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的地理环境

临海的地理环境

3838px 2025-04-22 科技 19 次浏览 0个评论

临海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西北距省会杭州市245公里。东靠东海,南接椒江区和黄岩区,西连仙居县,北与天台县、三门县接壤。东西最大横距8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44公里,陆地总面积2203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43.7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819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27公里。

临海的地理环境

临海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8°40′~29°04′,东经120°49′~121°41′之间。

临海地质构造属华夏陆台闽浙地质的组成部分。境内地貌受西北部的天台山脉和西南部的括苍山脉控制,类型复杂多样,以切割破碎的丘陵和山地为主要特征,兼有谷地、平原、江河、滩涂、岛屿,其中山区、丘陵占2/3以上,形成”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地貌格局。境内自然作用强烈,地貌以侵蚀堆积最为发育。主体可分西南—西—北部山地丘陵、中部河谷平原、东部沿海平原和沿海岛屿四个类型。

临海境内背山面水,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地势自西向东倾斜。西部有大雷、赤峰、羊岩诸山环立,海拔在700~1200米之间。中部是断陷盆地,东部为滨海平原,地势平坦,河浦纵横。其外缘为浅海滩涂,海域有大小岛屿86个。

据统计,临海水域面积为台州最大,约132.6平方公里,拥有的河流也最多,共计2900多条,河道总长度约3360公里。临海自然水系主要属于灵江水系,小部分属于直接入海的洞港和海游港小流域。中、西部山丘区域溪流众多,东部平原河网纵横交错。

主要河流有灵江及其上游干流永安溪、支流始丰溪、双港溪、方溪、大田港、义城港以及直接注入灵江和台州湾的百里大河、直接出海的桃渚平源河网。其中,灵江是浙江第三大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境内流域面积2000多平方公里。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0.7%,平原面积占22.8%,水域面积占6.5%。 农业 2015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03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农业产值31.86亿元,增长4.2%,林业产值1.80亿元,下降9.5%,牧业产值7.08亿元,下降2.1%,渔业产值25.05亿元,增长3.6%。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9.45千公顷,比上年增长4.8%。粮食播种面积为20.62千公顷,增长11.1%,粮食公顷产量6626公斤,增长198公斤,粮食总产量13.66万吨,增长14.5%。非粮作物播种面积18.83千公顷,下降1.7%。粮食作物与非粮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为52.3:47.7。全年油料产量3234吨,下降22.4%,棉花产量126吨,增长7.8%,甘蔗产量6678吨,增长3.4%,蔬菜产量35.49万吨,增长1.1%,果用瓜产量5.85万吨,下降3.4%。全年蚕茧产量97吨,下降20.5%,茶叶产量1081吨,增长7.2%,水果产量38.75万吨,增长6.9%,其中柑桔产量22.86万吨,增长13.7%。

全年完成荒山荒地造林合格面积434公顷,四旁零星植树20万株,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2045公顷;全年木材产量3.52万立方米,竹材39.50万根;年末实有自然保护小区20个,自然保护小区面积3610公顷;全市有林地面积151.8千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4.2%。

全年肉类总产量2.15万吨,比上年增长0.5%,禽蛋产量3532吨,下降20.3%,牛奶产量2241吨,增长5.6%。生猪出栏18.83万头,下降2.1%,年末生猪存栏13.80万头,下降0.8%;家禽出栏55.27万只,下降13.6%,年末家禽存栏41.66万只,下降9.4%。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2.78万吨,比上年增长1.2%。其中海洋捕捞产量10.19万吨,增长0.3%;海水养殖产量1.07万吨,增长6.7%;淡水产品产量1.37万吨,下降6.0%。

全年完成水利总投入7.61亿元。年末全市拥有水库89座,水库总库容3.96亿立方米,堤防总长度238.12公里。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8.64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22.15千公顷。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60.03万千瓦,下降1.7%。全年农村用电量16.62亿千瓦时,增长2.0%。化肥施用量(折纯)2.19万吨,下降1.0%。 工业 2015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171.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2%。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法人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77.20亿元,增长1.1%,完成工业销售产值590.60亿元,增长4.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1.97亿元,增长1.3%,股份合作制企业2.74亿元,增长10.7%,有限责任公司142.98亿元,下降9.6%,股份制企业134.18亿元,增长12.1%,私营企业334.80亿元,比上年增长6.2%,港澳台投资企业25.00亿元,增长3.6%,外商投资企业15.53亿元,下降45.8%。制造业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49.05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5.8%。

