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拉缸了怎么办

摩托车拉缸了怎么办

3838px 2025-04-27 经济 27 次浏览 0个评论

问题一:摩托车轻微拉缸后怎么办? 楼主,这不一定是拉缸的,冒烟是发动机烧机油啦,这是平时没有按规定1000~2000公里要换机油且又是二手车如不去处理的话那就会恶性循环,最后真的拉缸烧曲轴了。 你现在一定要做保养了,开缸检查进排气门的阀线和顶杆(碾磨)及顶杆链条,换活塞,气、油环,及检查曲轴箱油封。以后一定要注意勤换机油要按夏天和冬天的不同情况换不同粘度的机油那机车的使用寿命就会大大的提高哦! 补充:楼主啊是两冲程的就要早说的,那冒烟是很正常的事,因发动机是烧的混合油,冒烟的是没被燃烧的润滑油,如不冒烟的才是有问题了,只是你用的两冲程机油一定要用好一点的,如果你随便用机油的话那一定会出问题的,因两冲程用机油的燃点是比较高的,在汽缸里是不容易被燃烧的而起润滑作用,而你用其它一般的机油因燃点很低就揣在汽缸里结碳堵塞排气口、排气管又因润滑不够而拉缸咬缸甚至烧曲轴等后果,所以一定要用标准正规的两冲程机油这样才会延长发动机的寿命。

摩托车拉缸了怎么办

问题二:摩托车拉缸了还能启动么 轻微的是可以启动的,添加机油后转动磁电机,充分润滑后尝试启动,只是启动后会烧机油,

问题三:摩托拉缸是什么意思? 发动机作为摩托车的心脏,发生拉缸而致使发动机无法运转,在摩托车故障模式中属于严重故障。导致发动机拉缸的原因有很多,对于一般的摩托车用户甚至许多从事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而言,要迅速、准确地分析、判断故障产生的原因,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为此,本文拟就拉缸的几个主要原因加以分析,希望能对广大摩托车爱好者和维修人员有所帮助。

发动机在工作时,活塞及活塞环在汽缸内做高速往复运动。受混合气燃烧产生的巨大膨胀推力,活塞及活塞环通过机油所形成的油膜与汽缸内壁紧密接触。在正常情况下,由于油膜的隔离和缓冲作用,活塞及活塞环并不与汽缸直接接触,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两者会直接接触,发生滑动摩擦,并产生大量的热量,若散热条件得不到有效改善,可能会融化活塞、活塞环或汽缸内壁金属表面,使滑动摩擦面融合在一起,在活塞的高速运动中产生纵向拉痕,严重时两者抱死,即发生所谓的拉缸现象。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发动机初期磨合不足,高速行驶引起的拉缸

对于刚刚组装的新发动机,看似光滑的汽缸内表面和活塞、活塞环的外周表面,实际上是由无数微米级的高低不平的突起组成的,在发动机真正可以随心所欲地运转之前,必须对配合表面进行初期磨合,削去突起的尖峰,使表面光滑,受力均匀,滑动时不相互咬合,运转才能滑畅。因此,新发动机在组装后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磨合,同时用户在骑行初期的1000~2000km内,要避免长时间高速行驶。否则,在活塞、活塞环与汽缸配合面上的较高的突起上,将承受集中载荷,其单位面积的压力非常之大,摩擦后温度上升,突起软化、融化、以致拉缸。

2、活塞过热引起的拉缸

当活塞过热时会发生局部的异常膨胀(见图1)。由于活塞变形,活塞环槽扭曲成波浪状,活塞环与活塞环槽短暂地甚至长时间咬合在一起,造成活塞环无法正常工作。这时,活塞环的棱缘部以极高的单位面积压力与汽缸内壁直接接触摩擦,使活塞环不但丧失了密封燃烧气体的功能 ,并且破坏了汽缸内壁上的机油油膜,从而引起拉缸。造成活塞过热的原因主要有:①汽油油质差,造成混合气异常燃烧而产生高温;②供油系统、点火设定或调整不良,造成混合气异常燃烧而产生高温;③活塞本体设计不良或活塞铝件致密度差,使从活塞向汽缸的热传递不充分而造成的活塞过热;④发动机外部冷却不充分而造成的过热。

