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育林绿化(河南省全面实施“大学生村干部”的文件)

2024-05-05 03:13:14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豫政〔2006〕59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

二00六年八月三十一日

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

2006年至2010年是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做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对于实现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使河南在中部崛起中走在前列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和目标任务,特编制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十五”发展成就2001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地按照“十五”计划确定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大“三农”投入,深化农村改革,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十五”计划目标如期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4000万吨以上,主要农产品产量均稳居全国前列。200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582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居全国第一位。肉类总产量、蔬菜总产量分别达到689万吨和5880万吨,均居全国第二位。五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1.2万公顷,新增农业机械总动力2154万千瓦。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科技成果转化率分别达到45%和40%,均比2000年提高4个百分点。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优质小麦和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初步形成。2005年全省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到269万公顷,占全省小麦播种面积的54.3%。畜牧业持续发展,奶业成为畜牧业发展的新亮点,五年全省奶类产量增长了5.2倍。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32.4%升至2005年的40%。粮经比由“九五”末的68.7∶31.3调至64.3∶35.7。五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420万人。

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已拥有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3家、省重点龙头企业128家、区域性重点龙头企业480家。产业化种养基地快速发展,已形成种植基地247万公顷,养殖基地养畜量达到4957万头,养禽量达到33860万只。农产品加工能力进一步提高,全省粮食、肉类和乳品的年加工能力分别达到3200万吨、390万吨和145万吨。产业化组织大量涌现,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8473个,加入农户达到183万户。

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5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70元,五年年均实际增长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00年的49.7%下降到2005年的45.4%。农民人均住房面积由2000年的23.1平方米增加到2005年的27.21平方米。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施了“两免一补”,集中改造了1107所乡镇卫生院,解决了496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发展农村户用沼气120万户,全省400万贫困人口脱贫。

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完成了淮河干流陈族湾大港口圩区治理、关店圩区治理,实施了黄河滩区、淮河干流灾后重建和移民迁建工程。建成了盘石头水库,对白龟山等22座大中型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续建了梅山等20座大型灌区的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开展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林业工程建设。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一、二期工程,实现了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价。新建和改建了6.5万公里农村道路。新增年供水能力10亿立方米。完成造林151.3万公顷,全省林木覆盖率达到22.6%。

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税费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从2005年起全部免征农业税,实施了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放开了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粮食市场主体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乡镇机构改革成效明显,减少乡镇153个,分流超编人员17万多人;农村信用社改革进展顺利,支农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当前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很多有利条件:国家关于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我省农村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中部崛起战略开始实施,已成为我省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强大动力;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开始明显向“三农”调整和倾斜,政府支农力度空前加大,公共财政逐步惠及农村;河南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初步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为全省农业、农村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消费结构加速升级,食品工业快速发展,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需求空间;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步伐加快,使农业内在素质和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较大,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突出等。

二、总体要求

(一)总体要求

“十一五”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是: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繁荣。

(二)发展目标

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5%;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4500万吨左右;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5%以上;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40%;林木覆盖率达到26%;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50%;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45%;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万公顷;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6%;新转移农村劳动力750万人;解决农村安全饮水人口900万人;新增农村沼气用户280万户;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2;解决贫困人口脱贫400万人。

三、主要任务

(一)继续以“两个基地”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引导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竞争力。

继续推进以优质小麦为主的优质粮食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坚持优质化、产业化的粮食生产方向,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推进24个产粮大县实施规模开发,集中投入建设粮食核心产区。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快中低产田的改造,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大型商品粮基地、农业综合开发等重大项目,全面提高71个粮食大县(场)的综合生产能力、加工转化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争取以国家投资为主新建和续建商丘等5个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推进豫中豫北强筋小麦、豫南弱筋小麦、沿黄沿淮优质水稻、黄淮平原优质大豆及专用玉米等优势产业带(区)建设。实施旱作农业、植保工程和沃土工程,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继续抓好粮食的加工转化和综合利用,延长粮食产业链条,拓宽粮食增值空间,实现粮食加工品种的多样化、系列化、专用化,不断提高粮食精深加工水平。到“十一五”末,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4500万吨左右,粮食加工能力达到3500万吨以上。

