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锐际性价比最高车型是1.5T自动两驱舒适型车型。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价格适中指导价为14.49万元,同时还拥有诸如全景天窗、自动空调,具备6气囊等安全配置。还配备了8英寸中控触控屏,可实现多媒体播放、导航进行路径规划等,提供更加舒适、实用的乘坐体验。全新福特锐际于2019年12月19日在中国正式上市。
试驾福特锐际:全系2.0T+8AT、不到17万起售的真香SUV!
2019年的汽车市场发生了转变,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让绝大多数的车企在发动机参数上动足了“脑筋”,相对之前的国五版本,国六版发动机大都有了降低参数这类行为,这也让许多“懂参数”的人颇有微词。
在这种大环境下,长安福特华丽出手,旗下全新SUV--全新福特锐际之前已在11月22日在广州车展亮相,而近日,长安福特也正式宣布它的上市。锐际定位紧凑型SUV,此次上市共3款车型,全系搭载2.0T+8AT动力总成,并且标配适时四驱系统,售价区间为18.98-21.88万元。
首先我们来回顾下锐际的外形,此次全新福特锐际推出了两种外观设计,分别为主打运动的ST-Line与主打豪华精致的Titanium,两种外观主要区别在于前脸与车身的装饰。两款车型的中网都为六边形设计,倒钩型LED日行灯辨识度极高,ST-Line车型主要在多处采用了熏黑处理,辅以19英寸轮圈,运动感十分强烈,而Titanium车型则采用了“星穹式”前脸造型,配合全车多处镀铬装饰,主打豪华氛围;车侧线条展现了水滴动态美学的精髓,完全符合当下的运动潮流;尾部则着重突出立体效果,配合粗壮的双出排气,暗示了不俗的性能。
锐际内饰设计上遵循了福特全新的家族化风格,最为吸睛的就是两块12.3英寸液晶屏,中控则采用了E-Shifter旋钮式电子换挡设计,科技感十分强烈,内部整体采用了大面积的软性材质,看起来兼顾了一定的档次感。
动力总成是锐际的最大亮点,其装配了一台第四代EcoBoost2.0升双涡流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马力达到了248匹,?峰值扭矩则达到惊人的393牛·米,这个参数已经赶上了几年前的3.0T发动机,匹配的是全新8AT变速箱。
三款车型按照配置来分析:
最入门的车型为四驱悦享版,售价18.98万元。基础配置有18英寸轮毂、胎压显示、后雷达、倒车影像、定速巡航、全景天窗、无钥匙启动、无钥匙进入、6.5寸液晶仪表、皮质座椅、主驾驶电动、12.3英寸中控屏、GPS导航、蓝牙、语音、车联网、5个USB接口、6扬声器、卤素大灯、自动头灯、全车窗一键升降、外后视镜电动调节、内后视镜手动防眩目、分区自动空调、后座出风口。配置上来说足够丰富,但卤素大灯作为一款2019年底发售的新车型难以接受,除非是预算特别紧,否则不太推荐。
中配车型为四驱嘉享版,售价20.48万元。相对入门版,多出了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电动后备箱、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前排无线充电、LED大灯、自适应远近光、后视镜电动折叠、?内后视镜自动防眩目、感应雨刷、空气净化。配置上相对入门版有了1.5万的增幅,但是将常用的配置基本补齐了?,性价比还是比较突出,最为推荐购买这个版本。
顶配车型为四驱纵享版(ST-LINE),售价21.88万元。相对中配版,多出了ST-LINE外观套件、19英寸轮毂、前雷达、自适应巡航、方向盘换挡、方向盘加热、真皮+翻毛皮双拼座椅、副驾驶电动、前排座椅加热、10扬声器的B&O音响、车内氛围灯。相对中配车型有了1.4万增幅,主要增加的是享受型的舒适配置,只推荐给对于外观和配置有着极高追求且预算充足的消费者。
锐际用非常给力的价格,为消费者带来了一款颜值超高、内饰高档智能且动力强劲的紧凑型SUV,总体来看售价20.48万元的四驱嘉享版是全系最为推荐的车型。
注:部分来自于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原创文章欢迎转载,需注明来自一号汽车。如发现非法转载,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在大多数消费者的印象里,20万以内通常只能买到合资紧凑型SUV的入门版本。这些车型要么是小排量,如1.5T的本田CR-V、1.4T的大众途岳;要么是自吸发动机+CVT变速箱,如2.0L+CVT的丰田RAV4、2.0L+CVT的日产奇骏,这俨然已成为了一种默契和常态。
如果有合资紧凑型SUV售价不到20万,却采用了2.0T+8AT动力系统,那么以往的这种“生态平衡”是不是就有可能被打破?而长安福特锐际,无疑就是这么一款车型!