3、活塞环游隙不当引起的拉缸

发动机在运转时,其燃烧室内往往不可避免地产生积碳。虽然机油和活塞环具有清除积碳的功能,但是,对于堆积在活塞环槽内,特别是第一道气环槽内的积碳的清除是非常困难的。当活塞环槽内的积碳逐渐增加时,就会给活塞环带来不当的侧隙和背隙,妨碍活塞环的活动,给活塞环施加异常的压力,使活塞环与汽缸内壁直接接触摩擦,从而引起拉缸。燃烧室产生积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使用的汽油油质较差;②混合气异常燃烧;③厂油系统的混合气过浓;④点火系统特别是火花塞点火故障;⑤汽缸内壁上的机油残留过多;⑥从汽缸盖向燃烧室内渗漏机油。

4、活塞与汽缸的间隙不当引起的拉缸

由于汽缸内径和活塞、活塞环外径尺寸加工精度不良等原因,使得活塞与汽缸之间的间隙不当引起拉缸。间隙过小时,活塞与汽缸接触压力增加乃至抱死;间隙过大时,则活塞头部的摆动量加大(参见图2),活塞头部及裙部与汽缸部分接触,或者活塞环棱缘部与汽缸部分接触,单位面积压力非常高,从而引起拉缸。

5、活塞和汽缸的表面形状不良引起的拉缸

在发动机工作时,活塞、汽缸两者的接触表面的理想形状应是圆柱形,使两者各处均匀接触,防止产生大面的压力。由于热胀冷缩的作用,在常温下,活塞裙部的形状在纵向......>>

问题四:摩托车发动机拉缸了怎么办 如果只是轻微的拉缸,那换缸塞环,气门,油封,就可以了,如果是严重的拉缸,那就要连曲轴一起换掉啦,哈。。。。。。

问题五:摩托车拉缸了,怎么办,昨晚打不着火了,有什么办法救 先加点机油放,检查火花塞有没烧,油路和电路有没问题,弄着火再说

问题六:摩托拉缸的原因是什么? 摩托拉缸的主要原因:缺机油、机油泵坏、高温(长时间大功率工作时散热不好),拉缸后继续工作会造成活塞与缸壁抱死发动机停机,严重的会造成连杆损坏。拉缸后只能更换活塞、活塞环、气缸等配件。

问题七:摩托车拉缸还能开吗 摩托车拉缸不能开。

摩托车拉缸了,如果还开的话,火花塞很容易坏。且机油吃得太吓人了,机油烧起来比汽油还贵的多. 应马上维修,可以选择膛缸或换缸。

注意检查一下:连杆是否磨损,检查气门是否漏气,再绞磨一下坐圈.(因为磨损严重的话就算这次不换也过不了多久就得换.一次弄好免得麻烦.)气门油封一定要换。

问题八:摩托车拉缸怎么维修 1、发动机初期磨合不足,高速行驶引起的拉缸

2、活塞过热引起的拉缸

3、活塞环游隙不当引起的拉缸

4、活塞与汽缸的间隙不当引起的拉缸

5、活塞和汽缸的表面形状不良引起的拉缸

6、表面处理不良引起的拉缸

7、机油润滑失效引起的拉缸8、异物、杂质引起的拉缸

问题九:摩托车在什么情况下会拉缸? 有好多种情况都会拉缸的哦!常见就是发动机缺机油,2:是发动机的转数过高。3:过高温度工作。还有其它的油道阻塞、安装影响,自然磨损等等......。

问题十:摩托车拉缸还能骑 一、拉缸的症状的确定

1、车在一次常规维护中,仅换了第一缸和第三缸的活塞环,没过几天便出现发动机动力不如维护前,同时有耗机油现象。

2、驾驶员自报在使用中没有缺油、缺水,对发动机拉缸不能负责;但中途曾发现汽车机油警告灯亮 ,并加过机油。

3、修理部门认为修理中没有镗缸、换活塞和活塞销,只进行了更换活塞环的作业.