继续推进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加快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和畜产品加工,着力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重点支持一批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积极引导规模养殖场加快发展,提高规模化养殖水平。加快推进黄河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中原肉牛带、京广铁路沿线生猪产业带、豫北蛋肉鸡和豫南水禽等优势区域开发。着力培育40个畜牧业发展重点县,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使40个重点县发展成为我省重要的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出口外销基地。完善种猪、肉牛、奶牛、种羊良种繁育体系,扩大畜禽良种补贴规模,加快良种繁育和推广。大力推进优质特色水产品养殖。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使全省所有县级动物防疫站均达到国家标准,形成比较完善的动物防疫体系。以大宗畜产品深加工、主导产品精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为重点,进一步做大做强我省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力争到“十一五”末,全省水产品产量达到70万吨,肉类总产量达到1000万吨,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畜牧业产值之比达到1.5∶1。

加快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的建设。加强优质棉花基地建设,促使棉花种植向优势区域集中。抓好沿淮“双低”油菜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果蔬、花卉、苗木、茶叶、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形成一批特色农业生产和加工基地,创出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加快速生工业用林的发展,在沿黄、沿淮地区及黄河故道等地发展造纸原料林基地和人造板原料林基地。到“十一五”末,速生林面积达到50万公顷。加快经济林基地建设,全省新发展经济林面积20万公顷。强力推进外向型农业发展,加快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建设。到“十一五”末,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由目前的221个发展到300个,农产品出口额由目前的4.1亿美元提高到10亿美元以上。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加快水利、气象设施建设,努力构建较为完备的防灾、减灾和兴利体系,提高农机装备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完善水利工程体系。继续建设全省综合防洪减灾体系,以巩固提高淮河、黄河的防洪能力为重点,加快洪水控制工程和骨干河道治理,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增强对洪水的调控能力,完善防洪保障体系。建成燕山水库、西霞院水库、马家岩水库,建设河口村水库,完成出山店水库的前期工作和石山口等33座大中型水库、61座重点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建成黄河标准化堤防焦作至濮阳段,完成洪汝河下游近期治理、小洪河综合治理、沙颍河和涡河治理、唐白河一期防洪工程建设;实施金堤河二期、共产主义渠、卫河、贾鲁河等骨干河道整治。加快老王坡、泥河洼等滞洪区工程建设和安全设施建设;开展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重点实施郑州、漯河、信阳、周口、开封、洛阳等重点防洪城市防洪设施建设,有计划地分期建设其他省辖市防洪工程。到2010年,主要河道防洪标准达到10至20年一遇;省辖市城市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主要平原河道除涝标准达到3年一遇以上。

加强水资源工程建设,搞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配合国家建成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总干渠工程,同步建设受水城市配套工程;继续建设梅山、鸭河口等20座大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骨干工程,开工建设赵口等大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继续实施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建设,大力推广集雨灌溉和节水灌溉技术。到2010年,全省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7万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万公顷。继续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投入力度,开发利用山区水电资源,力争五年解决900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全省农村水电装机新增14万千瓦。

提高气象服务能力。加强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安全保障和服务能力。建设新一代天气雷达、自动气象站、全球定位系统等地空立体气象观测网以及高效、安全的气象通信系统,提高灾害性、突发性天气的监测预警水平。积极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健全和完善人工影响天气系统,“十一五”末基本形成立体催化作业。

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优化装备结构。增强粮食生产的技术集成与标准化应用能力。改革传统耕作方法,发展保护性耕作。积极推进农机化技术应用示范,加快农机化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建设。不断创新农业机械化发展机制和服务模式,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2010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9400万千瓦。

(三)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

充分发挥人口大省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打造河南劳务品牌,建成全国性的劳务输出基地。