工业产品产销率为87.21%;实现利税总额57.16亿元,增长32.1%,其中利润总额36.81亿元,增长38.9%;亏损企业亏损额3.55亿元,下降6.8%。

规模以上重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02.97亿元,比上年下降6.6%,轻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74.23亿元,增长8.2%。三大主导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23.30 亿元,增长1.0%,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2.5%。其中医药化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4.11亿元,增长22.3%,休闲用品礼品业137.17亿元,下降1.5%,汽车机械业112.02亿元,下降18.5%。其他重要产业中,橡胶塑料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7.94亿元,增长8.1%,建材业67.27亿元,下降5.7%,船舶制造业12.09亿元,下降12.7%。全市工业总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149家,比上年减少4家,完成工业总产值537.74亿元,比上年增长5.8%,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9.4%,其中超10亿元企业10家,比上年减少2家。 建筑业 2015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4.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2%。71家建筑企业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24.77亿元,增长13.2%,其中竣工产值314.18亿元,增长44.5%。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105.18万平方米,增长6.4%。 固定资产投资 2015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6.57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工业性投资140.70亿元,增长11.1%。投资项目(单位)投资完成242.87亿元,增长13.2%。基础设施完成投资66.99亿元,增长16.5%。非国有投资209.39亿元,增长17.9%,国有投资77.18亿元,增长4.5%。分行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22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41.85亿元,增长6.0%,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135.00亿元,增长17.5%,第三产业143.49亿元,增长23.3%。 邮电业 2015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9.25亿元,比上年下降3.9%,其中邮政业务收入0.87亿元,下降3.5%,电信业务收入8.39亿元,下降3.9%。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14.60万户,比上年末下降18.1%;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111.79万户,比上年末下降12.7%。固定电话普及率由上年末的15.0部/百人下降到12.1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由上年末的107.5部/百人下降到93.5部/百人。年末全市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达25.72万户,增长10.0%,移动互联网用户84.09万户,增长11.8%。 房地产业 2015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3.70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其中住宅投资34.14亿元,增长50.3%。全年房屋施工面积286.60万平方米,增长0.8%,房屋竣工面积12.79万平方米,下降82.8%;商品房销售面积36.84万平方米,下降20.3%,商品房销售额29.26亿元,下降23.8%;待售面积13.24万平方米,增长16.0%。 旅游业 2014年,共接待国内游客1210.35万人次,比2013年增长20.2%;接待海外旅游者5689人次,下降32.8%。2014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15.70亿元,比2013年增长20.7%,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15.59亿元,增长20.8%,海外旅游收入188.97万美元,下降40.6%。 国内贸易 2015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90亿元,比上年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76.44亿元,增长10.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5.46亿元,增长7.8%。按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18.54亿元,增长14.8%,商品零售183.36亿元,增长17.1%。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服装鞋帽类比上年下降7.1%,中西药品类增长13.4%,汽车类零售额增长7.1%,日用品类下降21.6%,通讯器材类增长39.7%,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下降3.6%,石油及制品类下降4.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则下降12.8%。

2015年末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81个,其中消费品市场71个,生产资料市场9个,服务市场1个,成交额51.92亿元,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7个。

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上涨1.0%,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水平下降0.4%,消费品价格水平上涨1.6%。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价格“五升三降”:食品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烟酒及用品类、衣着类和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出现上涨,分别上涨3.9%、3.7%、3.2%、1.4%和1.0%;食品类中,肉禽及制品和鲜菜涨幅较大,分别上涨9.3%和8.4%;交通和通讯类、居住类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则分别下跌3.9%、1.8%和0.8%。 对外经济 2015年全市完成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28.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自营出口26.54亿美元,增长6.6%,进口1.63亿美元,增长4.9%。有出口实绩的企业553家,比上年末增加18家,其中出口超1000万美元企业有46家。出口分企业看,自营生产企业实现出口26.54亿美元,增长6.6%;外商投资企业出口2.19亿美元,增长1.1%;外贸公司出口1.05亿美元,下降3.8%。出口分大类产品看,户外休闲用品礼品出口12.45亿美元,增长1.2%,医药化工7.07亿美元,增长18.0%,光电产品2.14亿美元,增长24.2%,日用品1.73亿美元,增长10.5%,纺织服装0.40亿美元,增长33.7%,机电设备1.54亿美元,下降17.1%。其中机电及高新产品出口10.12亿美元,增长9.3%。

2015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增资项目4个;实际利用外资5410万美元,增长31.6%。全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8个,总投资额6931万美元。引进市外内资62.59亿元,其中市外台州市内23.30亿元,台州市外内资4.14亿元,省外内资35.14亿元。

我区是农牧业大区,又属干旱地区。十年九旱、风雹洪涝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如何撬动农业保险这个“支点”,让农业保险更好地为“三农”服务,仍是当前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

