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品牌纯电动轿车的续航里程一直是个弱项,不少老牌合资车企推出的纯电动车续航还停留在3、400km的水平,而前一段时间上市的菲斯塔纯电动则改变了这一现状,它的续航水平达到了490km,即使与同级别的中国品牌车型相比也不落下风。除了不俗的续航里程之外,新车17.38-19.88万元的补贴后售价也比较适中,因此也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
今天,我们就通过三个问题,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款现阶段续航里程最高的合资纯电动轿车。
●?菲斯塔纯电动与燃油版有什么区别?
既然新车名为菲斯塔纯电动,它自然就是在燃油版菲斯塔的基础上打造而来,是一辆标准的油改电车型,不过从外观上来说,菲斯塔纯电动的改动是比较成功的。
新车换装了电动车上常见的全封闭式中网,但为了避免过于突兀,菲斯塔纯电动保留了连接两侧大灯的镀铬饰条,并且将引擎盖上的线条一直向前延申至车牌处,整体感觉十分和谐统一,实际的视觉效果很棒,我个人认为比燃油版车型要好看不少。
很多油改电车型只是单纯的把原本的中网封死,然后在车身细节处加入一些蓝色的饰板或者标识,感觉过于简单粗暴。而在菲斯塔纯电动身上则完全没有出现这种设计套路,这点值得表扬。
菲斯塔纯电动的车身尺寸与燃油版车型基本相同,具体为4705×1790×1435mm(长×宽×高),轴距2700mm,因为底盘布置有电池组,为了保证适中的通过性,所以车身的高度被增加了10mm(燃油版车高为1425mm)。
配色方面加入了一款名为钛金灰的专属外观,金属质感很强,效果跟奔驰AMG系列车型的哑光灰差不多,带有比较浓郁的运动气息,不仅如此,就连车门把手也采用了哑光的镀铬材质。
全系标配图上这款17英寸的双色旋风式轮毂,轮胎也从原本的玛吉斯和耐克森升级成定位更高端的锦湖SOLUS?SA01?plus+系列,尺寸为225/45?R17。
后保险杠的设计也与燃油版有明显区别,除了取消排气管之外,还将雾灯位置放在了牌照底部中央,并且与横向贯穿式的反光板融为一体,与尾灯造型相互呼应。
内饰部分的区别就比较小了,只换装了全液晶仪表盘、全新样式的按键式电子挡把以及挡把周围的控制区域。配色仍是纯黑、黑/灰色,整个中控台和车门版上部都使用了大面积的软质搪塑和仿碳纤维纹路的饰板,同样拥有比较强的运动感。
●?油改电会影响内部的空间吗?
大部分油改电的车型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原本的燃油车平台其实并不是十分适合布置纯电的驱动系统。电动机、逆变器、空调压缩机等还好说,直接布置在发动机舱即可,但留给电池的空间就那么点,想要提供长续航,又不得不采用较大能量密度和体积的电池,如何在它们之间取得一个良好的平衡是需要车企用心去优化和设计的。因此油改电不是就一定不好,只要经过良好的空间优化和利用,通过油改电的方式也一样能够打造出优秀的纯电动车。
但比如大众的朗逸、宝来、高尔夫三款纯电版本车型就优化的非常一般,不仅电池体积小,能量密度也比较低,最终结果就是三款纯电车型的续航仅有270km左右。
另外也有不少油改电车型为了追求长续航所采用的大电池也会影响内部的空间,例如抬高了车内的地板,压缩了乘员舱的空间、后备箱空间等等。那么这款续航为490km的菲斯特纯电是否也会这样呢?答案是:不会。
经过实际的测试,将座椅调至最低且合适的驾驶位置时,身高174cm的我无论在菲斯塔的燃油版还是纯电版上都能有4指的头部空间剩余。
保持前排座椅位置不变,分别进入纯电版和燃油版的后排,此时的头部空间和腿部空间均完全相同,分别为四指以及一拳三指。坐垫和靠背的倾角也感受不到有任何变化。
两种版本车型的中央地台均有相同高度的突起,算不上很高,后排乘客在左右移动时不会觉得麻烦,只是纵向的长度一般,容纳不了我43码的鞋子,坐在中间的乘客会稍微有点不舒服。
菲斯塔纯电动不仅车内储物空间与燃油版车型相同,后备厢的容积也是完全相同的,座椅同样支持4/6拆分放倒,也因此证明了菲斯塔的油改电完全没有侵占车内的空间。
●?菲斯塔纯电动的动力系统如何?