加强技能培训。继续实施“阳光工程”,提高补助标准,扩大实施规模。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强农村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支持各类职业技术院校扩大农村招生规模。加大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机构建设的扶持力度,重点推进县级就业培训中心的建设。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现代远程教育等手段,加强农民外出就业基本知识的传授。积极开展与用工企业的合作,实行订单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发展专业型、技术型和外向型劳务输出。“十一五”期间,对全省500万农村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完善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服务体系的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建设,建立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制度,建立健全城乡统一、内外开放、平等竞争、规范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支持建设一批农村劳动力市场和劳务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完善劳务输出外派机构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平台,逐步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网络,为外出务工人员免费提供就业信息、法律政策咨询、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加强劳务协作和跟踪服务,搞好与输入地的沟通和对接,加大规模劳务输出的组织,提高转移输出的组织化水平。构建输出回流机制,鼓励务工农民回乡创业。

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阻碍农村劳动力自由、平等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健全劳动保护机制,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和企业用工行为。建立务工农民工资保障基金,完善劳动合同管理,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加强务工农民的职业安全卫生保护。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依法将其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当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坚持“以输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对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就学进行统筹规划,认真解决务工农民子女的上学问题。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逐步把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进一步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壮大农村二、三产业,积极发展农村产业化经营组织,加强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步伐。

大力发展农村工业。立足我省农产品资源优势,从土地、环保、信贷等方面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重点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加快漯河、郑州、许昌、周口、鹤壁和安阳五大食品产业密集区建设,形成沿京广线食品加工龙头企业集群,把食品工业培育成为我省第一大支柱产业。推进棉纺产业集中发展,使我省形成具有国内较强竞争力的棉纺织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县域工业自主创新能力,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县域工业发展由资源主导型向创新主导型转变,促进县域工业结构加快升级。加强园区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实现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力争到“十一五”末,全省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300家,销售收入超5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80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

积极发展农村产业化经营组织。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合同契约、资产参与、投资入股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新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和帮助农民由生产环节进入附加值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加工、流通等环节。促进农产品行业协会的发展,大力推进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重点扶持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支持、引导农民自愿合作,发展各种新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成国家和省重点龙头企业带动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健康发展的新格局,有效提高农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经过五年的努力,使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5000个,带动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的比重达到全省农户的60%以上。

加强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中心镇,以国家和省重点小城镇、国家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为重点,完善小城镇发展规划,明确小城镇发展定位,着力培育小城镇主导产业,建设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和产业支撑的中心镇,实现中心镇与县域经济同步发展,鼓励有实力的小城镇向小城市发展。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户籍、就业、福利保障等制度改革,实行城乡统一的以实际居住地登记的户籍制度,逐步消除阻碍小城镇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着力加强城镇道路、给排水、供电、通讯、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镇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营造健康、安定、有序的人居环境,提高小城镇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抓好国家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工作,争取5年建成国家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25个左右。

加快农村第三产业发展。适应城镇化发展和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需要,大力发展具有观光、休闲、旅游、生态、科技等多功能的城郊服务型农业。依托小城镇建设,发展交通运输、餐饮、文化娱乐等传统服务业。围绕新农村建设,大力创办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商品购销、科技信息、中介代理等综合服务,力争到2010年社区服务中心覆盖全省规模较大的行政村。进一步完善促进农村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保险、物流、信息、营销、法律、养老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强化第三产业对农村经济的拉动作用。

(五)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大力开展林业生态建设,有效治理环境污染,提高资源保障能力、环境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力争使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

加强水资源保护。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保护并合理开发水资源,依法对水污染进行综合治理。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度,重点加强丹江口库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沿线、承担供水任务的大中型水库的保护。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监测和保护,实施地下水保护行动计划,划定地下水禁止开采或限制开采区,加快河流生态修复、雨洪利用、地下水补源和替代水源工程建设,遏制城市区和平原漏斗区地下水水位下降和漏斗面积扩大的趋势。尽快完成水功能区的确界立碑工作,提出分区水质要求。加强城镇供水水源地等重点保护水域纳污能力核定和排污总量控制。搞好水生态信息体系建设,在主要河流建设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探索和试行排污权交易制度,逐步建立合理有效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到2010年,主要河流责任目标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90%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8%以上。

