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南辕北辙的“毒品战争”(环球走笔)
“古斯曼被监禁了,但毒品战争远远没有结束”。不久前,世界头号毒枭华金·古斯曼再次引起全球媒体关注——他被美国法院判处终身监禁。然而,美国主流媒体显然对该国毒品泛滥的忧虑远远不会止步,上述《华盛顿邮报》的标题就很有代表性。
“毒品战争”这个称呼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1971年开始使用的,美国为此“大战”了近半个世纪,累积花费超过1万亿美元,然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在古斯曼被引渡至美国的2017年,美国有超过7万人死于药物滥用,是1971年的10倍以上;从墨西哥运往美国的毒品至今有增无减。“我不想称之为无用的战争,但除此之外还能是什么呢?”圣迭戈大学美墨问题专家大卫·舍克如是感慨。
近半个世纪里,从海洛因、可卡因、冰毒再到芬太尼,美国泛滥的毒品花样愈发繁多,但毒品战争却一如既往地仅仅瞄准供给方。美国缉毒署在6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90个海外办公室——满世界寻找毒品卖家。但是,对于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所形容的“美国人对毒品永不满足的需求”,却没有真正施以对策。