菲斯塔纯电动搭载了一台最大功率为135kW、峰值扭矩为310N·m的前置永磁同步电机,与广汽新能源Aion?S的动力水平基本一致,仅扭矩大了10N·m,差别不大。虽然与自家1.6T燃油版车型的140kW和265N·m稍弱一丢丢,但更大的扭矩和电动机天生更快的响应速度,在中低速加速工况更多的城市道路里,菲斯塔纯电动的表现会更好。
作为一款带有运动的属性的纯电动车,菲斯塔纯电动依然保留了燃油车上的换挡拨片,只用来调节动能回收系统的强度,左加右减。不过这种调节方式要比其他电动车那种在中控屏内调节要方便的多,使用起来更加自然,也非常容易盲操作。此外,若一直按住左边拨片并保持不动,车辆可以在最强的动能回收状态下将车辆刹停,这样可以减少制动踏板的使用次数,尽可能多的回收动能,降低能耗,十分贴心。
快充与慢充接口均布置在车头的车标盖板处,盖板的开启方式比较隐秘,直接在车外按下车标上半部分的黑色块就可以打开了,若不看说明书,第一次充电时基本很难找到。
菲斯塔纯电动的三元锂电池组由宁德时代提供,能量密度141Wh/kg,容量为56.5kWh,使用直流快充时,可在大约40分钟左右将电池电量充至80%,若使用交流慢充则需要9.5个小时完全充满。
既有490km的续航,又不影响车内的空间,不在一些其他地方做出取舍是不可能的。看到底盘就十分清楚了,为了布置电池,菲斯塔纯电动将后悬架从燃油版上的多连杆改为了普通的扭力梁,理论上来说它的操控性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在实际驾驶中的表现究竟是怎么样的,就要等我们进行试驾之后才能做出解答了。
●?写在最后
还是由于前面提到的续航/空间之间的平衡问题,不少油改电的车型普遍还是以车身更高、空间更灵活的SUV车型为主。而目前在市面上的合资纯电动轿车中,大众、日产车型的续航里程都不咋地,最高的也就是通用旗下的别克微蓝和雪佛兰畅巡了(410km)。在中国品牌中,主流的车型如BEIJING?EU5、广汽新能源Aion?S、几何A、比亚迪秦Pro纯电动等等,它们的售价和续航水平也均与菲斯塔纯电动相近,配置上的表现也没有拉开明显的差距。所以如果你想追求合资品牌的品质和质感,想拥有充足的续航,又不想与满大街跑的网约车成为同款的话,这款来自北京现代的菲斯塔纯电动是当下的唯一选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0年3月29日,比亚迪正式发布了“刀片电池”。在发布会上,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刀片电池’体现了比亚迪彻底终结新能源汽车安全痛点的决心,更有能力将引领全球动力电池技术路线重回正道,把‘自燃’这个词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彻底抹掉。“作为实业派的比亚迪来说,究竟刀片电池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刀片电池”为何而来
现如今,提升车辆续航里程最简单的方法无非就是增大电池组,或者提升电池容量密度。其中,被广泛使用的三元锂电池就是因为在容量密度方面更具优势,所以才被各大车企所青睐,但随之而来的自燃等安全问题也让部分车企头疼不已。
而磷酸铁锂电池则恰恰相反,极强的安全性一直得到商用车领域的认可,只不过能量密度一直赶超不了三元锂电池组。有没有两全其美的电池呢?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了解一下。
热失控与“针刺穿透测试”
虽然电动汽车起火概率要低于柴油和汽油发动机车辆,但起火以后迅速蔓延以致爆炸的特性总是让人不寒而栗。根据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数据显示,2019年5月以来出现事故的车辆,以2018年生产的车为主。其中,事故车辆86%为三元锂离子电池。而这其中,绝大多数起火原因都是与电芯热失控密切相关的。
那么什么是热失控呢?电池的热失控是指电池内部化学反应的产热速率远高于散热速率,大量热量在电池内部积累导致电池温度急速上升,最终引起电池起火或爆炸。而最简单引起电池组热失控的方法就是针刺穿透的短路。
比亚迪在发布会当天播放了一段对比三种电池针刺实验的视频回应了之前网络上对于刀片电池超强安全性的质疑。在视频中,钢针将动力电池电芯刺穿,造成电芯内部的大面积短路。在同样的测试条件下,三元锂电池在针刺瞬间出现剧烈的温度变化,表面温度迅速超过500℃,并发生极端的热失控——剧烈燃烧现象,电池表面的鸡蛋被炸飞。
传统块状磷酸铁锂电池在被穿刺后无明火,有烟,表面温度达到了200℃~400℃,电池表面的鸡蛋被高温烤焦;比亚迪“刀片电池”在穿透后无明火,无烟,电池表面的温度仅有30-60℃左右,电池表面的鸡蛋无变化,仍处于可流动的液体状态。
创新结构?突破磷酸铁锂电池组能量密度瓶颈
上图就是传统的电池包结构,它由多个电芯组成,由于电芯与电芯之间并没有相互的支撑力,所以它只能装在带有横梁的电池包中。这样虽然对电芯有了些许保护,但无法避免的是降低了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和增加了电池包的整体重量。
而刀片电池组就更为简单了。它就像咱们平常弯折直尺一样,虽然能被水平的力量弯折,但很难被垂直的力量破坏。与此同时,电芯以阵列的形式装到电池包之中,从而减少了横梁是使用,提升了电池容量密度,降低了电池包的整体质量。
比亚迪“刀片电池”通过结构创新,跳过了“模组”,大幅提高了体积利用率,最终达成在同样的空间内装入更多电芯的设计目标。相较传统的有模组电池包,“刀片电池”的体积利用率提升了50%以上,续航里程已经达到了高能量三元锂电池的同等水平。
刀片电池依旧继承了磷酸铁锂电池优势
除了上面所提的优势以外,刀片电池依旧继承了磷酸铁锂电池充电次数多,损耗低等优势,这一点虽然没在发布会上提及,但依旧是磷酸铁锂电池抹不掉的光环。
比亚迪汉有望6月投产上市
据王传福先生现场透露,首款搭载刀片电池是比亚迪旗舰级轿车——比亚迪汉EV,作为“王朝家族”的旗舰级轿车,其综合工况下的续航里程达到605公里,百公里加速3.9秒,整车设计特别是内饰部分演绎出全新的家族设计语言,该车有望在今年6月份在深圳投产上市。
距焦观点:对于当下的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来说,除了政策原因之外,最大的困惑就在于电池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毕竟自燃影响到了自身安全,而电池的耐久性直接影响到了钱包。作为国内电池老大,比亚迪从技术方面解决了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