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坚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加强土地资源宏观管理。实施新一轮“沃土工程”,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提高耕地质量,稳定基本农田面积,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严格规范建设项目用地审批,从严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严格土地使用标准和条件,防止盲目圈占、浪费土地,严格限制毁田烧砖,逐步禁止生产和使用实心粘土砖,积极推进墙体材料革新。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全面落实土地管理的各项措施,正确处理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的关系,合理安排建设用地规模。完善土地使用市场准入制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产业集聚和合理布局。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和土地后备资源开发,治理砖瓦窑、空心村、工矿废弃地,实现全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确保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75.82万公顷。

加强生态建设。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重点地区防护林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继续搞好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及沿线绿化、小浪底库区绿化、通道绿化等省级生态工程,进一步完善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中原城市群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继续实施封山育林,加强重点公益林保护,完善补偿机制。“十一五”期间全省新增有林地面积60万公顷。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十一五”末全省自然保护区达到50个、面积85万公顷。加快推进世行贷款“林业持续发展项目”(四期),启动河南黄河中游生态公益林项目和河南伏牛山贫困地区生态治理项目。加快淮河上游、漳卫河上游太行山区、伊洛河两岸、汉水上游、丹江口库区等重点水土流失区的综合治理。到2010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万公顷,生态修复50万公顷。

加快发展循环农业。积极开展农业清洁生产,推广秸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等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培育生物质产业。大力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型农业和集约生态养殖业,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加快高耗能老式落后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鼓励生产、使用新型节能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快养殖业废弃物综合治理,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技术。结合作物秸秆、养殖废弃物处理,大力发展有机肥和沼气,以沼气建设带动农村改厨、改圈、改厕,推动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提高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水平。

(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围绕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信息服务为重点,逐步构建完备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我省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整合农业科技资源,逐步建立以省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组织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联合开展以动植物新品种选育、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工程技术与智能化设备开发为重点的农业生产重大技术难题和核心技术的攻关,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筛选一批先进适用技术进行集成、组装、配套,搞好综合利用和示范推广。增加对农业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支持10家左右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对于农业产业化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在财政、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鼓励和扶持。继续实施农作物种子工程和畜禽水产良种工程,逐步建成集资源保护、引育扩繁、生产经营和推广使用为一体的现代种业体系。加强小麦、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建成省农科院(原阳)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力争中国农业科技黄淮海地区创新中心落户河南。

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国家推广机构和其他所有制推广组织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充分发挥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以多种形式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鼓励农业科技人员采取技物结合、科技承包和科技知识普及等方式,向广大农民传授先进生产技术。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充实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大力培训科技示范户。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快建立与国际和国内标准接轨、统一权威的现代农业标准体系,支持优势农产品生产区域加快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创建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市)和示范乡镇,带动全省标准化农业生产。抓好产地环境监测、投入品质量监管、生产技术规范、市场准入等关键环节,建立健全省、市、县和企业“三级四层”检验监测体系,实现对农产品质量的全过程、全方位监测,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继续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扩大认证范围,加快认证进程。完善市场准入、质量追溯、认证、标识、责任追究和公示制度。

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加快粮、棉、畜等优势农产品批发市场、期货市场、集贸市场的建设。大力推行农产品流通标准化和分级包装上市,加快连锁、超市、配送、电子商务等农产品流通新型业态向农村市场的延伸,促进城乡物流的发展。完成对部分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在全省培育70家左右标准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和20家左右绿色农产品批发市场。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开办鲜活农产品专业连锁超市和建立农产品物流中心。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创新供销合作社体制机制,加快完善农村商品市场体系,积极创新农村流通方式,建立新型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使全省农村连锁“农家店”的覆盖率达到100%。大力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培育农村流通主体,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认真落实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有关政策,努力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支持郑州商品交易所适时推出油菜籽(菜籽油)、花生油、畜产品、混合小麦和小麦期权等期货交易新品种。争取经过5年的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性的农产品现代物流中心。

完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中的应用。全面实施金农工程,充分发挥现有涉农网络的作用,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乡镇四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扩大农业信息网络覆盖面,提高农业信息“落地入户”水平。建设农业监测预警系统、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农村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系统等应用系统。加强农业数据库建设,建立省级农业数据中心。加强农民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培训,提高农业信息普及应用水平。

