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中临终时一直拉扯自己的衣服的女子有怎样的一生?

《清平乐》中临终时一直拉扯自己的衣服的女子有怎样的一生?

3838px 2025-04-15 信息 21 次浏览 0个评论

在中国古代,女子的地位非常低下,有时候连说上话的权力都没有,所以历史上有巨大成就的女子非常少,但也并不是没有,例如这次我们要讲的这位女子,她一生都很辉煌,独受皇帝的恩宠,在临终的时候却一直拉扯自己的衣服,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只有皇帝一个人知道。

《清平乐》中临终时一直拉扯自己的衣服的女子有怎样的一生?

这位女子名叫刘娥。在她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父母就相继离世了,她也就被寄养在了自己的祖母家。幸运的是她生得一幅美丽的容貌,而且唱歌十分的好听,在刘娥十几岁的时候就选择成为了一名歌姬,然后还嫁给了一个银匠,名叫龚美。后来刘娥跟随着自己的丈夫去到了京城。京城的生活让刘娥夫妻两个人难以生存下去,于是刘娥的丈夫将刘娥卖给了当时的三皇子赵恒。赵恒一见到她就非常喜欢,也对她非常的疼爱。

在997年,赵恒继承了皇位,刘娥因此变成了“美人”。刘娥唱歌不仅非常好听,还非常有趣,引得皇帝非常开心,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刘娥受到了皇帝独宠。一直到皇后生病去世了,皇帝想封刘娥为皇后,结果遭到了所有大臣的反对,理由是刘娥身份低下,并且没有诞下皇子。这让刘娥非常生气,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将自己身边的一位侍女送到了皇帝的身边,让侍女怀孕,在侍女把孩子生下来之后占为己有,这样自己就有孩子了。这个方法成功了,刘娥也顺利地当上了皇后,这个孩子就是之后的宋仁宗。

当宋仁宗继位之后,刘娥也自然当上了太后,当时的宋仁宗年纪还很小,根本不能管理朝政,于是太后就在旁辅佐。虽说刘娥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是本身的才能还是有的。在刘娥掌权的时候实行了许多很有效政策,例如纸币的发行。在刘娥的治理下,国家发展的越来越好,当时有很多大臣都提议让刘娥登基称帝,但是刘娥拒绝了。刘娥不想当皇帝,但是对龙袍非常感兴趣,非常喜欢穿龙袍。在1033年,她病重躺在床上的时候,太医也说要准备后事了,这时刘娥在床上一直拉扯着自己的衣服,大家都不知道发生了。突然宋仁宗说,把太后的衣服脱下来,换上凤袍,原来刘娥想跟先皇合葬在一起,就这样刘娥安心地闭上眼睛,她的一生也到此为止了。

宋朝第一位摄政的皇太后,功绩赫赫,常与汉之吕太后、唐之武则天并称,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刘修仪性情机敏,通书史,熟知朝政。宋真宗每每在退朝批阅奏章至深夜,多次参考刘修仪的意见。

刘太后自知出身卑微,宋朝以士大夫为尊,因此大力抬高母家,一直追尊加封祖宗:曾祖父刘维岳成了天平军节度使兼侍中兼中书令兼尚书令,曾祖母宋氏最后封到安国太夫人;祖父刘延庆为彰化军节度使兼中书令兼许国公,祖母元氏封齐国太夫人;父亲刘通为开府仪同三司魏王,母亲庞氏封晋国太夫人。

刘太后号令严明,赏罚有度,虽然难免有些偏袒家人,但并不纵容他们插手朝政。在大是大非面前,她更尊重士大夫们的意见,王曾、张知白、吕夷简、鲁宗道都得到了她的重用,刘氏姻族也没有做出危害国家的祸事。刘太后性格简朴,为皇后时服饰简朴,当了太后依然未改习性。宫中侍女见皇帝侍女服饰华丽,觉得自己身为太后侍女,怎么能被比下去呢?报与刘太后,刘太后不为所动,说:“那是皇帝嫔御才能享用的,你们哪有这样的资格?”