目前,我区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和油料作物、糖料作物等主要种植作物均已纳入国家和自治区财政补贴范围。其中,主要粮食作物的保险覆盖面已经达到92%。

一般灾害的起赔点为损失率20%以上,旱灾的起赔点为损失率30%以上。赔付的最高限额为承保作物的保险金额。

养殖业与草业保险缺失

梳理全区农业保险的发展脉络不难发现,种植业农业保险在逐年推广,而养殖业和草业保险才刚刚试水。

2005年,我区作为全国首批9个农业保险试点地区之一,开始试点奶牛保险。当年6月29日,人保财险内蒙古分公司在呼和浩特赛罕区舍必崖村签订了全区首份奶牛保险保单,10头奶牛入保。

2007年,我区又被列为全国政策性农业保险6个试点省份之一。承保公司由人保财险1家发展为3家,即中华联合和安华保险公司也相继加入承办农业保险队列。同时小麦、玉米、大豆3大类农作物保险和能繁母猪保险在我区问世。当年3大类农作物承保面积占实际播种面积的40%。

2008年,农险补贴品种增加,油菜籽、葵花籽等农作物被纳入农险范畴,而且5个品种农作物承保面积占到实际播种面积的90%。同时,能繁母猪和奶牛被列入养殖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

2009年以来我区又增加了一些地区性的补贴品种。如兴安盟、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开展了马铃薯保险保费补贴试点。2011年,通辽市、赤峰市、包头市开展了温室大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目前我区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和油料作物、糖料作物等主要种植作物均已纳入国家和自治区财政补贴范围。其中,主要粮食作物的保险覆盖面已经达到92%。

“虽然我区农业保险的发展规模、承保面积、参保农牧户数量、财政补贴资金额度等指标在全国均处于前列,但在现有保费补贴品种中,养殖业的保费补贴品种偏少,并且没有将自治区畜牧业主要饲养品种—肉羊纳入全区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自治区社科院有关专家坦言。

这位专家指出,肉羊是我区牧民家庭饲养的主要牲畜,占总收入的四分之一以上。但在广大牧区季节性的自然灾害频发,而牧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一旦灾害发生,受损面很大,许多牧民家庭由此致贫。因此,肉羊等饲养品种亟需被列入我区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范畴。

自治区保险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也指出,我区政策性养殖业保险承保率偏低。目前,我区已经连续10年牲畜存栏超过1亿头(只),但2013年我区承保牲畜124.29万头(只),仅占当年牲畜存栏1.2亿头(只)的1%。如果实现应保尽保,仅养殖业保险就有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潜在保费规模。如何提高承保比例是今后政策性养殖业保险必须解决的难题。

一些商业保险公司正在尝试开展肉羊养殖保险。今年6月份,中国人保财险赤峰市林西县支公司签出全区首张商业性羊养殖保险单,为赤峰市林西县五十家子镇、大营子乡、林西镇2156头基础母羊提供了172万元的保险保障。这无疑为肉羊保险推广开了一个好头!

去年,中华联合与锡林浩特草都农牧业公司合作试点开展国内首份草业保险,今年又在乌兰察布丰镇试点苜蓿保险。自治区保险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指出:“目前,自治区草原面积为7880.4万公顷,如果苜蓿、草业保险试点成功,将成为自治区农业保险的又一发展亮点。”

业内人士指出,推广养殖业保险,需要政府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争取将当地具有产业支撑作用的养殖品种纳入政策性保险补贴范围;搭建保险公司与当地规模化养殖龙头企业的对接平台,将规模化养殖企业牲畜的投保情况作为银行授信的重要指标;发挥兽医部门的积极作用,在疫病防治、耳标佩戴、无害化处理上制定相关奖惩政策。

保险企业承保积极性不高

在遭遇了2012年底那场雪灾后,付静华等10多户大棚种植户筹齐了保费,但却在保险公司遭冷遇。原来,这些大棚户在整个棚区所占的比例过小,保险公司不愿意承保。

一位保险业内人士坦言,农业保险利润低、风险高,是个“不挣钱的买卖”,企业承保的积极性并不高。

纵观近年来养殖业保险,发展困难,且出现下滑趋势,归根结底为养殖业保险处于亏损阶段,保险公司无利可图。相较于其他保险业务,农业保险的盈利率远远低于其他保险品,因而对于综合性商业保险公司来说,农业保险利润低,承保的积极性不高,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则急于拓展其他险种以分散农业保险所带来的风险。

“目前,自治区已经有6家公司具备农业保险经营资格,而近几年实际承办的保险公司只有3家,并一直沿用2008年的区域划分,缺乏竞争,制约了农业保险服务水平的提升。”自治区保险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指出。