(七)加快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强化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推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十一五”期间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9万公里,实现所有行

矿区土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林业重点生态工程

林业重点生态工程成效显著。天然林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117.69万公顷,工程区9533万公顷森林得到了有效管护。工程实施以来,工程区森林面积净增800多万公顷,森林蓄积净增4.6亿立方米,占全国森林蓄积增长量的43%以上;66.5万富余职工通过各种途径得到了妥善的分流安置;工程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

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

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全年共完成营造林任务54.44万公顷,特别是着力加强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十五”期间,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已累计完成近600万公顷的建设任务。据监测,工程区20%的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4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65%的农田实现了林网化。

退耕还林工程

(含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中的退耕部分)全年完成退耕地造林84.59万公顷,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32.85万公顷,新封山育林110.68万公顷,同时,后续产业发展得到加强。工程实施以来,全国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2087万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868万公顷,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084万公顷,新封山育林135万公顷,3000多万农户1.2亿农民直接受益。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全年共完成各项治理任务98.04万公顷,其中林业建设任务68.39万公顷,完成草地治理任务19.96万公顷,完成小流域治理9.69万公顷,实施生态移民7889户。工程实施以来,累计完成各项治理任务1073万公顷(含禁牧566万公顷),其中完成林业建设任务367.12万公顷。与2000年相比,工程区林草植被盖度平均提高了三成,风沙天气与2000年相比平均减少了17天,北京城区可吸入颗粒物达标天数增加了35%。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成效明显。全年新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个;重点濒危物种救护工作进一步加强,新增圈养大熊猫21只,是繁殖成活最多的一年。工程实施4年,新建自然保护区790个,使林业系统建设和管理的自然保护区达1699个,面积1.20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2.5%,分别占全国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面积的80%。中国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湿地保护成为亮点,已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473个,45%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全年完成造林面积7.79万公顷。工程实施以来,全国累计营造速丰林面积39.28万公顷。

立体绿化建筑工程

2012年4月7日,北京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研究2011年推进重点改革任务等事项。会议研究了《北京市推进城市空间立体绿化建设工作意见》。意见提出将在“十二五”时期大幅提升城市空间立体绿化建设发展水平。会议认为,城市空间立体绿化建设工作符合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实际,值得大力提倡。

另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网站公布的信息显示,2011年北京将推广立体绿化,完善城市空间景观。

不久前召开的第五届中国园林绿化高峰论坛上,上海市园林绿化管理局原副局长、上海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首席顾问王孝泓表示,上海市计划“十二五”期间新建立体绿化150万平方米,其中屋顶绿化100万平方米。

浙江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文,要求做好春季绿化工作,其中屋顶绿化被列为三大工作重点之一。通知要求每区新增屋顶绿化两万平方米,共增加10万平方米。

除了一些屋顶绿化先行城市,立体绿化建设也正在其他大中城市有力展开。

福建泉州市按照“城市建设管理年”的安排,在中心市区充分利用一些桥柱、单位围墙、公共阳台等空间,将完成200处的城区立体绿化。济南计划建设屋顶绿化5万平方米。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是识别土地利用生态价值的依据。土地利用的生态系统服务的核算可以较好地修正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使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更加直观和科学性,土地利用方式合理性增强。矿业用地是矿业城市重要的土地利用类型,评估矿业用地生态服务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4.3.2.1 生态服务价值

20世纪70年代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被生态学领域所认识,1998年Lubchenco等人设计了全球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服务的价值测算体系,生态服务指标体系,他把全球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分为17种[172]。谢高地等在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中,将生态服务划分为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废物处理、生物多样性维持、食物生产、原材料生产、休闲娱乐共9类,同时也给出了农田、森林、湿地、草地、水体、荒漠系统生态服务价值[77]。在我国生态资产价值评估主要以Costanza等人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部分成果为参考,同时综合了对我国专业人士进行的生态问卷调查结果,建立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表4.2)。