与北方的银装素裹不同,11月的广州气温依旧徘徊在金秋阶段,在体验?锐际的时候,我们还是短袖上阵。
外观造型
与大哥探险者不同,锐际的外观造型并非标准的美系风,从翼虎到锐际,其实风格已经由硬朗转向了些许柔美,但美系车那独有的肌肉感和稳重感依旧在。
锐际的前脸颇具视觉冲击力,做工精致的进气格栅与前大灯相得益彰,前脸已经为整车奠定了时尚运动的风格基调。
来到侧面,锐际的线条则偏向于柔和收敛,上扬的腰线营造出了俯冲之势,这也是偏年轻车型喜欢采用的技巧之一。倘若锐际前轴能够往车头方向再移动一些,也就是前悬设计得再短一些,整车呈现出的比例就更加完美了。
另外,我们这台试驾车采用的是18寸轮毂,扁平比为60,今天看来这轮毂尺寸不算大,但其双五辐的设计还算耐看。另一方面,轮毂尺寸、扁平比是会影响到舒适性的,而锐际这套倍耐力的胎实际表现不错,这点后面会说到。
锐际车尾的设计与前脸相呼应,相对饱满、有层次感,车标下是“ESCAPE”英文,如今屁股上带字母早就不是大众的专属,双边共两出的排气设计比较常规。
总的来说,锐际的颜值虽说不是紧凑型SUV里最高的,但耐看度不错,能够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审美。
内饰空间
相比于外观,车主每天面对最多的还是内饰,因此内饰的视觉、触觉以及体感效果显得尤为重要。这台锐际试驾车的内饰刚好是黑棕拼色风格设计,随着审美的改变,纯色内饰在消费者眼里开始变得单调无趣,尤其是沉闷的黑色很难凸显出车辆的高级感。
锐际内饰是有科技氛围的,液晶仪表盘、中控屏和旋钮式换挡机构共同验证了这点。但相比于科技,锐际那粗壮、握持感饱满的方向盘显得更有吸引力,无形中就有一种勾起你驾驶欲望的魔力,而方向盘后要是能来一组换挡拨片就更好了,只可惜那是ST-LINE车型的专属。
锐际内饰、座椅的做工用料皆可圈可点,坐垫也比较柔软,但前排细节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比如中央扶手或许可以设计得再宽厚一些,对储物空间的利用和挖掘也可以再“狠”一些。
锐际的车身尺寸为4585*1882*1688mm,轴距为2710mm,其后排总体乘坐体验是舒适的,常规的空调出风口和充电口没有缺席,地台非纯平也在意料之中。总之后排头部和腿部空间表现皆无可挑剔,再加上储物能力不错的后备厢,满足居家出行不成问题。
动力驾控
在很多人眼里,动力系统和驾驶体验才是锐际的产品力重点,同时也是它最大的优势之一。聊驾驶感受之前,我们还是按照惯例,先来简单了解下锐际的动力系统数据。
锐际目前全系搭载2.0T发动机,最大马力248Ps,峰值扭矩393N·m,匹配8AT变速箱。就动力数据来说,目前锐际在同价位里确实难寻对手。
在经过一系列城市道路、高速路段的体验中,我们一致给了锐际的转向手感好评!方向盘给力的握持感就不用多说了,它的转向属于很韧、路感清晰但又不显得沉重的那种,这转向相信大部分男性驾驶者都会爱不释手。当然,转向也是福特车型的优势共性之一,福克斯、蒙迪欧、探险者都有着同样的优点。
因为低扭表现比较出色,所以即便是标准模式下,锐际起步也还是轻快的,8AT变速箱大部分情况下表现都比较平顺,只有相对“极端”的动作下会出现顿挫,如深踩油门紧接着一脚刹车,整体日常驾驶平顺性是可圈可点的。
到了高速区间,2.0T发动机显得底气十足,超车时变速箱降挡积极,且底盘贴地性强,给驾驶者提供了足够的信心。
锐际采用的是常见的前麦弗逊+后多连杆悬架组合,如果要用一句话形容,那就是舒适的同时又不缺乏乐趣。
前文说到,因为这台锐际试驾车的轮毂尺寸和扁平比都没有“偏激”,再加上“很福特”的底盘调校,驾乘高级感一下就出来了,得益于不错的动力和底盘,让你总有想激烈驾驶的冲动,可惜了,这是台SUV!
虽说没机会在山路开启运动模式去体验锐际,但就常规道路来看,它给驾驶者主观上的“好开”感受确实超过了不少同级车型,也包括大众在内的德系车。
如果一定要给锐际的驾驶方面挑些刺,那就是油门和刹车的高度匹配或许还可以优化下,锐际油门刹车的高度落差比一般的车会大一些,但不影响实际驾驶,只是刚上手时可能需要适应一下。
配置功能
在配置方面,锐际可以说是“入门即高配”,这也是它被誉为真香车的原因之一。锐际全系标配胎压监测、倒车影像、定速巡航/全速自适应巡航、自动驻车、上坡辅助、全景天窗、无钥匙进入/一键启动、主动闭合式进气格栅、12.3英寸中控屏、语音识别控制系统、LED日间行车灯、自动空调等配置。
此前很多人担心买锐际入门车型会不会配置不够用,现在看到这些标配配置相信大家也心里有数了。另外要给个好评的是锐际的车机系统和互联系统,都说合资车的车机大部分难用,但福特的车机确实是流畅、简洁易用,大家可以自己去实际体验和对比下。
全文总结
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凭借着品牌优势和口碑,德系、日系产品确实优势明显。然而,美系品牌近年来也不甘示弱,通用系、福特系都接连打起了反击战,而福特锐际就是其中的破局者之一。
在不懈的努力下,今年1-9月,福特中国在华共销售新车16.44万辆,同比去年上涨25.4%,表现出了良好的态势。
至于售16.98-21.88万元的福特锐际,给出了同级难得的动力系统和入门即高配的诚意,在满足乘坐舒适性的同时还兼顾了一定的驾驶乐趣,这无疑是比较难得的。
如果你想用20万以内的预算,买到一台动力、配置都比较满意的SUV,那么锐际将会是不错的选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