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车讯 日前,2021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 2021)正式于海南海口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召开。在大会主论坛上,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表示,上汽力争在2025年前实现碳达峰。到2025年,上汽集团规划在全球实现新能源车销量超过270万辆,占上汽整车销量的比重不低于32%。
据了解,在产品端上汽将大幅提高纯电动车型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产销占比,持续改善电耗指标,降低产品的碳强度;在生产端,将提高自产“绿电”总量,加大清洁能源使用占比,改善生产工艺,严格控制碳排放的总量;在使用端,将加快推进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积极探索智慧出行,让出行更低碳、更精彩。
在供应链低碳化方面,上汽旗下零部件企业率先提出低碳战略,例如全球领先的汽车内饰科技公司——延锋已制定中长期减碳规划和目标,并定期向整车企业提交产品“碳足迹”报告。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总量和产品单位能耗的管理,持续推进绿色制造和能效标杆项目建设。
在低碳出行生态建设方面,上汽自2016年起探索开展新能源共享出行业务,5年来,按照同等行驶里程下对应传统燃油车的碳排放,上汽通过推广新能源共享出行累计减少碳排放约13万吨。今年上半年,上汽享道出行还上线了“顺风车”业务,鼓励消费者减少私车出行,进一步提升车辆使用效率。
其中,在回收利用再制造方面,上汽积极响应工信部、科技部等部委关于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工作的提议,加快建立回收体系,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目前正在申报实施方案。
在电池循环利用方面,上汽计划年底投产新一代平台化动力电池,最大的亮点在于“可快充、可快换、可升级”,并确保“零热失控”;同时,设计全新“车电分离商业模式”,打通私人用户与运营车辆的电池壁垒,通过租赁方式,使得一块电池可以服务最长达60万公里,既能降低用户的购置成本,又能促进电池资产的循环梯度利用,有效降低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
王晓秋表示,在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智能网联新赛道转轨的大变革背景下,“双碳”目标的提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2020年,你能买到哪几款纯电新车?
我国成最大新能源车市场的证据信息如下:
日前,据央视报道,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21年,中国电动汽车全球出口量约55万辆,其中约40%销往欧洲市场。目前,中国电动汽车已经占到欧洲电动汽车总销量的10%。
2022年1-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超200万辆,同比增长约111%。今年5月,特斯拉上海工厂复工,有超过2.2万辆中国制造的特斯拉汽车销往欧洲、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家及地区。
乘联会5月数据显示,乘用车市场零售135.4万辆,同比下降16.9%,环比增长29.7%;1-5月累计零售731.5万辆,同比下降12.8%,同比减少107万辆,其中4-5月受疫情影响较大,同比下降86万辆。
5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42.1万辆,同比增长111.5%,环比增长49.8%;1-5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189.2万辆,同比增长117.4%。
5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36.0万辆,同比增长91.2%,环比增长26.9%;1-5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171.2万辆,同比增长119.5%。
与此同时,中国车企也在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多家车企决定陆续停产旗下多款燃油车。截至目前,中国有超过53万家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近三年(2019-2021)来被注销的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约3.6万家。这也说明国内车企正在不断洗牌和调整,进入良好发展的生态体系。
2020年第一个月,新能源车的开局堪称噩梦,连续第七个月同比下滑。
问题不仅发生在销量上,也发生在产量上。根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4.0万辆,销量为4.4万辆,同比分别下滑分别为55.4%和54.4%。
直接腰斩,堪称断崖式下跌。
好消息也有,根据工信部官方信息,原定2020年完全退出的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可能延缓,瞬间让一票新能源车企的股价飙升。
冥冥中,总有一只手在调节市场,为了带动以特斯拉和通用为首的汽车工业复兴,美国纳税人新购置的符合条件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纯电动汽车,可享受税收返还方式的补贴,并且电池容量越高,补贴金额越高。
特斯拉为何在2019年高调在中国建厂,并且宣布并推进在德国建厂的计划?因为它在美国的补贴被退坡了呗,而如果它在德国建厂,不仅能够打入欧盟核心市场,并且可以享受德国国家财政补贴。但是前不久特斯拉的德国霸业因为环保问题,被法院叫停了。
回归中国市场,?补贴仍在,就说明至少新能源车市的增长速度不会退步,竞争将更加激烈,技术的比拼,续航里程的比拼,都能够成为我们的谈资,那么有哪几台重点纯电动车将在2020年上市呢?