表4.2 中国不同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

续表

因此,在武安市生态服务(表4.2)价值评估中,为便于计算和使数据具有可比性,各类用地生态服务价值以谢高地等人的研究结果(表4.2)为基础,结合武安市的特点,作出修正后使用。但该研究成果对矿业及建设用地没有给出价值,下面以西石门矿区为例,建立各类用地生态服务价值标准,测算矿区生态服务价值。

4.3.2.2 西石门矿区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在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中,对于矿业用地、建设用地对生态服务价值负面影响研究较少,忽略了矿山用地、建设用地对于区域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的影响。

(1)矿山生态服务价值影响效应识别。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在为人们生产和生活提供所需的各种物质财富的同时,引起了生态赤字,使原有土地的生态服务价值或状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土地的生态服务价值产生负面影响。矿区在经过生态重建后,形成新的人工植被,使矿区内自然生态系统转化为半人工半自然的生态系统,土地的生态服务价值也产生好转。

评估矿区及其重建后生态服务价值,显示其在环境治理前后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是矿业用地规划、生态管理的基础。因此,首先需要依据陆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进行矿山生态服务价值影响效应识别,也就是要辨别出生态服务价值中需要控制的对象。在识别受影响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种类的基础上,对各服务功能的影响效应进行识别,判别出影响程度(表4.3)。

表4.3 矿区生态服务价值影响效应识别

(2)气体调节生态服务价值。

主要指矿业用地固定CO2和释放O2价值。根据采矿用地足迹含义,采矿用地足迹可以用固定一定数量太阳能或吸收一定数量CO2的绿色植物(森林)的面积来表示。由于耕地、草地、林地、建筑用地、化石燃料用地(采矿用地)和水域等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生产能力差异很大,因此对每一土地面积乘以均衡因子,以转化为统一的、可以比较的土地面积,耕地和建筑用地的均衡因子为2.82,林地和化石能源用地为1.14,草地为0.54,水域为0.22。采用采矿用地固定CO2和释放O2价值可以用林地固定CO2和释放O2价值相反值,矿区气体调节生态服务价值估算值为-0.31万元/(hm2·a)。

(3)气候调节生态服务价值。

主要指植被破坏引起生态价值负价值。在区域和流域范围内,植被影响云量、水蒸气量和降雨,而云量的变化将影响到辐射和大气热量交换,从而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173]。在矿区,由于采矿损毁植被、设施建设与采矿废弃物堆置清除植被,使原生态系统的所有功能丧失或削弱,造成矿区小气候恶化,使矿业用地气候调节功能产生负面影响。依据谢高地等中国不同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采矿用地气候调节价值参照农田用地787.5元/(hm2·a),依据西石门矿采矿引起土地破坏面积比重(27.72%)确定为-0.02万元/(hm2·a)。

(4)水源涵养生态服务价值。

主要指水调节与供水生态服务功能。工矿在水分消耗、水源涵养方面对生态系统的负影响,单位面积水源涵养负影响包括单位面积工矿用水、单位面积废水处理两方面价值。

工矿用地对水的负影响主要依据用水量及其相应水价格[174]确定,采用西石门矿1996年开采矿石、精矿所需水生态包袱进行水分供应服务估算。王青等以中国铁矿资源开发为研究对象,计算其1991~2000年的生态包袱。结果表明,2000年平均1t铁原矿、精矿的水生态包袱分别为0.58t,5.77t[79]。因此,依据用水量及其相应水价格确定工矿用水水分调节生态服务功能(表4.4)。

表4.4 工矿用水水分调节生态服务功能

矿区面积650hm2,产量180.35×104t,用水总价298.83万元,矿区水分消耗价值折合-0.46万元/(hm2·a)。

工业废水主要是开采过程产生的矿坑水和各种选矿工艺产生的选矿废水。

矿坑内排水采用分区、分段接力泵排水方式,日排水能力为5.4×104t/d,洪水期为20.0×104t/d。该区的矿坑排水有两面性:其一,因为它是来自奥陶系灰岩中的岩溶裂隙水,水质较好;其二,它在矿坑下已受到人为污染,采矿及选矿利用后再排放,已成为污水。实际上,现存的矿坑排水是以上二者的混合物[110]。