不会影响气缸与活塞间的配合间隙,至于拉缸,最可能的原因是活塞环的材质有问题;供应活塞环的材料配件部门认为。

活塞环是从正宗厂家购进的活塞环,不存在品质问题;

4、除拉缸外,连杆与曲轴轴承没有损伤。

对四套活塞与缸套初步检查:气缸活塞顶部严重烧蚀,第1、2道活塞环被卡死在活塞环槽内,在气缸的上止口处粘结有活塞烧蚀后的金属残余物,缸壁有严重的蓝色拉缸拉痕,其余几缸活塞、缸套未见异常。从上述迹象,可以确定发动机是拉缸。

二、原因分析

主要是发动机冷却系的冷却效能、发动机机油的数量与质量、供给系的工作性能等,往往是造成发动机致命损伤。为缩小分析范围,我们主要从水温过高、润滑系工作不良与燃油供给系工作不良入手,分析事故原因。

1、发动机水温过高的形成拉缸的原因分析

(1)发动机水量不足:(2)水循环不良(节温器工作失灵)(3)风量不足(4)水质差:

2、发动机润滑系工作不良形成拉缸的原因分析

(1)机油油量不足(2)机油变质(3)机油粘度过低(4)机油油温度过高

3、发动机燃油供给系工作不良形成拉缸的原因分析

1)供油时间过早:2)供油时间过迟:3)供油量过大:

4、喷油器工作不良形成拉缸的原因

①喷油器压力过小②雾化不良③喷雾锥角不对

发动机保养六大要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表日期:2005年7月8日 出处:名骑士俱乐部 作者:名骑士俱乐部 编辑录入:base

1.使用适当质量等级的润滑油

对汽油发动机应根据进排气系统的附加装置和使用条件选用SD—SF级汽油机油;柴油发动机则要根据机械负荷选用CB—CD级柴油机油,选用标准以不低于生产厂家规定要求为准。

2.定期更换机油及滤芯

任何质量等级的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油质都会发生变化。到一定里程之后,性能恶化,会给发动机带来种种问题。为了避免故障的发生,应结合使用条件定期换油,并使油量适中(一般以机油标尺上限为好)。机油从滤清器的细孔通过时把油中的固体颗粒和粘稠物积存在滤清器中。如滤清器堵塞,机油不能通过滤芯时,会胀破滤芯或打开安全阀,从旁通阀通过,仍把脏物带回润滑部位,促使发动机磨损,内部的污染加剧。

3.保持曲轴箱通风良好

现在大部分汽油机都装有PCV阀(曲轴箱强制通风装置)促使发动机换气,但窜气中的污染物“会沉积在PCV阀的周围,可能使阀堵塞。如果PCV阀堵塞则污染气体逆向流人空气滤清器,污染滤芯,使过滤能力降低,吸入的混合气过脏,更加造成曲轴箱的污染,导致燃料消耗增大,发动机磨损加大,甚至损坏发动机。因此,须定期保养PCV,清除PCV阀周围的污染物。

4.定期清洗曲轴箱

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燃烧室内的高压未燃烧气体、酸、水份、硫和氮的氧化物经过活塞环与缸壁之间的间隙进入曲轴箱中,与零件磨损产生的金属粉末混在一起,形成油泥。量少时在油中悬浮,量大时从油中析出,堵塞滤清器和油孔,造成发动机润滑困难,引起磨损。此外,机油在高温时氧化会生成漆膜和积碳粘结在活塞上,使发动机油耗增大、功率下降,严重时使活塞环卡死而拉缸。因此,定期使用BGl05(润滑系统高效快速清洗剂)清洗曲轴箱,保持发动机内部的清洁。

5.定期清洗燃油系统

燃油在通过油路供往燃烧室燃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形成胶质和积碳,在油道、化油器、喷油嘴和燃烧室中沉积下来,干扰燃油流动,破坏正常空燃比,使燃油雾化不良,造成发动机喘抖、爆振、怠速不稳、加速不良等性能问题。使用BG208(燃油系统强力高效清洗剂)清洗燃油系统,并定期使用BG202控制积碳的生成,能够始终使发动机保持最佳状态。

6.定期保养水箱

发动机水箱生锈、结垢是最常见的问题。锈迹和水垢会限制冷却液在冷却系统中的流动,降低散热作用,导致发动机过热,甚至造成发动机损坏。冷却液氧化还会形成酸性物质,腐蚀水箱的金属部件,造成水箱破损、渗漏。定期使用BG540(水箱强力高效清洗剂)清洗水箱,除去其中的锈迹和水垢,不但能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而且延长水箱和发动机的整体寿命

摩托车化油器回火四点分析

摩托车化油器回火,是摩托车用户经常遇到的故障现象之一。引起的主要原因有:

