文章只谈剧不说史,并非是将电视剧当成正史的说,所有分析都基于雍正王朝电视剧的剧情而言。

在雍正王朝之中,所谓夺嫡,可以说有两种路线选择。一是正规竞争,老四自然是最大受益者,因为老四寻找到捷径,就是获取最高统治者康熙的肯定,所以最后才可以夺嫡成功。老八则是错误的选择得民心(臣心)者得天下的路线,所以虽然得到百官肯定,被称之为贤王,但却得不到康熙的肯定,自然只能是失败。二是不正规的竞争,这其中老八就是佼佼者。在康熙驾崩前夕,控制了丰台大营,想着以兵变来控制局势从而偷天换日的夺嫡成功,不是老四在关键时刻放出老十三夺了丰台大营兵权的话,恐怕最后登上皇位的就是老八而不是老四了。

可以说老八就是九子夺嫡中老四最强悍的对手,正规竞争来说老八是贤王,有势力庞大的八爷党。老四只是孤臣,可谓是势单力薄。不正规竞争中,老八一直有兵权,更是想通过兵变篡位,所以使老四的继位是险象环生。

那么老八最强的底牌是什么呢?

有的人认为是他的政治资本八爷党,有的人认为是他掌握的兵权。其实认真来说,老八最强的底牌是百官行述。

有了百官行述这个掌握三百多名官员把柄的大杀器,老八是进可以让这些官员死心塌地的支持自己夺嫡,甚至可以影响康熙的决定。退而可以进行兵变等不正当方式篡位之时,让三百多名官员站在他这边,那么老四是真的敌不过他的。

不过可惜的是老八最大杀器百官行述,夺嫡的最后希望,随着老四的一把火而被烧掉,失去了这一底牌,所以最后只能败给老四。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疑惑了,百官行述不是任伯安要进献给太子的吗,怎么成为老八的呢?

而且任伯安虽然是老九的门人,八爷党的财神爷。但早在刑部冤案之时,老八为了扳倒太子,将任伯安给卖了,导致任伯安被罢官,更是使他的弟弟任季安被杀,内弟刘八女被永远禁锢在刑部大牢中,可以说任伯安早就与八爷党分道扬镳了。

其实仔细看看剧情,就会发现百官行述是老八为了使太子胤礽再次被废,而抛出的一个巨大诱饵。

我们先来看看年羹尧血洗江夏镇以后,老八他们得到消息以后,老九第一反应是肯定是太子干的,说道:?咱们辛辛苦苦积攒的几百万两银子,不能就这样给他掳走了?。老八则是说道:?几百万两银子都是小事,那百官行述,绝不能落到他手里?。老九反应过来说道:?这百官行述要落到他手里,那可就更糟了?。

再结合太子的心腹司马尚和黄体仁对太子说的,如果太子答应任伯安的条件,任伯安不只是会送上百官行述,还愿意把他为老九经营的几处钱庄和当铺交出来。

这说明了两点,一是任伯安其实还是老九的门人,还听从老九的安排,不然不会在刑部冤案发生以后还替八爷党经营几百万两银子的产业。二是老八他们知道太子想要在江夏镇得到百官行述,所以第一时间是害怕太子得到百官行述。

至于任伯安为什么会依旧听老九的呢,哪怕自己弟弟因此被杀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面对八爷党他无力反抗,只能听从。而且任伯安是个贪官,只要许以利益足够多,自然没有解不开的心结。

我们再看看百官行述存放的地点,就在老八名下的万永当铺,共有三大箱。而且一般是见当票就可以赎东西,但任伯安特地给掌柜的签了契约,必须是本人持当票才可以赎东西。

任伯安为什么非要将东西放在老八的产业之下,而且还是三大箱东西,又特意交代掌柜的必须他本人才可以赎。如此重要的东西,如此重视的对待,难道不怕被老八察觉?

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老八其实是知道百官行述的。

所以总结来说任伯安一直是老九的门人,并没有与八爷党分道扬镳,一直听从老九。所谓的百官行述只不过老八以这个巨大诱饵来钓太子这条大鱼罢了,就等着太子露出马脚给其致命一击,所以百官行述存放在北京,就想让太子一步步露出马脚。

转载请注明来自成都新闻网,本文标题:《雍正王朝里老四为啥要烧百官行述》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