依据《内蒙古自治区2012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实施方案》,我区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工作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基本原则。当前,各级政府把推动开展农业保险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这项工作完成的效果如何,主要是看扩大保险覆盖面、降低保险费率、争取尽可能多的保险赔付款等方面,这显然同保险公司开展业务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开展农业保险的公司都是商业性企业,盈利是其开展业务的根本目的。因此,由于目标的不完全一致,政府的意愿同保险公司的经营理念存在较多差异。另外,有些地区政府部门的农业保险补贴资金不到位,拨付拖延等打击了保险公司的承保积极性。

自治区社科院有关专家指出,今后,应为农业保险公司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与氛围,明确界定相关政府管理机构的职责范围和农业商业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范畴,从而避免政府部门对农业保险公司产生不合理干预行为。同时,探索建立合理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风险转移分摊机制。设立农业再保险公司,引导经营农业保险的企业,向再保险公司进行分保,对农业保险的风险进行转移,分散经营风险,消除保险公司的后顾之忧。

农户参保意识有待加强

我区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实行中央、省级、盟市及旗县四级财政补贴90%保费,农户自缴10%;奶牛保险由财政部补贴50%,农户与龙头企业共同承担15%,其余部分由自治区级财政补贴;能繁母猪保险保费由中央财政补贴50%,自治区级财政补贴20%,盟市、旗县财政各补贴10%,其余10%由农户承担;育肥猪保险由中央财政补贴50%,自治区财政补贴20%,盟市、旗县区财政各补贴10%,农户承担10%。

就农民自筹部分,一些农户不愿意承担。中国人保内蒙古分公司农险事业部兼三农保险部总经理王蒙宁告诉记者:“从2007年,国家实施财政补贴性农业保险政策以来,今年已经是该项政策实行的第8个年头,对农业保险给予保费补贴是世贸组织认可的一项绿箱政策,以保险代替直接补贴,无论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保险生产带来的影响、稳定农民增收,还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从我区情况看,广大农牧民群众对主要粮棉油作物的种植业保险认识程度高、参加保险的积极性也高。但是对养殖业保险由于受个人缴费能力限制,参保意愿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业内人士指出,农业保险培训的缺失和保险公司乡镇网点少、使广大农民对农业保险只知皮毛、造成其投保意识差分不开。记者了解到,在一些乡村,由于保险公司的网点还未普及,造成农民投保无门。

作为我区最大的财险公司,目前,人保财险内蒙古分公司已经在全区中心乡镇设立了273家具有展业和出单功能的“三农”保险营销服务部,周边乡镇设立了326家具有保险咨询与服务功能的“三农”保险服务站,行政村设立3156家“三农”保险服务点。今年,该公司又向自治区保监局申请新建乡镇级“三农”营销服务部178家,力求通过2到3年时间,将其服务机构覆盖到我区所有乡镇。

据王蒙宁介绍,农民买农业保险大有益处。在保险期间内,由于暴雨、洪涝、风灾、雹灾、冻灾、旱灾、病虫鼠害,造成保险农作物直接物质损坏或灭失,且损失程度达到合同约定的起赔点,农户都可以得到理赔。一般灾害的起赔点为损失率20%以上,旱灾的起赔点为损失率30%以上。赔付的最高限额为承保作物的保险金额。各品种的保险金额不等,是由农户实际投入的物化成本决定的。例如水地玉米为400元,旱地玉米为220元,油菜为170元,葵花籽为250元等。

而在国内已经有多个省区的保险公司在探索试点指数型农险产品,如安徽推出水稻种植天气指数保险、成都推出蔬菜价格指数保险,北京推出全国首个生猪价格指数保险,江苏推出国内首个指数型水产品保险。这些指数型保险产品,有效简化了繁杂的查勘定损工作,提高了风险可控程度。我区也已经在部分地区开展蔬菜种植成本保险和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补贴试点。下一步,我区农险经办公司将借鉴先进地区指数保险发展的成功经验,根据自治区农牧业发展特色,开发适合本地区的指数保险,如肉牛、肉羊指数保险、马铃薯产值保险等。

面对灾情,我们会扼腕痛惜,但是否应有未雨绸缪的意识?

专家建议应建立农业保险信息查询平台,参保农户(养殖户)可自主、自由查询参保、理赔等相关信息,鼓励农户(养殖户)自主维护自身权益。

另外,应建立农业保险多元化投入机制。目前所有的自然风险都是由农业生产经营者承担,而农业生产者对农业保险的投入能力又有限,因此,应该破除“谁种田谁担风险”的旧观念,建立谁享有农业产品,谁就有义务分担一部分农业风险的新体制,即建立政府、企业、保户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那么,农业保险的新天地将会到来。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转载请注明来自成都新闻网,本文标题:《临海的地理环境》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9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