虽然刘太后掌权日久,不愿把权柄交给仁宗,但她却依然是个慈母。仁宗少时体弱多病,刘太后忙于政务,让杨淑妃照顾。仁宗称刘太后为“大娘娘”,杨妃为“小娘娘”。而仁宗生母李氏,刘太后晋封她为顺容,迁往真宗永定陵,成为守陵的先帝诸妃之一。而且早在真宗年间,便寻访到李氏家人封官。

明道元年(1032年)二月,李氏患了重病,刘太后连忙派太医前去诊治,并晋封她为宸妃。然而李氏封妃当天便病逝,享年四十六岁。起初,太后只想以普通宫人的身份殓葬了事,然而听了宰相吕夷简的劝说,以一品礼仪给李妃在皇仪殿治丧,并给李妃穿上皇太后冠服下葬。李妃的父亲得到追封,兄弟李用和也再次晋升。

刘太后虽不愿还政于仁宗,却并未想过自立。程琳献图《武后临朝图》,刘太后亲掷于地,道:“我绝不会做这样的事!”太后表态后,群臣如释重负,仁宗也心怀感激,恭孝唯谨,更于天圣七年(1029年)九月颁布诏书,将太后生辰长宁节的仪礼升级到与皇帝生辰乾元节相同的程度。

明道二年(1033年)二月,举朝要行祭太庙大典,刘太后自觉天命已不久,想要在生前穿一次天子衮冕,便提出自己要着衮冕祭祀太庙。群臣大哗,却只得将皇帝衮衣上的饰物稍减了几样,呈了上去。

明道二年二月乙巳这天,皇太后刘氏穿着天子衮衣、头戴仪天冠,在近侍引导下步入太庙行祭典初献之礼,并由杨太妃担任亚献、终献为仁宗皇后郭氏。仪式结束后,刘太后在太庙文德殿接受了群臣给自己上的尊号:应天齐圣显功崇德慈仁保寿皇太后。自此,刘太后彻底还政于仁宗。

明道二年三月,刘太后病重,仁宗大赦天下为刘太后祈福,并四处征召名医,却无法挽留刘太后的生命。几天后,刘太后病逝于宝慈殿,享年六十五岁;第二日,仁宗在皇仪殿召群臣,哭道:“太后临终前数度拉扯身上衣服,可有什么心愿未了?”参知政事薛奎曰:“太后不愿先帝见她身穿天子服入葬。”仁宗恍然大悟,下令给刘太后换上皇后冠服。

仁宗正伤感,群臣却纷纷上议说刘太后并非生母,生母是李宸妃,而燕王更说李宸妃是刘太后所毒杀。仁宗震惊,派人召来李用和,让他亲自去查看李宸妃的棺木。后仁宗前往李妃暂厝的洪福院,见李宸妃葬品如一品夫人,身穿皇太后冠服。仁宗大悔,叹道:“人言岂可尽信。”,并来到刘太后牌位前拜谢自责。同年九月仁宗下诏,刘太后和李妃同时迁葬永定陵。灵柩起驾这天,仁宗先为刘太后发引,不但执孝子礼,还不顾宰相们的劝阻亲自执绋之礼,一直步行送出皇仪殿。随后他才再去往李宸妃停棺的洪福院为生母起灵,伏在棺木上痛哭道:“劬劳之恩,终身何所报乎!”。

刘太后死后,刘氏家族受尊崇更胜昔日。刘太后曾有遗诏,命仁宗尊养母杨太妃为皇太后。仁宗遵其旨意,尊封杨氏为保庆皇太后,杨太后虽未垂帘听政,仁宗却克尽孝道奉养。

转载请注明来自成都新闻网,本文标题:《《清平乐》中临终时一直拉扯自己的衣服的女子有怎样的一生?》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