1、 操作不当

在车子行驶过程中,只有缓慢平稳地转动油门握把,使节气门开度逐渐增大,进入化油器混合室的空气和汽油的比例适当,发动机才能工作正常。倘若猛转油门握把加油,化油器节气门的开度就会急速增大,致使大量空气高速流经化油器。由于汽油的流动性比空气差,不可能及时由喷管喷出相应的量与空气混合,因而使混合气变得较稀。这种较稀的混合气在气缸中被点燃后其燃烧速度比正常的混合气慢得我,致使发动机在排气冲程结束时,混合气还继续在燃烧,这时进气冲程一开始,刚进入气缸的新鲜混合气立即被点燃,并且一直引燃到化油器,从而出现化油器回火现象。

2、 点火时间太晚

各种车型的发动机因燃烧室形状、压缩比、燃料成分等因素的不同,其规定的点火崆敖且膊煌?H绻?⒍?诠娑ǖ牡慊鹛崆敖堑慊穑?纯扇繁8梅⒍?诨钊?顾踔樟耸备啄谀懿?畲笱沽?突旌细以诟啄谟凶愎皇奔渫耆?忌铡H绻?慊鹗奔涮?恚?钊?酱镅顾醭宄痰纳现沟闶保?鹧婢屠床患按?サ饺忌帐?nbsp;的第六个角落,缸内压力太晚后,给予混合气燃烧的时间缩短,同时也会造成在进气中冲程开始时,未燃完的混合气将新进入气缸的新鲜混合气引燃并且一直燃烧到化油器,产生化油器回火现象。

3、 化油器调整不当

发果化油器的空气调节螺钉调整不当,主喷油针位置太低或浮子室油平面太低,致使混合气太稀,也会收起化油器回火。

4、 保养不当

从汽油箱到化油器之间的油路不畅通(局部阻塞),也会因进入化油器的油量不足而使混合气变稀,从而导致化油器回火。

为了避免车辆在使用中发生化油器回火现象,首先在车辆使用前应检查油路是否畅通(一般可将连续化油器的油管拔下,打开燃油开关,看汽油是否充满油管连续流出);检查化油器的空气调节螺钉是否调整合适;检查点火提前角是否符合说明要求;并在使用中不猛转油门握把。一般做到了以上几点,就可避免化油器发生回火现象。若仍有回火现象发生,则可考虑采用升高主喷油针高度和浮子室油平面高度的方法,使混合气变浓些,以防止化油器回火。

二手摩托车省油十法

一、检查轮胎磨损是否超出规定值。当轮胎磨损过大,摩擦力变小就会使轮胎打滑,白白消耗汽油,必要时,可更换新的轮胎。

二、行驶中滑行距离(指松开油门)明显缩短。这时应该检查一下车胎,看它的气压是否符合规定的气压标准。当轮胎气压变小时,会出现油耗增大问题,这时,只需给轮胎充足气,达到标准气压即可。注意:不要过充气,否则会爆胎!

三、行驶中前、后轮有异常响声。这时应该立即停车,看前、后轮的轴承及制动系统是否有故障。不正常转动的轮子会产生阻力而影响车速,加大汽油消耗,如有新的配件则应换上新配件,确保它能保持良好的状态,以便正常行驶。

四、车上在用的火花塞使用时间已经很长或已超过3万公里时。这时应考虑及时更换火花塞。因为超过使用寿命的火花塞会使点火的量下降,致使车子提速变慢、怠速降不下来,汽油消耗明显增加。

五、排气管冒黑烟,油耗变大。这时可以检查化油器,看化油器是否太脏。如果化油器太脏可以用化油器清洗剂直接向化油器进气口喷一喷,就可解决问题,如果还冒黑烟,必须把化油器拆开清洗。如果空气滤清器滤心太脏了也会出现冒黑烟现象,使油耗增大。所以,对空气滤心应在2个月更换或清洗一次。

六、离合器打滑也会使油耗增大,这是因为从发动机传递的转数经过离合器后丢转了。当急加速时能看见发动机转速表增加很快而车速增加很慢时,就可以判定离合器打滑了。解决的办法是更换离合器片、离合器压紧弹簧。