一般来说,有色金属选矿中,处理1t矿石浮磁联选用水23~27m3[175],按20m3计算,矿区选厂年矿石生产能力200.0×104t/a,用水量4000.0×104m3/a,循环使用率75%,外排水25%,产生废水2.74×104m3/d,即正常情况下日处理废水2.74×104t,常规水处理方法成本取10元/m3[176],则处理废水费用27.4万元/d,年处理费用10000万元/a,单位面积处理费用-15.38万元/(hm2·a)。

水调节与供水生态服务价值为工矿用水和废水处理之和共计-15.84万元/(hm2·a)。

(5)土壤形成与保护生态服务价值。

土壤是植被建立的基础。生态系统对土壤的保护主要是由植物承担的。由于缺乏资料研究,这里使用参照对比法估算森林的土壤形成价值。根据宗跃光、陈红春等人1999年对宁夏灵武市的研究,林地土壤形成的价值平均为0.01万元/(hm2·a)[177]。采矿引起植被破坏面积占35.64%,则矿区土壤形成与保护生态服务价值折合为-0.003万元/(hm2·a)。

(6)废物处理生态服务价值。

矿山主要排放废渣、尾矿两种固体废弃物。大量的废渣、尾矿等固体废弃物,主要处理处置方式有综合利用(如充填矿井、用作建筑材料等)和堆存,固体废物的堆存和处理处置方式的不妥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矿渣堆存渗出液对地下水的污染、扬尘对农作物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尾矿飘溢物对农作物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等[178]。由于数据的局限性,在这里仅计算工业固废堆存造成堆存直接经济损失和占地损失。

堆存直接经济损失包括修建堆存场、尾矿坝的投资以及附属的处置废物的装置、设备费,修缮设备费用,交通运输、人工管理费用等,采用市场价值法进行计算。矿区每年生产矿石200.0×104t、精粉110.0×104t,排放尾矿90.0×104t、矿渣17.4×104t。扣除尾矿综合利用(如充填矿井、用作建筑材料等)量,尾矿实际堆存量9.58×104t。据调查,武安市处理尾矿、矿渣的费用(含征地补偿、基建费、维护费)分别为7.53元/t[197]、13.67元/t,则矿区废弃物堆存损失费折合为-0.48万元/(hm2·a)。

堆存占地损失采用类比法进行计算,即假定这些土地是农用地,都能用于种植粮食、蔬菜等农作物,用其获得的生态功能价值来代表固体废物堆放造成的占地损失。据调查,矿区尾矿占地35.03hm2、矿渣占地46.68hm2,按农田生态价值标准1451.2元/(hm2·a)折算,则矿区废弃物堆存占地损失费折合为-0.02万元/(hm2·a)。

废物处理生态服务价值为堆存损失和占地损失之和,合计为-0.50万元/(hm2·a)。

(7)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服务价值。

生物多样性保护参照荒漠(因废弃地较多)价值0.03万元/(hm2·a)。

(8)娱乐休闲生态服务价值。

传统采矿用地娱乐休闲为0。

(9)各类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

以上各类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合计为-16.65万元/(hm2·a)。

4.3.2.3 矿山公园建设后西石门矿区生态服务价值

按照上述西石门矿区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标准,矿山公园建设后矿区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如下:

(1)气体调节生态服务价值。

矿区内复垦后组成渣堆整治绿化121hm2,荒山天然封山育林绿化165hm2,林业用地共286hm2,占总面积40%。由于绿化初期林木覆盖度较低,因此初期按照草地生态服务价值标准计算,矿区气体调节生态服务价值为0.03万元/(hm2·a)。

(2)气候调节生态服务价值。

依据植被覆盖率,按草地生态服务价值标准计算,气候调节生态服务价值为0.04元/(hm2·a)。

(3)水源涵养生态服务价值。

矿区年生产矿石110.0×104t、精矿80.0×104t,水价0.85元/t,矿区水分消耗价值折合-0.58万元/(hm2·a)。

(4)土壤形成与保护生态服务价值。

矿山公园建设后林地覆盖率40%,矿山公园土壤形成与保护生态服务价值0.004万元/(hm2·a)。

(5)废物处理生态服务价值。

矿山公园范围内农田占25%,林地覆盖率44%,则矿山公园废物处理生态服务价值按农田、林地所占面积比例参考农田、林地废物处理生态服务价值,得0.08万元/(hm2·a)。