比亚迪汉EV
这是一台注定在2020年掀起风浪的车。
汉,这个字在中国代表了太多意义。如果是其他名字,失利只是一个产品,或者是一条产品线的挫折,但比亚迪敢于用这个字来命名自己的车型,就是在赌,胜则生,它将创造一个可以与特斯拉将“Model”置于产品序列的传奇。
“Model”在英文的释义中,可以看做一个模型,但另一个意义则是“(用于示范运作方法等的)模型”。
这台中大型轿车延续了比亚迪Dragon?Face的家族式设计语言,车头下压,发动机盖上隆起立体式线条,营造出俯冲的感觉,贯穿式镀铬条粗壮敦厚,被官方称为Dragon?Face专为EV车型所推出的进化版。
侧面线条则带有典型的轿跑风格,配合隐藏式门把手设计,风阻系数达到了0.233Cd。
根据申报信息,汉EV车型将有“普通版”的单电机两驱和“豪华版”的双电机四驱两种车型,配备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单电机车型的最大功率将达到163kW,NEDC标准下的纯电续航里程达到了550km,而双电机四驱车型的前电机最大功率为163kW,后电机最大功率为200kW,NEDC标准下纯电续航达到了605km。
很多人认为这台车将是自主品牌抗衡Model?S的拳头产品,也有消息透露它的售价对标奔驰C级、宝马3系、奥迪A4,但我们眼中它真正的对手还是国产Model?3,钢铁侠的跑量车是一个试金石,但就目前的信息来看,比亚迪汉EV将是最有希望的那个。
只是有希望。
但对比亚迪来说,这是一次将尊严梭哈到赌桌上的决战,因为背负“汉”之名,一旦失败,将收获永远的嘲笑。但一旦成功,受益将难以想象。
小鹏汽车P7
小鹏汽车已经成功立足中国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小鹏G3稳定的出货量让它暂居纯电A级SUV市场第一,造车新势力总榜第二的成绩,1月单月销量依然达到了1073台。
特斯拉一年大大小小更新四五十次,每一次都会在娱乐、车辆和应用层面带来细微的变化,可能第一次和第二次没啥太大的感觉,但第一次和第五十次之后,你感觉到拥有的是两台不一样的车。
小鹏汽车就属于Geek基因较强的玩家,它对数据采集、分析和升级有着比较强的仪式,根据数据显示,G3车型从2019?年?1月的首次?OTA?到?2019?年?12?月?31?日,一共完成?7?次?OTA?升级,新增?56?项功能,1732?项功能优化升级。
前不久的Xmart?OS?1.7?版本?OTA?升级就进一步强化了智能泊车系统、智能驾驶系统、智能导航等多项功能,就拿泊车功能来说,它在泊车过程中将车辆前进与后退的方向在车内大屏上将根据方向同步显示,车速进一步优化,并且还会让系统针对部分固定车位进行学习。它并没有将卖车视作一锤子买卖,而是真正在当成一个崭新的生态圈来打造,一定程度上和“为发烧而生”的那个小米接近。
因而在造车新势力中,我们最看好的是它,而不是蔚来。
小鹏在2020年的重头戏是已经开启预售的P7,预售价格24万起,目前推出三款车型,分别是NEDC标准下续航里程为550km+后驱长续航版,它算入门级,预售价格24万;NEDC标准下续航里程为650km+的后驱超长续航版,预售价格27万,以及NEDC标准下续航里程为550km+的四驱高性能版,它在后轴最大功率196kW的电机基础上,增加了一台最大功率120kW,最大扭矩265N·m的前电机,百公里加速时间为4.3s,预售价格37万元。
小鹏的思路就比较清爽,也比较技术宅,做轿车特斯拉Model?3是避不开的对比标杆,那么就正视它,外观上更具科幻感,分体式大灯上方的贯穿式LED灯带,强调视觉宽度,并与车尾的带贯穿式LED灯带的分体式大灯呼应,同时采用隐藏式门把手优化风阻,无框车门强化视觉效果和档次感。
其次在自动驾驶领域,小鹏P7配备了英伟达性能最强系统级自动驾驶芯片NVIDIA?DRIVE?Xavier,以及高通骁龙820A顶级车用处理器,系统采集的是中国车况和停车环境数据,并且在软件层面进行本土优化,以此来抗衡特斯拉的互联网技术基因。
外国的Geek们在中国一直表现不太好,或许,小鹏P7将是Model?3在2020年遇到的“最强地头蛇”,虽然还略显稚嫩,但獠牙已成。
荣威Ei6
荣威坐拥上海市场,得天独厚。
从造车的角度来说,荣威Ei6继承了前辈们的成功经验,并在荣威i6的基础上采用全新设计语言“集智设计”,推翻了以往荣威车全部采用“律动设计”的传统,并且可能荣威旗下的所有新能源车型将都采用这样的风格。
车头取消了传统荣威车标,而改用“ROEWE”这五个英文字母,官方称这是时下流行手法,但直接抛弃过往车标的做法实属罕见,况且经过荣威RX5、荣威i6的成功,以及前辈车型荣威350、荣威550、荣威950的普及,“小狮子”盾标已经有了不小的知名度。