七、当车子行驶二三万公里时,会出现汽缸压力不足的现象。这时机油消耗会明显增加,出现这种故障时,发动机就需要大修了,应镗缸或更换或活塞、活塞环。

八、如果你的爱车是水冷发动机,那么车上的温控开关和节温器损坏时会使水温降低,发动机在低温下工作达不到额定温度,因此,汽油消耗量也会增加。只要注意水温表的显示位置是否在正常位置即可发现问题。如果有问题,就应更换温控开关和节温器。

九、有启动加浓阀的摩托车还应检查一下电动加浓阀的工作状态,如果摩托车启动之后4-5分钟,加浓阀还是处于加浓状不能归位的话,就应该仔细检查调整了,一般车的启动加浓装置在摩托车启动后30秒就会自动关闭。这样才能达到启动时加浓混合气、正常运转后省油的效果。

十、空气滤清器要经常清理使之保持畅通。现在摩托车多使用聚氨脂发泡海绵(少数用纸心)式空滤器,每行驶4000公里要用汽油清洗聚氨脂发泡滤心,并涂上机油。用纸质滤心的,一定要将其取下用压缩空气吹净尘土。只有清洁的滤心才能使充足的空气进入汽缸参加燃烧,达到节省燃油的效果。

摩托车常见名词术语

1.气缸直径 气缸直径简称缸径,是气缸的内径,单位用mm表示。

2.活塞行程 活塞运行在上下止点间的距离,单位用mm表示。

3.上止点 活塞离曲轴中心线距离最大时的位置。

4.下止点 活塞离曲轴中心线距离最小时的位置。

5.气缸工作容积 气缸工作容积通常称为“排量”,是活塞在上、下止点之间所扫过的容积,单位用ml或cm3表示。

6.压缩比 气缸最大容积与最小容积(均包括燃烧室容积)的比值,也称几何压缩比。

7.有效压缩比 发动机扫(进)气口和排气口开始全部关闭那一瞬间的气缸容积与气缸最小容积(均包括燃烧室容积)的比值。显然,进入气缸的可燃混合气正式从这一瞬间开始被压缩。

8.曲轴箱压缩比 曲轴箱最大容积与最小容积(均包括扫气道容积)的比值。

9.工作循环 由扫(进)气、压缩、燃烧膨胀、排气等过程组成的循环。每一个工作循环完成一次燃油热能向机械能的转化工作。同时将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通过曲轴连杆机构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输出扭矩。

10.往复活塞式汽油发动机 以汽油为燃油,经过气化,变为汽油与空气混合均匀的可燃混合气进入气缸,再经过压缩、点火燃烧释放热能而推动活塞作直线运动,当活塞到达下止点后,又借助惯性向上止点运动并开始进(扫)气和压缩,与此同时,将热能转化机械能。这种内燃机即为往复活塞式汽油发动机,简称汽油机。目前的摩托车绝大多数用汽油机作动力,平时所称的摩托车发动机,即为摩托车用汽油机。

11.二冲程发动机 由活塞经过两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汽油机。

12.四冲程发动机 由活塞经过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汽油机。

13.扫气过程 借助于扫气口和排气口之间的压力差,用新鲜的可燃混合气驱赶废气排出气缸的过程,简称扫气。

14.扫气效率 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留在气缸内的新鲜可燃混合气与气缸内含有一部分废气的总气体量之比。

15.气缸压缩压力 在不燃烧的情况下,仅由活塞压缩产生的气缸内最大压力。通常将气缸压力表安装在火花塞孔上,用电机拖动发动机旋转到指定转速而测得。

16.点火提前角 压缩过程中火花塞跳火的瞬间到活塞行至上止点时的曲轴转角。

17.配气相位 以活塞在上下止点为基准的扫(进)气、排气机构的开闭时间,以曲轴转角计算。

18.残余废气 在刚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后,残留在气缸内的废气。

19.积炭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不完全燃烧的一部分炭粒和杂质沉积在燃烧室表面、活塞顶部、活塞环槽及排气口等零件部位的现象。

20.爆震 爆震又称爆燃,是一种故障现象。汽油机在运转过程中,由于局部可燃混合气完成焰前反应而引起自燃,并以极高的速度传播火焰,产生带爆炸性质的冲击波,发出尖锐的金属敲击声。