(6)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服务价值。

取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服务价值为0.06万元/(hm2·a)。

(7)娱乐休闲生态服务价值。

矿山公园建设预计投资3600.3万元;矿山公园建成后,依据规划游客容量,每年游客人数在30.0×104人左右,游客主要来自武安、邯郸及邢台,以及省城石家庄及北京、河南等地。与开发建设较早的铭河源各景区如京娘湖、古武当山、长寿村—摩天岭等共同成为旅游景区。年门票及索道收入可望实现600万元,扣除30%管理费180万元,每年盈利420万元。建设投资按50a使用期,平均每年投资72万元,收益348万元,单位面积用地生态服务价值0.54万元/(hm2·a)。

(8)各类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

矿山公园建成后生态服务价值0.17万元/(hm2·a)。

4.3.2.4 西石门矿区居住用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为进行区域土地生态服务价值计算,需对居住用地(包括村落、矿山生活区)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建设用地会排放大量的污染物,除达标部分被净化处理外,超标部分排入其他系统,因此这部分将生态服务价值表现为负价值。

(1)气体调节。

参照草地气体调节标准,按居住区绿地率占比重计,1996年占30%,2006年占40%。

(2)气候调节。

居住用地气候调节价值以产生的废气处理价值成本为依据计算其负价值。根据《武安市区环境规划》,居住区废气主要源于生活燃煤。考虑煤中含有10%~20%不可燃的无机硫,对燃煤进行0.8~0.9的系数修正。按人均耗煤量1.08t/人·a、废气处理价格40元/t[179]标准,矿区土地废气处理成本计算结果如表4.5。

表4.5 矿区居住用地废气处理成本

(3)水源涵养价值。以居住用地产生污水排放量治理成本计算其水源涵养负价值。

根据《武安市区环境规划》,生活污水排放量的计算公式为:

丘陵矿区土地利用安全格局研究

式中:t———计算时间,取365d;

R———用水人数,单位:人;

n———排水系数,取用水量的80%:

m———用水指标,单位:L/(人·d)。

p———生活污水排放率取80%1996,2006年取50%。

污水处理价格0.45元/t,则生活污水处理成本计算结果如表4.6。

表4.6 矿区居住用地污水排放处理成本

(4)土壤形成与保护。

参照荒漠用地土壤形成与保护价值。

(5)废物处理。

以居住用地产生生活垃圾污染物处理成本计算其废物处理负价值。根据《武安市区环境规划》,生活垃圾污染物处理价格20.71元/t,则废物处理成本计算结果如表4.7。

表4.7 矿区居住用地废物处理成本

(6)生物多样性保护。

以绿地率占比重,1996年和2006年分别占30%和40%,参照草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

(7)娱乐休闲。

以绿地占地比率,1996年占30%,2006年占40%,参照草地娱乐休闲价值测算。

(8)各类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

根据以上结果,矿区居住用地各类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如表4.8。

表4.8 矿区居住用地生态服务总价值

4.3.2.5 矿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趋势

通过矿区生态服务价值结果分析,表明工矿、城镇等人类活动剧烈的土地利用方式产生了巨大的生态系统服务负价值,尤其以工矿用地最为突出。西石门采矿用地生态服务价值为-16.65万元/(hm2·a),对周围环境产生负价值,需要其他土地的正生态价值的补充。西石门矿区经矿山环境治理与矿山公园建设后,生态服务价值0.17万元/(hm2·a),对周围生态服务价值产生正向影响。矿区居住用地生态服务总价值,1996年为-76.7元/(hm2·a),2006年为16.5元/(hm2·a)。生态价值提高充分说明近年来矿区环保力度逐步加大,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同时表明矿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明显的环境质量判别作用。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