这样的做法等同于换LOGO,可换LOGO在品牌运营层面,堪称一件天大的事儿,当需慎之又慎啊。
当然,荣威Ei6和越造越炫酷的造车新势力车型相比,更像是一台运动风明显的传统车,车身尺寸为长宽高4724/1835/1493mm,轴距2715mm。根据曝光的信息,它的NEDC续航为605km,采用三元锂离子电池。
大众ID.初见
在新能源布局上,大众与通用系相比,明显慢了一步,但正所谓船大难掉头,早在2016年大众集团就发布了“2025?战略”,预计2025年电动车销量达到200~300?万辆,并且为大规模生产开发纯电动汽车推出了MEB?平台。
大众ID.初见是一汽大众首款MEB平台车型,预计2020年内将在佛山工厂成功量产。目前公布的车型图依然带有非常厚重的伪装,暂且知道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261/1809/1552mm,轴距为2765mm,造型根据“套娃”传统,将延续ID.家族的设计风格,但你别想找出它和ID.4?Prototype?概念车究竟有啥细微差别,因为静态车图的不规则大圈圈套小圈圈,实在是太让人头晕了。
关键是,这台车采用WLTP排放测试标准,相比被测试车辆的运行工况基本维持在理想的稳定运行工况的NDEC标准,WLTP更加注重用户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油耗表现以及排放标准,测试过程中发动机工况更加多变,同时在测试中还加大了市区复杂路况的比重,所以相比NDEC里程来说更真实一些。
考虑到大众ID.3的WLTP续航最长达到了550km,相信ID.初见表现不会差。
宝马iX3
伴随着奔驰EQC、奥迪e-tron的上市,不甘久居人后的宝马紧锣密鼓地推出了宝马iX3。
坊间猜测这可能是一台“油改电”的车型,呈现的风格与宝马X3十分接近,双肾非常大,但采用了封闭式前格栅。内饰呈现非对称设计,挡杆加入了蓝色元素修饰,并且会被配备全液晶仪表盘。
iX3是宝马系列中第一款采用第5代eDrive技术的车型,电动机、传动装置和电控系统被组合成一个单独的组件,并且电机不含稀土元素,电池则选取了宁德时代作为供应商,WLTP工况下的续航里程为440km。
更多信息依然是个迷,即便两年前你就可以在国外市场上预订这台车。它的姗姗来迟表明了宝马高层依然对电动车持观望态度,但你不能忽视宝马多年从i3和i8上积累的技术与经验,单凭宝马这块金字招牌,就值得等上一些时间。
雷克萨斯UX?300e
雷克萨斯旗下的首款纯电动车型雷克萨斯UX?300e在2019年广州车展上首发,预计在今年第二季度上市,它是一台非常明显的“油改电”车型,丰田有一个习惯,即在技术研发上舍得持续性大手笔投入,并且有超前的眼光,但新技术在量产车上的运用极为谨慎。
由于雷克萨斯和丰田的口碑,我们可以相信它将带来不俗的驾驶体验,至少不会掉链子。
新车作为一台紧凑纯电SUV,基本上就是雷克萨斯UX260h的样子,而内饰则沿用了混动版车型的设计,仪表盘为7英寸的液晶显示屏,中控则是悬浮式大尺寸液晶屏,而电机最大扭矩达到了300N·m,据称NEDC续航里程达到了400km。
最关键的是,雷克萨斯燃油车型凭借贴心的售后政策征服了国内消费者,那么它的纯电车型将会以怎样的姿态颠覆,甚至重新定义新能源车型在保养这一环节的标准呢?
这件事儿,或许比这台车本身的产品力更值得期待。
当然,值得关注的车型还有很多,比如拜腾M-Byte,它一直在跳票,希望在2020年能够实现量产上市的承诺;奇瑞新能源eQ5未公布续航里程,但它大面积采用真皮和木纹饰板包裹的设计手法,和其他品牌主打科技风的新能源车型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姿态,而宾尼法利纳公司打造的外观是否会像当年的奇瑞A3一样获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呢?
还有在2019年遭遇退市危机并以创始人卖惨成功渡过难关的蔚来,据称将会在2020年7月公布蔚来EC6的配置,并在9月交付,但大家都知道蔚来新车的交付一直是个迷,它将交付日期暂定在下半年,第三季度的最后一个月,我们希望能够如约与这台新车见面,毕竟蔚来是营销做得最好的造车新势力,且“豪华势头”初成,希望能够体现出中国造车新势力的领军者风貌。
有竞争,才能洗尽铅华,炼出真金,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或许是最幸福的,毕竟咱们在2020年得更加小心翼翼地花钱不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