21.气阻 发动机供油系统及其管道中的汽油,由于高温的影响产生气化而出现供油中断的现象。

22.标定功率 由发动机制造厂自己标定的功率,是发动机用户及质量检验机构判定其产品功率指标合格与否的依据。

23.标定转速 发动机发出标定功率时的转速。

24.最大功率 节气门全开时,发动机允许在短时间内运转发出的最大净功率。这里所讲的“短时间”是指发动机稳定运转,自动油耗测量仪测完油耗所需要的时间。

25.最大功率转速 发出最大功率时的转速。

26.净功率 发动机装有实际使用条件下的全部附件,在发动机实验台上按制造厂规定的转速运转时。所测得的发动机动力输出轴输出的有效功率。

27.有效功率 通常是曲轴直接输出的功率减去机械损失的功率所剩下的功率。机械损失功率实在不燃烧的条件下,用测功机拖动发动机达到标定转速时,在动力输出轴上(如变速器输出的链轮轴)测得的功率。

28.机械效率 有效功率与曲轴输出功率之比值。曲轴输出功率又称为指示功率。

29.储备功率 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与标定功率的差值。有时也可以理解为最大功率与实际使用中多数情况下需要的功率之差值。

30.最大扭矩 节气门全开时速度特性曲线(即外特性曲线)上的最大扭矩值。

31.最大扭矩转速 对应最大扭矩值下的发动机转速。

32.速度特性 试验时,将节气门固定在一定的开度,用改变负荷的方法测出数个间隔大体相等的转速下的功率、扭矩和燃油消耗率。然后,分别将不同转速时的功率点连接起来(扭矩和燃油消耗率曲线也如此)画成曲线,这个曲线即速度特性曲线,这种试验方法称作速度特性试验。

33.外特性曲线 在不同的节气门开度下进行速度特性试验,可以画出各个节气门开度的速度特性曲线,这些曲线大致走向平行。在纵向,节气门开度越大,曲线越靠上,而节气门全开时的速度特性曲线处于最高位置,基本上把小于节气门全开的其他节气门开度的速度特性曲线覆盖起来。由于该曲线位于最外侧,故称为外特性曲线。

34.最低空载稳定转速 在不带负载的工况下,发动机以最低转速稳定运转时测得的转速,通常称作“怠速”。按标准规定,怠速必须是发动机在空载状态下,连续运转15min,转速波动率为±10%,每3min测一次。显然,怠速越低,发动机的怠速性能越好。

35.最地燃油消耗率 在外特性试验中画出的油耗曲线上,曲线最低点标示出的燃油消耗率。摩托车发动机油耗曲线越平缓,表示出在不同速度下的油耗都接近最低燃油消耗率,摩托车的经济油耗最佳。

36.敲缸 发动机在怠速状况下,活塞在往复运动中裙部敲打缸体,发出“当、当、当……”的声响,这一故障现象称为敲缸。轻微的敲缸能在发动机进入热平衡状态后自然消失。

37.抱缸 由于活塞与缸体配合间隙小、活塞热膨胀系数大以及发动机过热等原因,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活塞与气缸粘在一起而停止运转,所以又称为“粘缸”。

38.拉缸 活塞在运行中,其裙部与气缸壁发生拉伤现象,轻则拉毛,重则拉出沟槽,造成“两败俱伤”。

39.混合润滑 混合润滑是二冲程汽油机的一种润滑方式。它将汽油与润滑油按一定的容积混合比均匀混合起来注入油箱,通过供油系统,在化油器中雾化后与空气一起进入气缸,油雾中的一部分润滑油靠其粘性附着在活塞和气缸壁及连杆大、小头轴承上,起到润滑作用;另一部分则参与燃烧。这种润滑方式的优点是不用另设润滑机构,从而简化了发动机结构;缺点是不论发动机工况怎麽变化,润滑油量不能改变,润滑不尽合理,因此,这种润滑方式正被淘汰。

40.分离润滑 分离润滑是二冲程汽油机的有一种润滑方式。发动机运行中,机油从机油箱流入机油泵(俗称点滴泵,柱塞式结构),机油泵通过油管将机油泵入化油器主通道,经高速气流将其雾化后与雾化的汽油和空气一起进入气缸。分离润滑原理与混合润滑方式相同,所不同的是,由于机油泵与发动机曲轴联动,曲轴转速越高,泵入的机油量也越大,故而比混合润滑合理。这种分离润滑方式已被广泛应用于二冲程摩托车发动机上。

转载请注明来自成都新闻网,本文标题:《摩托车拉缸了怎么办》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7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